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从苏联到俄罗斯民族区域自治问题研究 > 第92章(第1页)

第92章(第1页)

蓝英年:&ldo;灰衣主教&rdo;苏斯洛夫(三)(1)

苏斯洛夫是1902年生人,贫苦农民家庭出身。十月革命时,他还是少年,没有参加过革命活动。他考入普列汉诺夫国民经济学院。毕业后到莫斯科大学新闻系和工业学院教授政治经济学。1989年,我到莫斯科大学新闻系去看望俄国朋友伊格尔,他说我来晚了,不然便能看到新闻系有趣的&ldo;人文景观&rdo;。苏斯洛夫逝世后,苏共中央决定在他教过书的教室门前挂一块&ldo;苏斯洛夫曾在此执教&rdo;的木牌以资纪念。但挂上后经常被人用颜料涂抹,校方只好重换一块。换了又被涂抹,弄得校方挠头,没有中央的指示又不敢摘下来,只好用铁皮包上,上面写着&ldo;修理&rdo;两个字,直到1988年才摘下来。他告诉我,1988年校长征求师生的意见,摘不摘木牌的时候,很多师生竟不知道苏斯洛夫是何许人,而此时离苏斯洛夫去世仅仅六年。

苏斯洛夫到莫斯科大学当助教的时候,已经是在斯大林对党政军高级干部进行大清洗之后了。斯大林把老干部杀得七零八落,空缺的领导岗位急需填补。那时,苏斯洛夫不时向《真理报》投稿,他的文章旁征博引,经常大量引用领袖们的话,特别是列宁的话,深得主编梅赫利斯的赏识。这里得顺便对梅赫利斯介绍几句,因为中国读者对他几乎一无所知。梅赫利斯是苏联历史上一个凶残狠毒的人,作恶多端,他对苏联人民所犯下的罪行不下于贝利亚。卫国战争期间,他是大本营的代表,即斯大林的私人代表,代表大本营到各战区督战。他来到刻赤方面军监督作战。他自己对军事一窍不通,却反而对指挥官们指手画脚,结果红军被德国人打得落花流水,被迫撤出克里木半岛。一年后,红军重又夺回刻赤,史称刻赤‐费奥多西亚战役。司令官们受到斯大林的严厉惩处,梅赫利斯却有惊无险,但也吓坏了。他给斯大林的信中有这样的话:&ldo;请您饶了我这条犹太癞皮狗吧!&rdo;斯大林原谅了他。他真是斯大林的一条恶犬,主人让他咬谁他就咬谁。梅赫利斯卒于1953年2月,死在斯大林前头。死人对斯大林死后的权力之争已无影响,何况当时,赫鲁晓夫全力对付权倾天下的贝利亚,无暇顾及梅赫利斯,因此梅赫利斯未受到公开的揭发批判。此后,时过境迁,批判这么一个死人对各届领导人都没有现实意义,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都没有揭发批判过梅赫利斯。就是这样一个人第一个赏识苏斯洛夫。以后每当《真理报》需要引用列宁的话时,梅赫利斯便找苏斯洛夫,苏斯洛夫准能找到适当的引文。梅赫利斯把他新发现的人才向斯大林汇报,引起斯大林对苏斯洛夫的注意,自此,苏斯洛夫走上通往权力顶峰之路。

布尔拉茨基亲眼见过苏斯洛夫的这种&ldo;本领&rdo;:&ldo;没想到三十年后,我会替苏斯洛夫准备演讲稿。演讲稿是我和其他顾问忙了一夜写出来的。他看了表示满意,但有一处想用列宁的话&lso;增强力量&rso;。他快步走向办公室的一个角落,抽出一个图书馆才有的卡片抽屉,把抽屉放在桌子上,用瘦长的手指飞快翻阅摘录列宁引文的卡片。取出一张,看了看,不对,又取出一张,小声读着,还不是所需要的。最后取出一张,&lso;这张合适。&rso;他满意地说。读了一遍,确实是一段好引文。&rdo;(《领袖与顾问:关于赫鲁晓夫、安德罗波夫并不止关于他们》)苏斯洛夫摘抄引文的本领不断提高,不仅能迅速找到列宁和斯大林著作和讲话的引文,连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和贝利亚等人讲话的引文也能手到拿来,这些人听了心里自然受用,大家一致看好苏斯洛夫。还有一种说法,苏斯洛夫是因20世纪30年代宣传告密少年帕夫利克&iddot;莫罗佐夫有功而升迁的。这种说法也有道理,我将在以后文章中细说。不管哪种原因吧,也许两种原因都有,反正苏斯洛夫很快便调任罗斯托夫州委书记。他在这个州的政绩平平,因为工作的时间不长,1941年便调任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第一书记。他在这个州里工作了四年,由于处理民族问题&ldo;成绩斐然&rdo;,1944年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能手被斯大林派往立陶宛。

蓝英年:&ldo;灰衣主教&rdo;苏斯洛夫(三)(2)

苏斯洛夫是如何解决民族问题的呢?1943年德军被赶出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后,在新捷别尔达市发现德国党卫军屠杀儿童的残骸。&ldo;看到令人毛骨悚然的法西斯兽行,血液都会凝固&rdo;,1943年6月9日的《红色卡拉恰伊报》写道,&ldo;德国人在捷别尔达、新捷别尔达和下阿尔黑兹屠杀了从列宁格勒、克里木和顿河畔罗斯托夫疏散到疗养地的保育院的儿童。&rdo;几个专门委员会对现场进行了调查,证实惨案是德国人制造的。但到了1943年秋天,苏斯洛夫却把罪行扣到&ldo;当地民族主义分子&rdo;的头上,逮捕了十二个人,逼迫他们承认自己的&ldo;罪行&rdo;。1988年,十二个人当中唯一生存下来的博塔舍夫向苏联总检察长提出申诉:&ldo;我忍受不住拷打,被迫承认:&lso;孩子们是我杀害的。&rso;我所以&lso;招供&rso;,是因为与其忍受非人的折磨还不如把我枪毙了。&rdo;博塔舍夫被送进监狱医院,遇见老乡恰马耶夫,从恰马耶夫口中知道,&ldo;他也被打得死去活来,逼得什么都供认了。&rdo;卡拉恰耶夫人(苏联少数民族,人数约十二万)被从故土迁往苏联中亚。苏斯洛夫在积极分子会议上说:&ldo;我们把卡拉恰耶夫人从山沟里迁走,现在还要把他们的精神从这里驱散。&rdo;惨案甚至在斯大林时代就已查清,是德国人干的,为无辜的卡拉恰耶夫人平了反。然而仍不允许卡拉恰耶夫人重归故里。1956年,以卡拉恰耶夫州前州委书记托卡耶夫为首的代表团从中亚来到莫斯科,要求恢复自治州,并允许卡拉恰耶夫人民返回故乡。苏斯洛夫拒绝接见代表团,只在电话里对他们说:&ldo;放弃你们的幻想吧!&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