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孔子&ldo;追迹三代之礼,序《书&iddot;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rdo;
(《史记&iddot;孔子世家》)因此,《尚书》被儒家列为经典之一。
孔子收徒讲学时,还选用了这些典籍作为教材。他认为这六种教材,可以使人&ldo;温
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
《易》教也;
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rdo;(《礼记&iddot;经解》)这说明
了&ldo;六经&rdo;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把《尚书》列为禁书,规定民间所藏的《尚书》均需烧毁。
此后,引起了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的争论。秦焚书时,济南有个名叫胜的博士
伏生,他秘密地把《尚书》藏在宅中的墙壁间。汉初局势稳定之后,他从壁中取出藏书
时,书已散乱不堪,只得28篇。伏生用这28篇的不全《尚书》,讲学于齐鲁之间。由于
这些篇章是用当时的隶书写成的,故称为今文《尚书》。这部书被汉朝政府列于学官,
据多数学者的考证,认为它是真的。
汉武帝时,鲁共王刘余为了扩大自己的宫殿范围,拆毁了孔子的旧宅,并从孔宅墙
壁中发现了许多用蝌蚪文字(汉以前的大篆或籀文)写成的竹简,为古文《尚书》。当
时的学者孔安国(孔子的后代),把它和通行的今文《尚书》互相校读了一遍,多出了
16篇。这部古文《尚书》一直没有被汉朝所重视,也没有列于学官,又没有人传授。到
王莽时才把这部古文《尚书》列于学官。到东汉时,才逐渐盛行,当时的大学者马融、
郑玄等人并为它作注释,于是才盛行于世。但它与今文《尚书》相比较,还是不如今文
《尚书》被人重视。
后来,它就逐渐散失了。
东晋元帝(司马睿)时,豫章内史梅蹟曾经向朝廷献上25篇的古文《尚书》(它与
汉代的古文《尚书》也不同),还有伪造的孔安国《尚书传》。东晋政府把它列于学官,
影响较大,在社会上流传了很长的时间。到唐朝贞观五年(631),唐太宗命令修撰群
经正义,孔颖达作《尚书正义》和陆德明写《经典释文》时,都是根据梅蹟所献的这个
本子。于是它便成了官府的标准本,以后又收入《十三经注疏》中,广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