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郑菀还要往里去,容怡急急道,一张脸憋得通红。
勋贵与世家,从来是两个圈子。
郑家眼看落难,最后来通知她的,却只有这么一位勋贵圈子里八竿子打不着的贵女,郑菀暗叹了口气:
&ldo;亦无妨。&rdo;
她等的,便是这一刻。
饵料已下,戏已开锣,崔望,你来,还是不来?
第5章巧做戏
&ldo;郑小娘子请。&rdo;
一进门,便是一座八扇黄花梨落地屏风格挡,绕过屏风,一位着荷色孺服的侍女迎了上来。
郑菀脱下羽氅交入她手中,屋内设有火墙,东西南北四角还点着铜镂壁炉,才走了这么几步,在外冻了一遭的手脚便都暖和起来。
&ldo;亭主,郑小娘子,长公主与太子殿下他们都去了风波亭。&rdo;
&ldo;咦,风波亭竟开了?&rdo;
这风波亭位于兰泽苑后院,毗邻水榭石舫,九曲十八弯,四面临水,底下是久负盛名的骊泗汤,常年不冷不热、不干不燥,极是宜人。
可容怡分明记得,今日这风波亭连同水榭石舫悉数不开,只接待一位贵客。
侍女垂首:&ldo;是,国师大人发了话,说既是百官同乐,实不必顾虑他。诸位大人们便都进去了。&rdo;
&ldo;哦,国师大人发了话?&rdo;
郑菀转过头来,这时她已走到正屋后门,踏上了通往后苑的回廊。
&ldo;是。&rdo;
&ldo;可还有旁的吩咐?&rdo;
&ldo;没有。&rdo;
&ldo;菀娘,你‐‐&rdo;眼看郑菀还欲往前,容怡跺了跺脚,追了出去,期期艾艾地道,&ldo;国、国师大人忒吓人,菀、菀娘你莫、莫去。&rdo;
&ldo;他在,我才更要去。&rdo;
郑菀勾了勾嘴角,见容怡扭扭捏捏要跟来,&ldo;一会自找你母亲去,莫要跟着我。&rdo;
容怡恹恹应了一声。
两人沿着回廊走了不到一会,便看到了水榭石舫,风波亭一角在其后若隐若现。
此时际头顶是大雪纷扬,底下是水榭阁台,骊泗汤流经之地,只让人觉温暖如春,如行走于江南烟雨、绿柳杨堤之上。
小娘子、儿郎们穿着鲜亮的衣裳,穿梭于回廊,曲水流觞,弹奏赋诗;石舫上,更有弦歌阵阵,舞乐纷纷。
&ldo;菀娘,你在想什么?&rdo;
容怡小心翼翼地看向她。
郑菀看着这四时之景:&ldo;我在想,这世道果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岁岁不同。不过‐‐&rdo;
她突然笑了,&ldo;我郑菀,不信命呢。&rdo;
活在书里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