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完天子,王奇着人看守灵堂,自己领着朝臣进入旁殿议事。
众臣刚刚坐下,屁股还没坐稳,就有大臣启奏。
&ldo;国不可一日无君!天子尚无子嗣,请丞相速速定下天子人选,继承大统!&rdo;说话的前御史,现在的三公之一郑泰。
他到也明白状况,知道朝政现在在王奇的掌控之中,没有直接提出要立那位皇亲国戚为帝。
&ldo;不错!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天子三服之内,已无男丁,汉家人选已绝,天命如此,如今应该另觅大贤,新继汉统!&rdo;
本来汉灵帝刘宏的上面还是有几个够得着的,但前几年不知道什么原因,或病或意外的都死了。现在天下和刘协血统最近的,是光武帝的子孙,也就是刘璋他们这样的。
&ldo;对!对……&rdo;
&ldo;不可!不可……&rdo;
整个朝堂立刻吵成了一团,附和的反对的纷纷站起来说话。
不过很明显,支持这个提议的占了绝对多数,但是反对的那几个,却神情激动,气势上毫不比支持的那群人差。
&ldo;住嘴!&rdo;王奇大喝一声站了起来。
先对着那帮主张自己取汉代之的大臣喝道:
&ldo;我王家受汉室重恩,岂能无故夺其社稷!&rdo;
又对着那群吵着要迎接其他皇亲的老臣喝道:
&ldo;如今京中何来皇室宗亲?待召他们进京再议不迟!&rdo;
幸好王奇的老师卢植已经去世,要不然还真没法这样喊。
听到王奇的这番狠话,两边都不再言语。
支持方是觉得该另作准备了,反对方是因为觉得自己胜利了。以为王奇真的准备接那些外地的藩王进京继承皇位,除了不敢当面要求王奇立刻派人召集外,内心已经准备找机会就派人去迎接。
王奇不再理会朝臣,甩甩袖子,自顾自的去给他专门准备的宫室休息。
给皇帝守灵期间,重要的大臣不能擅自回府,王奇作为丞相,虽然路上十分疲劳,但也不能破这个例。
等到王奇一走,众朝臣纷纷开始另做准备。一封封各种各样的书信向外面传递了出去。
不过有些是早有准备的,有些是临时起意的,结果自然也各不相同。
很快,早有准备的成果出来了,满洛阳的百姓开始上街,写万民书,写万民伞,到宫门前哭诉,希望王奇能够为天下万民考虑,进皇帝位。
一些激进的甚至包围了白天反对王奇当皇帝的那些大臣的宅子。
为了抑制骚乱,司隶校尉许褚下令封锁城门,严禁出入。
而此时洛阳数十万百姓的万民书,万民伞已经送到了王奇和朝臣门的面前。
看着面前比预料中要多得多的万民书,王奇内心不由一阵安慰。百姓,还是记得自己功劳的。
地下那些老臣们也不开口说话了,这么多万民请愿书,很好的说明了问题。而现在关闭城门,他们的使者没法出入这样一种状况,也让他们对于王奇的真正用心产生了怀疑。如果不是突然发生的一件事,却让朝臣们不得不再次都聚集在了一起,他们可能都要有其他行动了。
那几个&ldo;忠臣&rdo;看到了王奇平时的忠义表现,但内心也并不是真的信服。不过除了素来耿直的郑泰,还真没几个敢于直面指责王奇的。此时全都规规矩矩的跪坐在那儿,不敢有所异动。
看了看对面面色铁青的郑泰,荀彧说出了一番代表朝廷大多数朝臣的意见:
&ldo;既然那宫女称其怀了天子的龙钟,太医也已经证实,那就不能再让其他汉裔入主汉宫!只是民意不可违抗,如今丞相声望最隆,当进丞相位,来安抚民心!恰好朝廷目前无主,不如照王莽例,加丞相为假皇帝,授九锡!全领军国大事!待龙钟生下后,再商议即位人选!若天不绝汉室,诞下鳞儿,自然有帝裔继承皇位!若是诞下公主,则……&rdo;
只是现在的天意,怎么可能真正代表天!
第二卷我生之后汉祚衰(下)第二百二三章天下归祈(终)
建安三年十月底,刚刚挥军抵达成都的周瑜,接受了伪益州牧刘备的请降,随即将他送到京师。就在半个月前,眼见大势已去的汉中张鲁,在面对得胜而归的西征张飞军时,也选择了投降。
至此,除了交州的士家还没有答复,大汉全境,已经基本归于统一。
当然,战事并没有就此结束。
先是本来臣服马家的西域各部,趁着马家和张飞军在敦煌附近大战失败,联合起来不再服从马家的管理。为此,贾诩不得不将派出全军联合起来的残余两万骑兵,加上一万山羌,由已经投降的马超率领,前往征讨各部。只是西域地域辽阔,远离中原,当初马超第一次出征的时候,就花了几年的时间,这次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平复。
而本来就在北方征战的张辽,却已经取得巨大的成果,不但成功的收复了辽西,还三次出击,击败了盘踞在辽西以北的各族残余分子,在那一带新设立了三座受降城。不过三韩和高勾丽可能是看到了张辽的威胁,竟然不再像原来那样臣浮,对张辽和幽州刺史的命令时常违抗,张辽已经准备对他们动手,先小小的惩戒一番。
相反王奇本来以为要花大力气整顿的西南蛮族,到是非常听话。虽然这几年益州境内因为刘备和张松的对峙,放松了对他们的控制,甚至让他们占了不少本来是汉人管制的地方,不过他们都还算听话,并没有多少无礼的表现。甚至在听到刘备降服以后,主动向出任州刺史的张松派出使者,表示希望能够接受朝廷的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