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方家(二)
至宝遗失,任何人都不可能当即反应过来,并采取与之相当补救措施。或长或短,方家总归该倒霉一阵,死伤、破财、贬职罢官,至少中一样。
许夫人仔细想了想,却没有头绪。许溯痴傻,她那会儿哪还记得其他
许家人也多是如此。
徐妈妈开口说道:&ldo;奴婢记得,许大少爷病了的那天,正好是林夫人出嫁的当日。&rdo;
张清妍惊异,&ldo;哪个林夫人闹鬼的那家王府妾室林氏的娘家&rdo;
徐妈妈颇为镇定地点头,眼中却是带了一丝兴奋情绪。
这可真是巧了。
张清妍倏然回头看向乌云盖顶的天空,心中暗忖:或许也不是巧合。
说起这个方家,其实徐妈妈对它的了解比许夫人更深。
方家是个二流家族,原本是宣城郊外耕读传家的农户人家,土地主的成分远远大于读书人,直到这一辈家中才出了一个有出息的子弟,也就是方大老爷,仕途之初就是翰林,在翰林院中名不见经传,在整个京城、整个大胤朝更是个无名之辈,这么多年一直都呆在翰林院里头,硬生生熬出了几分名气。
仕途如何暂且不提,方大老爷总归是进士及第,当了京官,方家族中有人出仕,家族非常利索地就搬到了城内,并且异想天开,家中的女儿想嫁给官宦世家做当家夫人,家中的儿子则想娶大家闺秀,当世家女婿。整个方家因此都被宣城中有头有脸的人家当笑话看。笑话闹得太大,还传到了京城,连带着那位方大老爷也受人白眼。然后,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这么个没脸没皮的家族居然出了一个半的成功案例,一个是王老夫人,一个则是林夫人。
王老夫人那桩婚事的内情只有王家和方家知晓,但满宣城的上层圈子都心知肚明,这过程不怎么体面。
林夫人会嫁到林家来,算是半个,因为林家撑死也就是,世家是谈不上的。而林夫人嫁入林家的经过,谭家是知之一。
当年林夫人看姐姐嫁得好,便一心要比过姐姐,并且毫不遮掩自己的心思。宣城中的人家,有比王家门第高的,却没有合适的男子;有合适的男子,门第却是比不上王家。宣城的大户人家瞧不上林夫人的嚣张跋扈,林夫人又端着架子如此挑挑拣拣,这婚事着实拖了好几年,直到新帝登基,谭老太爷辞去帝师之位,带谭家众人回老家祭祖。
林夫人一眼就看中了帝师的幺子正是谭老爷。
有王老夫人的事例在前,谭家老夫人见到林夫人露出了几分苗头后,就果断向殷家提亲,为谭老爷定下婚事。后来林夫人果然使了龌龊的计策,谭老爷有谭老夫人防备着,没有着道,却是让经过的林大人撞上,林夫人就嫁到了林家,也是因此恨上了谭家,尤其是谭夫人。
谭老夫人早就将这事告诉了谭夫人,叮嘱家中人小心这个方家,谭夫人记在心头。
林夫人出嫁前,谭夫人即使知道她名声坏了,婚事也有了着落,但总怕她再出什么幺蛾子。等到林夫人嫁了人,谭夫人这颗心才算是安定下来。
那日子,作为林夫人陪嫁的徐妈妈记得清清楚楚。
&ldo;方家与王家结亲,方大老爷虽然受同僚挤兑,但有王家这个姻亲在,日子总归好过了不少。后来王家落魄了,又正好碰上林夫人那桩婚事,方家的为人处事受人诟病,方大老爷跟着沉寂了几年。林夫人倒是在林府上作威作福,日子顺心。&rdo;徐妈妈说起这事情来如数家珍,&ldo;如今方家的读书人只有方大老爷那一支,留在方府的都是靠方大老爷置下的田产过日子,连家中管事仆妇都要方大老爷安排。又因为林夫人的做派,方家的女儿难嫁人,方家的儿子难娶亲。&rdo;
用谭夫人挂在嘴边的话来说,林夫人当初能圈到林大人已经是祖坟上烧高香了,偏偏她心比天高,性子又狠辣,到了婆家还是肆无忌惮,连累了整个家族。方家这么多年居然没把这个女儿除名,真是脑子拎不清,迟早要被她拖累到抄家灭族。
后一句当然是气话,但前一句的评价却是没有任何虚言,也算是宣城贵妇圈子里的共识。
幸好方大老爷的品行无可挑剔,除了这个妹妹,没有其他把柄能让人抓。他又父母双双健在,这个出嫁女的事情实在怪不到他头上,算不得是治家无方,德行有亏,好歹是保住了仕途。
&ldo;那么,十有就是林夫人出嫁把那件至宝带出了方府,导致方府运势变化,吸走了许大少爷的魂魄。其后,又发生了什么变故,让方家得到了庇佑,霉运受阻,没有立刻倾覆。&rdo;张清妍琢磨着,&ldo;这样的话徐妈妈,林家闹鬼闹得怎么样了&rdo;
&ldo;听说林家近几日一到半夜就阴风阵阵,鬼哭狼嚎,主院、偏院、下人的住处都是如此。家中奴仆或在墙上看到血字,或在草丛花圃中发现死鸟死鱼。短短几日,已经疯了两个小丫鬟了。&rdo;徐妈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张清妍双眉扬得老高,&ldo;等等你方才说主院也是如此那林夫人呢&rdo;
许老夫人眉头的&ldo;川&rdo;字又浮现了出来,&ldo;这位女道士,我家请你来是为了我家溯儿的,可不是为了方府运势、林府闹鬼。&rdo;
许夫人没有说话,但这沉默显然是在赞同许老夫人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