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伏炽磐不知道,他刚率军离开阴密城,杨安玄也带着四千轻骑和二千爬犁出了鹑觚城南门。雍军没有直接向西追赶,而是绕道向南,兜了个大圈绕至扶风郡汧县(今陇县)再往北到达崆峒山。
虽然路程多了一倍,但借助爬犁的快捷,一万二千雍军比秦军提前三天到达了崆峒山。乞伏炽磐的注意力放在身后,两侧并没有太留意,更没有发现雍军已经悄然地超过了他,跑到
前面设伏去了。
爬犁上除了八千将士,军粮、毡毯等物外还有八千斤火药,这是杨安玄信心满满杀敌致胜的法宝。
来到崆峒山,杨安玄探明路况,让将士们在山道两旁安置火药爆炸点,一共十二处炸点,绵延七八里。
只留下点火的暗哨潜伏山中,杨安玄领着大队人马潜伏在山外五里处,只等着秦军进山。
号角声发出讯号,暗哨点燃引线,轰鸣声接连响起,整个山谷“嗡嗡”回响。
随着巨响,积雪夹杂着砂石从山上汹涌滚落,一路摧枯拉朽般带着沿途摧毁树木往下翻滚,瞬间便将山道上的秦军掩埋在丈许厚的积雪之中。
乞伏炽磐听到巨响魂飞魄散,接连下了这么久的雪,山上积雪厚有数尺,自己麾下的儿郎要葬身在此。
身边亲卫反应迅捷,拉着乞伏炽磐急奔到一块巨石之下,飞雪走石铺天盖地而来,将众人埋在雪中。
“轰隆”之声不绝于耳,到处都是凄惨的叫声,乞伏炽磐好不容易在亲卫的保护下钻出雪来,放眼望去一片白色,山道早已被厚厚的积雪覆盖。
随雪而下的树木露着断折后的新鲜木茬,雪地上横七竖八到处都是挣扎着马匹和军士,星星点点的红色正在雪地上晕染开来。
“快救人”,乞伏炽磐发疯般朝身前积雪刨去,从里面刨出数名气奄息息的将士,一只战马挣扎着从雪中钻了出来,发出惊恐的嘶鸣。
一万多名
秦军还有两万多百姓被雪埋住,乞伏炽磐的双手被雪中的枝丫、碎石磨得鲜血淋淋,犹自不觉疯狂地刨着。
身边亲卫拉住他,高声喝道:“大王,雍军潜伏在侧,随时可能袭来,赶紧离开此地。”
话音未落,山口处号角连天,杨安玄带着轻骑杀出。万幸运山口处尚余四千多秦军,结成阵势拼死抵抗。
山中惊天动地的巨响这些秦军都听到,知道发生了巨变,率领后军的乞伏审虔正要率军冲进去救人,雍军便杀至。
兄长乞伏炽磐率军入山,此时生死不明,乞伏审虔知道自己在山口处坚持的越久,山中儿郎活命的机会就越大。
喊杀声遥遥传入乞伏炽磐的耳中,乞伏炽磐逐渐清醒过来,看着眼前满目苍夷景象,张口喷出一口腥血。
“大王保重、大王保重”,左右惊呼道。
乞伏炽磐抹了一下嘴角的鲜血,咬牙切齿地道:“好狠的杨安玄,一下子葬送我万余儿郎,此仇不报,朕死不瞑目。”
最后看了一眼惨状,乞伏炽磐毅然道:“传令让活着的将士们翻过山,各自逃命吧。”
秦军表现出极大的韧性,沈庆之带着轻骑数度冲杀都被挡住,四千多秦军有近千人倒地,结成的弧阵依然牢牢地守在进山入口处。
杨安玄感叹道:“秦军耐苦战,真乃劲敌也。”
缓缓扬起手中长槊,杨安玄高声吼道:“秦有强军,我大雍儿郎惧乎?”
身后众骑扬
刀振臂高呼:“战、战、战!”
长槊往前一挥,追星马如利箭般向前驰出,杨安玄一马当先朝着夏军弧阵冲去,身后儿郎个个如狼似虎,呼号着奋勇当先。
蹄声如雷,势不可当,夏军的阵线终于被冲垮,乞伏审虔见事不可为,带着残兵败将朝北逃窜。
雍军没有进山,驻扎在山外,杨安玄派出斥侯入山打探情况。
晚间,斥候前来禀报,预计被大雪埋葬的秦军在万人左右,另外还有两万多阴密的百姓。杨安玄默然不语,为了战胜秦军连累了二万多百姓丧生,心中难安。
黄富理解杨安玄的心情,轻声劝道:“慈不掌军,主公无须伤怀。主公应早日一统天下,还天下百姓以太平,便是施大仁于天下。”
杨安玄沉声道:“等天下太平,请高僧至此,为亡魂超度吧。”
「注:“崆峒”一词最早见于春秋时期成书的《尔雅》一书载:“北戴斗极为崆峒”,平凉崆峒山正位于北斗星座的下方,即为所指。笔者未到过崆峒山,文中描述皆参考网上资料,不妥之处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