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舒翰与安禄山是仇敌,从前面的表现来看,还是很忠于唐朝的,而且他本人也不愿投降叛军,那么见到安禄山,应该狠狠的大骂一通了吧?非也非也,这么想可就错了。当安禄山问哥舒翰道:&ldo;你过去总是看不起我,现在怎么样呢?&rdo;要注意,对敌双方交兵,一方获胜后往往会这么问手下败将,当然文人有时也会这么问,比如苏秦问他的嫂子&ldo;何前倨而后恭也&rdo;,他的嫂子倒也直慡,说因为你现在富贵了。不过苏秦的问话显得有些小肚鸡肠,而李世民打败王世充、窦建德之后的问话,却有些孩子气,譬如他先问王世充以前说他是&ldo;童子&rdo;(就是说他是小孩子,看不起的意思)现在却又这么恭敬(又一起前倨后恭案),王世充吓的赶忙谢罪。哥舒翰也一样,赶忙伏地而拜,说:&ldo;臣肉眼不识圣人。&rdo;这句话听来真有些让人泄气,赶紧向上推了推眼镜,免得它跌下来‐‐这么大一员将军,最后居然连点烈士之气都没有。哥舒翰还说,天下尚未平定,李光弼在常山,吴王李祗在东平,鲁炅在南阳,只要安禄山能让他活下来,他就写信招降这些人,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平定。哥舒翰知道安禄山也很恨他,怕他杀了自己,所以这么说也是为了加重自己的砝码,好让安禄山不敢轻易下手。安禄山听后很高兴,就拜哥舒翰为司空、同平章事。当然,当时以打仗为主,宰相之职基本就没什么用,而司空,本来就是荣誉头衔,当然更是无用。安禄山虽然把哥舒翰抬的很高,但从根本上就不信任他,没有给他一点实权,实际上还把他监视起来了。
安排好哥舒翰,安禄山又对火拔归仁说:&ldo;你背叛了你的主人,是不忠不义。&rdo;然后就杀了他。安禄山这么做是想鼓励臣子们要忠心,当然是想要自己的臣子忠于自己,肯定还是希望唐军能源源不断的来归降自己。但他这么做,以后唐军里面像火拔归仁这么主动投降而且还把自己的上司卖了的人,倒真的有所减少,大多数的投降都是被迫的。其实鼓励忠心也就是做做样子,等安禄山遇上真正的烈士,手下那是绝不留情的。所以,他这么做,是有点失策,因为忠臣他也杀,叛臣他也杀,大家摸不准他的脾气,不投降要命,投降也有危险。在这方面上,他就不如刘邦老练,刘邦杀死曾救过自己的丁公,那也是在平定项羽之后,所以杀这个人可以表示自己讨厌叛臣,有点兔死狗烹的意味。而安禄山还没等兔子死掉,就把狗烹了,实在不高明。其实什么爱忠臣厌叛臣,都没什么用,谁该怎么样还怎么样。
再说哥舒翰,他当真写信去招降其它将帅,然而都遭到了回绝,他们复信责备哥舒翰的背叛唐朝,根本不给面子。他们当然不会因为哥舒翰的一句话而投降。安禄山知道这样没有什么效果,就把哥舒翰囚禁在禁苑中,最后将哥舒翰秘密杀死了(还有一说是等安庆绪败退的时候杀的)。可叹一员常胜老将,一员曾经让西鄙人那么尊崇的将军,甚至&ldo;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rdo;的李白都向他写过自荐信,这样一个人,最后竟是这样死了,容我再一次推推眼镜。哥舒翰需要有一个惨烈的结局,可惜他最后这样的下场实令人欷歔长叹,不免虎头蛇尾。和高仙芝、封常清一样,哥舒翰也可说是在一次大败之后而死,但又与他们不同的是,前二人还落个冤枉之名,而人们对哥舒翰却是非议颇多,三人共同的列传后面,史家连为高、封二人喊冤的力气都省了,用了大量篇幅来批评哥舒翰的投降,可见此事的影响。总之,这三个悲惨的人儿啊,的确不枉列在一起。
还记得本部分引语说的一个大汉正往前走着,忽然被一个不明物体砸晕,咣当倒地的话么?可以说,唐朝这时的确是被打的晕头转向了,潼关一丢,等于眼前一黑,紧接着就倒在地上,其状甚是可怜。还记得前面说李林甫比杨国忠幸运么?好吧,不再啰嗦,容我喝杯茶,下一章将为您介绍历史上着名的、柔肠寸断的、荡气回肠的、复杂多变的‐‐马嵬之变。
第四章马嵬之变
潼关失守,于是河东、华阴等郡的防御使都弃郡而逃,部下的守兵也纷纷逃命。长安再也无险可守,于是怒斩高仙芝、封常清,急催哥舒翰出战的玄宗,一下子失去了颐指气使的神气……
一、出逃
在潼关失守的当天,哥舒翰的部下到朝廷去报告情况危急,&ldo;上不时召见,但遣李福德等将监牧兵赴潼关&rdo;,按说&ldo;不时&rdo;一般是&ldo;时时、经常不断&rdo;或者&ldo;随时&rdo;之意,但后面那个&ldo;但&rdo;,在古文当中一般就是&ldo;只&rdo;的意思。从语言角度来看,这个&ldo;不时&rdo;有点让人费解。但从句意来看,大致是说玄宗没有召见求救的人,只是派李福德等人率领监牧小儿组成的军队奔赴潼关增援。玄宗并未对哥舒翰的求救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这时,他居然仍沉浸在安禄山小贼可以马上平定的白日大梦里。然而到了晚上,报告平安的烽火没有传来,玄宗方才感到一丝恐惧,一种不妙的感觉萦绕在他的心头。也许他这时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六月初十,玄宗把宰相杨国忠等人召来商议对策。自从安禄山反叛以来,杨国忠一直没闲着,虽然他认为唐朝可以击败安禄山,但也在着手做逃跑的准备。向哪逃呢?由于杨国忠任剑南节度使,所以杨国忠让节度副使崔圆在暗中准备物资,也就是说,以后如有不测,就暂时逃到蜀中去。杨国忠的剑南节度使是天宝十年年底兼领,至安禄山叛乱,玄宗任皇子颍王李璬为剑南节度使,不过他没有到任,副使仍为崔圆,所以起到管理作用的应该还是杨国忠和崔圆。幸好玄宗封给杨国忠的是剑南,在长安的西侧,要是封一个东侧的地方,杨国忠还没法准备了。面见玄宗的时候,杨国忠提出到蜀中避难,得到玄宗的赞同。六月十一日,不知唐朝内部又得到什么新消息,使杨国忠吓得神色惊惧的召集百官于朝堂,并痛哭流涕的问他们有什么应对之策,百官们相顾无言,三员能征惯战的将军都失败了,他们这些文人还能有什么办法呢?杨国忠说:&ldo;人告禄山反状已十年,上不之信,今日之事,非宰相之过。&rdo;唉,我,还有很多人向皇上报告安禄山要谋反,都十年了,皇帝从来就不信,现在落到这个地步,不是我的错啊……言外之意,这又是谁的错呢?不过,这时谁也没心情来追究责任了,最主要的是眼前怎么办?
长安城中几乎所有人都已经知道情况不妙,百姓们吓得惊慌逃命,却不知道该往那里躲避。店铺也只好关门,东市、西市一片萧条。退朝后杨国忠又让韩国夫人与虢国夫人入宫,一起劝说玄宗到蜀中避难。事实上长安的确守不住了,杨国忠劝玄宗入蜀,并非是失策。至于玄宗,前面已经答应了杨国忠,但似乎又不坚决,否则杨国忠也不必叫自己的两个姐妹再去劝了,然而玄宗似乎仍然没有下定决心。半年多前,玄宗曾提过要御驾亲征,但被杨氏兄妹劝阻,这一次玄宗旧事重提。六月十二日,玄宗登勤政楼,下制书说要亲自率兵讨伐安禄山,人们当然不信了。玄宗这么说有两个可能,一是虚晃一枪,二是真的想率兵征讨。如果是第一种可能,那玄宗后来等于是把大臣们骗了,而骗他们对玄宗又有什么好处呢?有一点可以肯定,皇帝下诏说要亲征,对稳定人心稳定局势还是有帮助的,不然长安城里会更乱;我觉得玄宗这时这么说,或许还是有些出自&ldo;真心&rdo;的,他仍然保持着帝王的矜持,不甘心就这么逃出去,也是实在放不下脸来,所以嘴上依然强硬,也是做最后一次挣扎。但大臣们的反应有些让他泄气,再加上这时杨氏兄妹肯定又加大力气劝他,所以最后玄宗还是同意了西逃。他任命原京兆尹魏方进为御史大夫兼置顿使,原京兆少尹崔光远为京兆尹,兼西京留守,让边令诚掌管宫殿的钥匙。之后假称剑南节度使颖王李璬将要赴镇,命令剑南道准备所用物资,其实就是为逃跑做准备。当天,玄宗便移居到大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