昕、邵晋涵、戴震诸名流往还甚密,讨论学术源流及异同。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中
进士,其后历主保定莲池、归德文正等书院讲席,纂修和州、永清、毫州等方志。晚年,
得到湖广总督毕沅的器重,入其幕参与《续资治通鉴》纂修,又主修《湖北通志》。章
氏著有《史籍考》、《文史通义》、《校雠通义》等。
章学诚为什么撰写《文史通义》呢?由于他对刘知几、郑樵、曾巩等人的史学成就,
不是全部肯定,而是吸收他们有益的东西。他说:&ldo;郑樵有史识而未有史学,曾巩具史
学而不具史法,刘知几得史法而不得史意,此余《文史通义》所为作也。&rdo;(《志隅&iddot;
自序》)在章氏看来,刘知几、郑樵、曾巩在史学上各有优点,但却不全面,所以他才
写《文史通义》,吸前人之长,加以补充发挥。应当说,章氏的史学观点,正是发展了
刘知几等人史学思想而形成的封建社会末期比较完整的史学体系。
《文史通义》共8卷,包括内篇和外篇两部分,内篇5卷,外篇3卷。但是,由于该
书版本很多,内容不尽一致。1921年,吴兴刘承干所刻《章氏遗书》本,《文史通义》
内篇增1卷,又增《补遗》8篇。解放后,中华书局据刘刻本排印,又附增《补遗续》5
篇。另外,旧本《文史通义》卷前刊有章学诚次子华绂写的序文一篇,刘刻本未载,解
放后排印本补入。
章氏撰写《文史通义》,大约始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至嘉庆六年(1801年)
为止,历时20余年。由于版本不同,我们只好综合不同版本的内容,将其涉及史学理论
的主要内容,简介于后。
其一,&ldo;六经皆史&rdo;论。关于我国史学的源流,《文史通义》开卷便宣称&ldo;《六经》
皆史也&rdo;。又说:&ldo;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六经》皆先王之政典也。&rdo;(《易教上》)
在《浙东学术》中,进一步阐述:&ldo;三代学术,知有史而不知有经,切人事也;后人贵
经术,以其即三代之史耳;近儒谈经,似于人事之外别有所谓义理矣。&rdo;章氏提出&ldo;六
经皆史&rdo;的命题,以为《六经》皆属先王的政典,记述了古代的典章制度,说明史之源
起先于经,并且指明经术乃是三代之史而为后人所重视。虽然&ldo;六经皆史&rdo;不是章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