但是方天定没有,他只是听出了李纲话中的一些门道,随即问道:&ldo;大将军?&rdo;
李纲大笑:&ldo;不错!圣上,册封小王爷为大将军,掌天下兵马大权!&rdo;
好个狡诈的赵佶。宋庭的军队当然不会给自己掌控,但若是自己贪图这个大将军的虚名,自己手下的魏国军,就名正言顺的成为了宋庭的军队,对于高层来说,自然是掩耳盗铃,对于普通的士兵来说却又不免要思索一番。
到时候,赵佶再许以杀字军或者魏国军某些将领好处,这些人便可以名正言顺的带着手下的士兵&ldo;回归&rdo;宋庭的怀抱了。
方天定哈哈大笑:&ldo;天下于我,尽是囊中之物,李元帅莫非还不懂?&rdo;
李纲听到这样离经叛道的话也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愤怒:&ldo;将军戎马边疆,于国大功,偶有奸臣挑拨,如朱勔,却以在两年前伏诛了,恶首蔡京,自缢家中,所谓梁师成李邦彦之流虽然品行不端,却于国无害。既然六贼已除,大将军自然也可以收兵了。圣上颁发了一道旨意,言大将军于国大功,勤勤恳恳,立马边塞,保天下黎民,册封将军为大将军王。将军可入城受封!&rdo;
大将军王?这是什么称呼,所谓大将军的职位,早已湮没在历史洪流之中,被赵匡胤撤去了。至于大将军,还兼封王,这是多大的荣耀。所谓何静,也没有封王,唯独作为东汉丞相的曹操,才封了王,一个大将军王,一个丞相王,时间漫漫,自己竟然能与曹操一比了?
但是方天定却没有答应,所谓最后一块遮羞布,早就在魏国成立之时便成为了一块可有可与的东西。反正要强上你大宋,留着遮羞布,不是耽误自己的发挥么?
方天定摇了摇头:&ldo;所谓一臣不侍二主,我身为魏国之臣,断然没有做宋国天下兵马大元帅的道理,这个位置,还是留给李元帅你去做吧!&rdo;
直到此刻,方天定已经将魏国,与宋国之间分得清清楚楚了。
城头之上,经过多句吼话已经渐渐失声的李纲,最后问道:&ldo;大将军,难道不在乎天下黎民么!&rdo;
方天定策马提枪,遥指杀字军大旗用暴怒的声音吼道:&ldo;因为在乎,所以反抗!诛暴宋,立大魏。天下大幸!杀,杀尽辱我汉家者,杀,杀尽天下不平事,杀,杀尽鱼肉百姓官!&rdo;
官,赵官家赵官家,有人要对你动手了。
方天定策马回身,遥指城头:&ldo;李元帅,你是文臣,穿了一身儒袍,虽然说肝脑涂地死而后已实力的愿望,但是我却要敬仰孔孟德行,孟子说天下是百姓的天下,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我不愿杀你,你宋军大统领是谁,宋军监察使是谁,宋军先锋官是谁?某总要拿一人祭刀!&rdo;
宋军元帅是李纲,宋军大统领与节度使是张俊,宋军监察使是赵桓,宋军先锋官是韩世忠。
谁人出战?
方天定作为杀字军魁首,魏国军大元帅,自然要张俊亲自出来,至于赵桓,断然不可能出来送死,韩世忠若是出马,张俊就等若于自己认输了,承认了宋军没有大统领,只有先锋官。那,还不如不战。
遂,唯有张俊出马。
既然李纲在南门布防,张俊自然在北门,谁也不知道方天定要强攻那一面,只能面面都防,却面面不好防。
听闻方天定出现在南门外的消息时,看着那放在小竹筒中也沁湿了的飞鸽传书,张俊毫不犹豫的策马南行!
张俊(1086~1154)南宋武将。字伯英。曾成纪(今甘肃天水)人。也是那西军屯聚地的一名将领,所谓西军很多将领都不是出自江南的,江南的将领,恐怕都在年少时投入了反军,或者不满童贯对杭州的大屠杀,所以不想加入南宋军队。
但是历史既然从来,江南的将领也该大放异彩,只不过,却是在魏国。
本来,全江南路的人都认为新国度会叫做吴国,却不料,最后叫做魏国。吴国习惯了小家碧玉,格局太小,唯有寓意高大的大魏,才是这一代江东子弟的追求。
城门缓缓打开,那孤傲的三十六岁男子缓缓策马而出。
虽然没有见过,但是方天定知道,这人就是张俊!
那人头戴一顶银线雕翎盔,冷光流动;顶插三根红鹤尾,宛如古将复生。身穿大白织锦麒麟袍,外罩白镜镶嵌兽狮铠;坐一匹纯白扬鬃白龙驹,手持八面单尖红缨枪。好像白衣天神,浑如凌霄神将。
好生了得,难怪在童贯之下依旧能突破重重阻隔,成就将军之位。
若是这人永远不成为主和派。岂不是要流芳千古?
第十八章雨中斗将亦或是斗帅?
晚了,抱歉,今天又去学车去了。
‐‐‐‐
从某种方面来说,两人有很多的相似点。
都是白衣,都是用的枪,都是超一流武将。
没有错,超一流武将虽然少,但是在某些年代却很多,三国,隋唐,两宋,元末,到了后面,便没有超一流武将了,但是在民国还是有很多超一流武者的。
建炎中兴四将,最弱最水的刘光世都是准超一流武将,其他三位却都是超一流武将。
但是张俊比起岳飞和韩世忠,有一个不能用努力弥补的优势。那就是年龄!
张俊今年三十六,韩世忠二十二,岳飞刚刚二十岁。可以说,张俊正处在一个武将的巅峰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