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大宋王朝赵匡胤免费观看电视剧 > 第302章(第1页)

第302章(第1页)

第四十六章

宋太宗为什么说&ldo;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rdo;

寇准(961~1023),字平准,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寇准年少英迈,通晓《春秋》三传,十九岁中进士第。太宗取士有一个习惯,中进士者必须当面考核,年纪太小的人往往会被斥退。寇准进士及第前,有人便教寇准增加年龄,寇准愤怒地说:&ldo;我正处进取之际,怎么能够欺君罔上呢?&rdo;中第后,被太宗授为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不久,擢为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寇准曾在宫殿中上奏陈事,言语不合太宗的旨意,太宗愤怒地站了起来,寇准拉住太宗的龙袍,让太宗重新坐了下来,事情解决了,才让太宗离去。太宗事后非常嘉赏他,曾对左右说:&ldo;我得寇准,就像唐太宗得到魏征一样。&rdo;

淳化二年(991)春天,大闹旱灾,太宗召见近臣谈论时政得失,其他大臣都认为这是天命,唯独寇准认为这是刑罚不公平导致的。太宗极为生气,拂袖进入禁宫。顷刻,又召见寇准问其不平具体表现在哪里?寇准说:&ldo;陛下如果把二府之官召来,我便把这件事说出来。&rdo;太宗即令二府官员王沔入殿,寇准于是说:&ldo;不久前祖吉、王淮都违法受贿,祖吉受贿少而被诛,王淮因为是参知政事王沔的弟弟,受贿至千万,只是杖打一顿,仍然恢复了他的官职,这难道还公平吗?&rdo;太宗责问王沔,王沔叩头谢罪,因此太宗知道寇准可以大用。随即便拜寇准为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院事。

寇准与张逊一向不和。有一天,寇准与温仲舒同行,在路上碰到一位狂夫高呼寇准万岁,判左金吾王宾与张逊相友善,所以把这件事告诉了张逊,张逊立即向太宗禀奏。寇准让温仲舒作证,张逊则让王宾启奏,争执特别激烈,互揭短处,太宗发怒,贬谪了张逊,寇准也罢知青州。太宗素来器重寇准,寇准外任后,太宗颇为想念,常常郁郁不乐,曾对左右说:&ldo;寇准在青州还好吗?&rdo;左右回答道:&ldo;青州是一个好地方,应该不会很苦。&rdo;过了几天,又问这个同样的问题。左右揣知太宗想召还寇准,于是对太宗说:&ldo;陛下时刻不忘寇准,听说寇准每天纵酒,不知是否也在想念陛下?&rdo;太宗不语。第二年,仍拜寇准为参知政事。

至道元年(995),太宗又加封寇准给事中。当时太宗在位已经很久,冯拯等上疏乞立储君,太宗颇为恼火,把冯拯贬斥到岭南,朝廷内外再也没有谁敢议论这事。寇准刚从青州召还,入见太宗,太宗便迫不及待地询问寇准:&ldo;我的诸多儿子中到底哪一位可以继承皇位?&rdo;寇准回答道:&ldo;陛下为天下选择未来的君主,与妇人、宦官谋议,这不可以;与亲信的大臣谋议,也不可以;这件事只有陛下您自己单独决定。&rdo;太宗沉思了许久,屏退左右,对寇准说:&ldo;襄王可以吗?&rdo;寇准说:&ldo;知子莫如父,陛下既然认为可以,愿立即决定。&rdo;太宗于是立襄王为皇太子。庙祭回来的路上,京师的人们夹道欢庆,说:&ldo;真是少年天子。&rdo;太宗听后不高兴,召见寇准说:&ldo;人心忽然之间全都归属太子,我将处于怎样的位置?&rdo;寇准称贺道:&ldo;这才是国家的福祉。&rdo;太宗才高兴起来。

至道二年(996),太宗在南郊祭天,朝廷内外的官员都得加官晋爵。寇准平时看中的官员,大多得到了请要的官职。冯拯愤怒,上奏太宗寇准擅权专任,又上陈岭南官吏升迁不平的事实。广东转运使康戬也上言说吕端、张洎、李昌龄都是寇准引荐,因此寇准得以胡作非为,败乱朝政。太宗于是引见寇准,并说到冯拯的上奏,寇准自我辩解。太宗说:&ldo;如果是廷辩,那么你便有失执政的大体。&rdo;寇准仍然力争不已,又拿了中书省的判决来到太宗面前,太宗更加不高兴,因而叹道:&ldo;鼠雀都能知道人的意思,何况是人呢?&rdo;因此谪寇准知邓州。

为什么说丁谓&ldo;几败国家&rdo;

丁谓(966~1037),字谓之,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丁谓年少时与孙何友善一同拿着文章去拜谒当时的文坛盟主王禹偁,王禹偁大为惊赏,认为自唐韩愈、柳宗元后,二百年间始有此作。所以当时人将他与孙何并称&ldo;孙丁&rdo;。淳化三年(992),丁谓登进士甲科,被任为大理评事、通判饶州。景德五年(1008),丁谓因防河有功,被封为权三司使,掌管财政大权。

大中祥符初(1008),真宗商议封禅泰山,未作出决定,真宗问丁谓经费是否够用,丁谓回答说有余,因此封禅之事得以最终确定。接着,真宗又准备修建玉清昭应宫,以存放&ldo;天书&rdo;。对此,许多官员上谏反对。真宗召见丁谓询问,丁谓说:&ldo;陛下拥有天下之富,建筑一宫侍奉上帝,用来祈祷陛下的后代。如果群臣中还有谁反对,就这样回答他。&rdo;宰相王旦秘密上疏劝谏,真宗如法回答,王旦再也不敢议论了。后来,祭祀汾阴,修建会灵观,再建景灵宫等,丁谓都担任了主要的角色,浪费了不少朝廷的财政开支。

真宗天禧三年(1019)六月,王钦若因事罢相,寇准再次入相。丁渭本来是寇准的门生,这时已当上参知政事,并且事奉寇准非常谨慎。有一次,同僚会餐,羹汤沾到了寇准的胡须上,丁谓立刻起身,来到寇准跟前仔细地把它擦干净。寇准很厌恶他的为人,便讥笑他说:&ldo;参知政事是朝廷的重臣,怎么能够为上司擦胡须呢?&rdo;丁谓因此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天禧四年(1120),寇准欲以太子监国,由于计划不太周密,被丁谓等告发寇准试图谋反,寇准因此被贬到岭南,丁谓最终爬上宰相的位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