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草莽英雄许仙 > 第42章(第1页)

第42章(第1页)

幸好俞大猷所派的传令校尉,跟后一段联络上了;于是折而往东北,退向青村一带。倭寇海盗的实力并不充足,持着&ldo;赊一千不如现八百&rdo;的想法,放过后一段,集中兵力去&ldo;吃&rdo;前一段。在青村,对于漕泾方面的战况,还不明了,但凶多吉少,已是不卜可知的了。

&ldo;邹兄,&rdo;俞大猷向刚从闽行来赴援的邹继芳征询意见,&ldo;你看被围的田州兵,该不该救?救不救得回来?&rdo;

&ldo;救当然该救。不过救不回来,再拿救兵失陷在里头,就会牵动大局。将军,这可是件非同小可的事。&rdo;

俞大猷暗暗点头。邹继芳的所见略同,便可以作断然处置了。&ldo;大局一定要顾到。壮士断腕,不失为明智之举。&rdo;他说,&ldo;我们要防敌人乘机反扑,集中人马守几个口子。&rdo;

守几个口子,就是守大路上的几座桥。当时议定,两方面的兵力合在一起运用,邹继芳主外,带兵增强防务;俞大猷主内,安置吃了败仗的田州兵,不让他们的锐气折伤得太利害。

到了傍晚时分突围而出,成了散兵游勇的田州土兵,陆续由邹继芳派人护送到青村。俞大猷亲自带人照料,给食裹伤,殷殷慰问。同时问起战况,才知道900多人阵亡了一半,其中有14个头目,包括钟富在内,被俘与逃出来的,大约各为一半之一半。损失真是相当惨重了!

这是赵文华轻举妄动的结果。俞大猷责任所在,不能不星夜驰报张经。正在灯下与幕友商酌军报时,瓦婆婆由胡宗宪陪着,赶到青村看田州土兵和俞大猷。

两位来客的脸色不同,胡宗宪泰然,而瓦婆婆凝重,眼圈红红地,已经哭过一场。俞大猷本想责备她几句,这么大年纪,何以一点定力都没有,轻易听人指使?见此光景,改了口气,反倒要安慰她了。

&ldo;胜败兵家常事。&rdo;俞大猷亲自搀扶着她说,&ldo;瓦婆婆不必难过!&rdo;

&ldo;我怎能不难过?我的娃子们死得冤枉!&rdo;瓦婆婆厉声说道:&ldo;倭寇海盗虽多,田州娃子拚得过他们,只可惜,紧要关头借不上力。&rdo;

俞大猷见她疾言厉色的神情,未待通事翻译,心知不妙;听完翻译,更知瓦婆婆是受了赵文华的先人之言,特来指责他不发援兵,这可得辩个清楚。

这是很可气的一件事,但俞大猷还是忍住了。一则,他到底读过些书,懂得养气的道理;再则,保靖兵已在途中,一旦到达,十道进兵,痛剿清洗,可以一劳永逸,当此紧要关头,真所谓&ldo;小不忍则乱大谋&rdo;,为了期望田州土兵还能大大地出一番力,此时当然需要安抚。

因此,他平静地答道:&ldo;瓦婆婆错怪我了!事先我并不知道贵部有进兵之议,今天一早由赵侍郎亲自来通知,立刻发兵支援,毫无耽搁。瓦婆婆请想,如果不是我派兵接应,贵部出击的队伍,何以都能齐集在此?&rdo;

听这一说,瓦婆婆无话可答。其实,她作此指责,亦是一种姿态,主要的是让她的部下知道,她是在替他们诉苦喊冤。坏是坏在向导身上,然而这又是个哑巴迷!向导秉命而行,钟富带队,究竟跟向导说了些什么?如今死无对证,再也分辨不清楚了。

&ldo;瓦婆婆,&rdo;胡宗宪当然知道自己误事,不过不能也不必承认,只安慰她说:&ldo;田州兵忠勇可佩!无论胜败,人死不能复生,只有打点精神,为阵亡弟兄报仇、雪耻。&rdo;

&ldo;打仗原是要死人的!&rdo;瓦婆婆答说,&ldo;我难过的是,将帅心不起,我的娃子死得有点不明不白。这也不去说它了,如今我只有一句话:从今天气,田州兵不单独出队了!要打大家一起打。&rdo;

&ldo;原就是这话!&rdo;俞大猷赶紧接口,&ldo;倘或瓦婆婆接到赵大人的命令,先跟我商量一下,就不会有这样的挫折了。&rdo;

胡宗宪在一旁默默听着,颇为后悔,应该劝赵文华慎重。如今听瓦婆婆的话风,有些变通了,不再是前两天那种报答恩遇,虽死不辞的态度。倘或追究此番失利的责任,只怕赵文华还真难辞其咎。

&ldo;怕什么,先下手为强!&rdo;赵文华的脸色很阴沉,&ldo;让田州土兵出击并没有错,他们打得很好;坏在向导不得力。&rdo;他急忙又说:&ldo;这不能怪你,要怪他们;倘或不是按兵不动,自老其师,凡事可以商量,就可以找俞志辅去要向导,不就打了胜仗回来了吗?&rdo;

&ldo;是。&rdo;胡宗宪很沉着地问:&ldo;大人打算如何下手?&rdo;

&ldo;我要动张廷彝!&rdo;

&ldo;只怕动不了!&rdo;胡宗宪说,&ldo;我看,保靖兵一到,也会打个大胜仗;那时候就该他神气了。&rdo;

&ldo;他要神气?神气些什么?&rdo;赵文华想了好一会,面露狞笑,&ldo;你看我的手段!我要教他败了不得了;胜了更不得了!汝贞,你信不信?&rdo;

&ldo;大人的话,何有不信之理。不过,才具短,看不透大人的深处。&rdo;

赵文华已经想到一个说法,但正当要开口细谈时,忽然转了一个念头,自觉胡宗宪处处比自己强,即令他非常知趣驯顺,就眼前来说,决无遭受反噬之虞,却仍应拿&ldo;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rdo;这两句俗语为戒。而且看他有些不明白,何以张经&ldo;打了败仗不得了,打了胜仗更不得了?&rdo;

那就让他纳闷去;等降罪张经的上谕下来,也教他看看自己的手段!

毕竟还是自己比胡宗宪高明!赵文华在心中得意自语,表面上却很矜持,&ldo;也不知能扳得倒他不?&rdo;他说,&ldo;尽力而为吧!&rdo;

等胡宗宪一走,赵文华随即将自己关在书斋内,静悄悄地草拟奏折,主旨是攻击张经拥兵自重,能够力战而故意不战;为的是可以不断向朝廷需索,向地方勒派,在粮饷上侵吞肥己,照张经的打算,寇如饥鹰,饱则远扬;到倭寇海盗撤退以后,张经才会追剿馀寇,假报大捷,虚冒战功。

这一来,张经如果打了败仗,倒可反证赵文华的奏劾,并无根据;一打胜仗,恰好证明了他的看法不错,坐实了张经有意冒功。

田州土兵的受挫,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恶劣影响。倭寇海盗对于在西南瑶壮苗子,了解不多,只当他们如同出押之虎,凶猛非凡,以趋避为吉。哪知一仗打下来不过尔尔!然则畏他何来?

就因为这一念的转移,便又大举骚扰掳掠;由海入江的南通州、狼山、常熟、江阴,无不大遭荼毒。警报一日数次,报到嘉兴,张经急得跳脚,除了大骂赵文华打草惊蛇,误国害民以外,别无作为。因为包围聚歼的方略是早经决定了的,一切部署都本着此宗旨进行,为山九仞不能功亏一篑,否则不就跟赵文华的浮躁轻率,有何不同?

而赵文华却放不过他。为了不愿看张经的&ldo;老前辈&rdo;的脸色,他只用文书督促;一天至少一通,甚至两通,三通,文书中的措词,大同小异,第一段是引叙战报,某处被侵,死伤多少,财产损挫几何?第二段是谈总督的责任是保境安民;捍御外侮;而张经受恩深重,决不忍坐视不问。第三段是恭维以后的指责,说某处某处乞援,&ldo;督辕&rdo;不发一兵一卒;现在大军云集,不难灭此跳梁小丑。何以按兵不动,实难理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