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眼看朱棣执枪纵马而来,心里也不能不慌,慌忙跳下,骑马遁避。恰值大风忽起,发屋拔树,燕军乘之,吴杰的明军大溃。
果真奇怪,初夏时分竟又刮起狂风,命运之神再次在关键时刻青睐朱棣。朱棣麾兵四向逼蹙,明军被斩首六万余级。吴杰等人率残军退保真定。
至此,滹沱河一役,又以燕王大胜告终。
终极目的‐‐通往帝都的最后胜利
燕兵此次大胜后,河北郡县多降,顺德、广平、大名等地皆附于燕。
朱棣上书建文帝,要朝廷招还吴杰、平安、盛庸诸将,交战双方各自罢兵。
建文帝把燕王书信示于臣下,方孝孺出主意说:&ldo;我们诸军仍在集结,燕军久羁大名一地,夏日暑雨,不战自疲。现在,应急令辽东诸将入山海关,攻永平,真定诸将渡芦沟桥冲击北平。燕军必急回军以卫巢穴,我军蹑其后追击,必可一举成功。但是,为了缓其兵锋,慢其骄心,应下诏赦其罪过,使其部署因日久懈怠而军心离散。&rdo;
于是,建文帝派大理少卿薛嵓携诏书入燕营,赦燕王父子及诸燕军将士罪,仍复王爵,勿预兵政,归国息兵。
薛嵓见朱棣。朱棣问建文帝有何言教。薛嵓说:&ldo;皇上说,只要殿下早晨释甲,来谒孝陵,大军晚上即旋师。&rdo;
朱棣闻言嗔目大怒:&ldo;哼!这话三尺童子也骗不了啊。&rdo;
燕王将士在帐中鼓噪,纷纷扬言要杀掉皇使。
朱棣红脸使完,又充白脸。&ldo;jian臣不过数人,薛嵓天子使臣,不得妄动!&rdo;
然后,他带着薛嵓在营中观she,耀武扬威,显示实力。
临行前,他对薛嵓大言道:&ldo;汝归,为老臣谢天子……但jian臣尚在,大军未还,臣将士存心狐疑,未肯遽散。望皇上诛权jian,散天下兵,臣父子单骑归阙下,唯陛下命之。&rdo;
朱棣何等人也,软硬不吃。建文君臣不得不再想办法。
燕军驻扎大名期间,明将吴杰、平安等发兵截断北平粮糙运输线。朱棣以报还报,派六千轻骑驰奔徐州、沛县一带,装扮成南军,背后插柳枝为暗号,躲过明军防守,直入济宁各仓,尽焚明军粮储。
接着,朱棣暗中派兵潜入沙河、沛县,烧毁明军数万艘粮船,无数军资机械俱为灰烬,河水尽热。
由此,德州粮饷断绝,京师大震。
明将平安在真定不甘寂寞,准备主动进攻北平。他率军在距北平五十里的平村扎营,常出兵骚扰燕兵。燕世子朱高炽派使向燕王告急。
朱棣派大将刘江黑夜驰还,携火炮数十门,至城外即燃响巨炮,城中燕兵冲出,双方夹击,大败明将平安,斩首千余。平安走还真定。
其间,方孝孺还向建文帝出主意反间燕王父子‐‐派使臣密至北平,赐燕世子朱高炽皇上御笔亲诏,&ldo;如归朝廷,许汝为王&rdo;。北平城内的太监黄俨与朱高炽不和,一见朝廷信使来,马上派人快马驰报燕王,说&ldo;世子将反&rdo;。
朱棣犹疑,向另一个儿子朱高煦问计。朱高煦回答:&ldo;世子本来就和太孙(建文帝)关系很好。&rdo;几人正商量怎样除掉&ldo;叛父&rdo;的世子,朱高炽已派人来,把被捆绑得严严实实的建文帝使臣和未启封的诏书送至朱棣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