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春明外史人物分析 > 第11章(第1页)

第11章(第1页)

这会全是那法坡和尚弄钱的把戏,不看也罢。他因为熊凤凰那点关系,慢慢认得许多政界人物,又加之那时候,黎菩萨张疯子,都是好佛的人,他就把几年结交的成绩,借这个机会,笼统的敲他一个大竹杠。真是政客的手段,也没有他这样处心积虑的周密。不说别的,他那寺前寺后的房租,每年就有一千块钱的收入。他收齐了,一个大也不用,马上零零碎碎的借给穷人,取那二分息的利钱,你说可恶不可恶?&rdo;

杨杏园道:&ldo;我不信,出家人,哪里能做这样的事情?况且那法坡,也是有名的大和尚,我就听见说,他诗做得很好,似乎不至于这样不堪?&rdo;吴碧波道:&ldo;他是一个出家人,我与他无仇无恨,我造他的谣言作什么?我有个亲戚,租过他寺里的房子,所以很知道。这和尚还有一样怪脾气,他拿银元去换铜子,总要走几家钱店,才肯换,生怕吃了亏。铜子用了,他那个包钢子的烂报纸,还理得齐齐的,揣在衣袋里,带回家收起来,集得多了,四五个子一斤,卖给收碎纸的。他决不肯拿整堆的碎纸,去换取灯,说是太吃亏了。我想这个和尚,清不清,浊不浊,也不知道他湖南哪处山川戾气所锺,生出这样一个怪物?&rdo;杨杏园笑道:&ldo;和尚是这样爱钱,又何必出家?我想你的话,总有点言之过甚。&rdo;吴碧波道:&ldo;我不和你争论,作兴我们可以遇见他。你一见其人,就可恍然了。&rdo;

他们这才停止辩论,往道泉寺而来。刚到门口,早有个四十多岁的和尚迎了出来,笑嘻嘻的对二人打招呼。他们一进二门,仿佛闻着一一阵清香,再一看院子里,翠盖重张,白云碎剪,丁香花已经半谢了。杨杏园道:&ldo;呀!我们来的不是时候了。&rdo;

那和尚听了这话,以为他们要走,连忙招呼着说:&ldo;二位请喝一杯茶去,这花虽然谢了,这一股没有散的香气,比花开得正盛的时候,还要好闻呢。&rdo;杨杏园还没有答话,有两个人挨着身子出去,有一个小和尚跟着过来,手上拿了几十个铜子,给大和尚看,却把一个手,指着那前面走的两个人。那大和尚问道:&ldo;这是多少?&rdo;

那小和尚道:&ldo;三吊钱的铜子。&rdo;那大和尚板起脸来,对走的两人后影子骂道:

&ldo;陡!好不要脸!&rdo;那小和尚道:&ldo;他喝了茶不算,还吃了我们一碟瓜子,一碟花生仁儿,这个钱只好算茶水钱,我们不是赔本了吗?看他那副神气,大模大样,好像能花块似的,谁知道他喝了吃了,给这几个铜子。&rso;大和尚对小和尚道:

&ldo;以后遇着这班流氓,还是不招呼他的好。&rdo;杨杏园听在肚里,也不理他,指着一棵树对吴碧波道:&ldo;这是一棵老树,你知道吗?&rdo;吴碧波还未答话,那和尚转过脸来,陪着笑道:&ldo;这是明朝种的,叫做揪树,三百年以来,有许多大官,题诗咏它,两位大概也知道的吧?&rso;他带说带笑,就把杨吴二人引进小客堂里去了。这客堂是三开间打开的屋子,壁上也挂些字画之类,倒是一列摆了三副桌椅,很有饭庄的形式。他们进了客堂,小和尚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摆果碟,泡茶,忙得个小秃脑袋,只是钻进钻出。杨杏园轻轻的对吴碧波道:&ldo;看这样子,很有点强迫的性质,我们大概跑不了。&rdo;吴碧波笑道:&ldo;我是早知道有这一着。&rdo;那和尚生怕他们不喝茶,就把椅子移了一移,满面堆下笑来,躬着身子,把手一支,对杨吴二人说道:&ldo;请坐请坐!&rdo;他们只得坐下。杨杏园就与和尚攀谈起来,因问和尚法号怎样称呼。和尚站在一边,躬着身子答道:&ldo;不敢,是慈泉两个字。&rdo;杨杏园道:&ldo;你们法坡方丈在家吗?&rdo;慈泉道:&ldo;到钱总理府上去了,大概不久就回来。&rdo;杨杏园道:&ldo;出了家的人,怎么还是这样忙?&rdo;慈泉道:&ldo;阿弥陀佛,庙里的收入太少,僧人又多,为着佛菩萨,只好忙一点了。&rdo;吴碧波道:&ldo;我听见说,你们庙里,很能收点房租,这话真的吗?&rdo;慈泉道:&ldo;出家人不说谎,有是有一点,不过每月收几十块钱,何济于事?&rdo;说着就指桌上的果碟道:&ldo;这都是干净的,请用一点。&rdo;杨杏园被他逼不过,只得抓了几个瓜子嗑着,便走到院子里去看花。吴碧波也跟了出来。只见丁香花下面,已经落了许多花瓣,枝上的残花,被日光照着,时时一片一片的,从树叶子里,落在地上。这时,后面忽有一个人喊道:&ldo;密斯脱吴。&rdo;要知此人是谁,下回交代。

第四回勤苦捉刀人遥期白首娇羞知己语暗约黄昏却说吴碧波听有人喊了一声,回头一看,原来是湖南人席后颜,便和他点了一个头。那席后颜对杨杏园打量一番,便问吴碧波道:&ldo;这位好像会过。&rdo;吴碧波道:

&ldo;是我同乡杨杏园。&rdo;席后颜道:&ldo;久仰!久仰!&rdo;便在身上拿出一张名片来,递给杨杏园。杨杏园先看他这人约有四十岁的年纪,穿一件竹布长衫,蓝色变白,白色变灰,满身都是墨迹油点,光着一个脑袋,又不戴帽子,好像一个下等听差。再接那名片一看,除了地点姓名电话号码而外,还有许多字句,什么&ldo;二十世纪奋斗的青年&rdo;,&ldo;改造文化的急先锋&rdo;,&ldo;凉报的社外编辑&rdo;,衔名一大堆。名片背后,还有两行字,是&ldo;敝著新诗专集,每册定价八角。各大书坊,均有出售。&rdo;杏园这才知道是到处投稿的席唇颜,不免敷衍几句。席后颜道:&ldo;杨先生看见过我做的那部专集吗?&rdo;杨杏园道:&ldo;倒是没有看见过。&rdo;吴碧波冷冷的说道:&ldo;杨君他是向来不看新诗的。&rdo;杨杏园觉得话太重了,笑道:&ldo;这是没有的话,新诗有很好的,我也爱看,不过我对这样东西是门外汉,看不懂罢了。&rdo;席后颜道:&ldo;杨君这话才对,新诗哪能说没有一首好的?就以拙著那部专集而论,梁任公先生,也曾亲自指出几首,做得不坏。不过我脱稿太快,许多朋友告诉我,我新诗的思想,都是很高超的,就是磨炼上还要下点功夫。我刚才在这寺里看花,就做了一首,现在已写在日记簿上,可以拿出来请教。&rdo;说罢,就在衣袋里掏出一本小日记来,翻了一翻,递给杨杏园,上面是铅笔写的,加上标点符号,写得一塌糊涂。席后颜道:&ldo;我字太糙了,怕杨君看不出,等我念给你听罢。&rdo;便拿着日记,操湖南腔念道:&ldo;我在哪里?我在道泉寺里。我为什么来的?我为良伴来的。我的良伴是谁?院子里的丁香,殿上的佛爷,斋堂里的老和尚,他们都是我敬爱的。佛爷不言,丁香不语,斋堂里的斋饭钟响了,我的心弦也动了。&rdo;吴碧波笑道:&ldo;好诗好诗!不过也有点小疵。阁下的良伴,是斋堂里的老和尚,那还有可说,何以斋堂里的饭钟响了,就心弦动起来呢?&rdo;席后颜正色而言道:&ldo;密斯脱吴,你枉说是个大学生,这一点意思都不懂,我这诗完全是写实的作品啊!我老实告诉你,我虽住在会馆里,却等于出家,我的吃饭问题,是随遇而安的。我和这里的法坡方丈,本是同乡,我来了,他总留我吃饭,因此上饭钟一响,我知道他又要叫我吃饭了,我的心弦,怎样不动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