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带头。。慢慢就有人跟随,千余俘虏,九成选择了投靠曹性。
看着一个个排队吃肉的黄巾俘虏,在众人盘算这次自己会不会升职的时候。
雷公、曹勇眼中带着忧色,两人互相交换一个眼色,曹勇开口道:“阿性!共一千三百二十五人加入,人数很多,可是,这样可否妥当?忠诚不容估量啊!”
曹性脸上挂着笑,看向蔚蓝辽阔的天空,给人一种高声莫测的错觉:“兄长可知道淮阴侯?”
淮阴侯韩信的大名,曹勇自然知道,却不知这与当下有何关系,这时王晓倒是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曹勇不由更加疑惑。
“新加入的兄弟先挑选其中会骑马者,作为骑兵队辅兵,再挑选出一百精锐者并入正军,其余全部作为辅军,挑选出可靠的,有兄弟亲人在正军者为低阶伍什长。”
说着,曹性拍了拍曹勇的肩膀,看着这位生性谨慎的兄长,眼中带着期盼与鼓励:
“兄长,你的担子很重!这剩下的千余人,由忠诚度最高的亲卫队统辖,就交于你了!以后亲卫队还得跟辎重营养伤的老卒与我那群义子一样,学文识字,武官将大部分出于此地!”
“是!”性格沉稳的曹勇,没有成为千夫长的兴奋,毅然接受了这副沉重的担子。
只是简单在马背上铺个垫子,连马镫都没有的汉代,一位合格的骑兵尤其珍贵的,没有一年年的经验积累,根本无法骑稳,想挥刀骑砍,没有长时间的训练,根本是在玩命。
巨大的惯性撞断新骑手的手臂,简直不要太简单。
骑马使用长兵、骑射,那都是精锐中的精锐,特别是在缺马的南方,甚至只有少数家道富有的武将的专项。
这些北方出身新加入的千三百。只选出不过八十余会马者,只是简单的乘骑,会骑砍者三人,能骑射的,更是一个都没有,加上十余位身材高大者,凑足一百,编入骑兵辅军。
一百五十骑兵正辅军,五百步军正军,一千两百辅军(战力也就等于无)。
颍川郡士家大族林立,世族很多,名士也多,汝颍名士半天下,指的就是汝南与颍川。
翻开华夏历史第一页,还会发现,颍川郡正是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的首都所在地。
最后离长社此地不远的颍川许县,更是成为魏朝都城。
荀彧荀家。。陈群陈家,郭图郭家,豪强淳于琼淳于家,还有家道中落的钟繇,郭嘉,徐庶,等等。
可谓人杰地灵。
曹性对不愿加入的黄巾俘虏,亲自进行了几天的思想教育,再送给其一小袋当下比钱还好使的粮食,加一小袋五铢钱,欢送走了这些人。
一下多了几倍人吃喝,加上一日三餐(古代都是一日两餐),粮草很快见底。
曹性带着部属来到最近的陈家坞堡。
近两丈的高墙,配上三丈宽的护城河,映入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