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周作人在&ldo;女师大&rdo;事件中打了很漂亮的一仗,但那也是他所说的&ldo;流氓鬼&rdo;占上风时的一种心绪。他后来出作品集时,却不收这类文章,大约又是&ldo;绅士鬼&rdo;起作用吧?这是一个矛盾的人,一个被精神困扰的痛苦的灵魂。在黑暗里,这灵魂呐喊过,战斗过,但后来却消沉了下去。想到此,不免对他有扼腕之叹。
周作人是不太会写激愤文章的人,倒是闲适小品颇适合他的情趣,在这种作品中,或多或少,能找到自己情感的恰当的栖身地。所以我想,他后来与林语堂在审美方式上多趋一致,与个性的特点大有关系。我读过他写的一些悼亡之类或抨击时弊的文字,确实不行,无论韵味还是气势,均不敌鲁迅。
1926年3月18日,段祺瑞执政府枪杀无辜的学生,酿成惨案。这一血腥事件,震惊了周氏兄弟。他们不约而同地对此事做出了快速反应。鲁迅在《无花的蔷薇之二》、《死地》、《可惨与可笑》、《记念刘和珍君》等文中,对刽子手发起了罕有的攻击。尤其是《记念刘和珍君》,乃旷世奇文,那种幽愤与悲慨,即便是六朝碑文,汉唐悼诗,亦不及也。一个所谓&ldo;民国&rdo;,却枪杀手无寸铁的学生,除了以禽兽喻之,还会有什么呢?鲁迅叹道:
……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20]
许多年来,每次读这篇奇文,都心神俱动。我翻阅过苏轼、袁枚等古人的悼亡之作,在鲁迅的文字面前,都是逊色的。&ldo;五四&rdo;后许多文人伤时之作,在深厚上,几乎无与鲁迅匹比者。这又使我想起周作人,他大约是看过鲁迅的文章的,嘴里不说,心中自会赞佩吧?那时,他也写了几篇悼念&ldo;三一八&rdo;烈士的文字,悲愤也是极度的,可内在的张力便远不及鲁迅。他似乎不适宜在这类文体中喷吐自己的感情,倒是挽联中,可看出他悲愤的一面:
赤化赤化,有些学界名流和新闻记者还在那里诬陷;
白死白死,所谓革命政府与帝国主义原是一样东西。
死了倒也罢了,若不想到二位有老母倚闾,亲朋盼信;
活着又怎么着,无非多经几番的枪声震耳,弹雨淋头。
什么世界,还讲爱国?
如此死法,抵得成仙!
除了对日本人的《顺天时报》和陈西滢、章士钊之流的抨击外,这是他一生中最有火辣气的文字。虽然在情感上与思维的超常上,周作人尚不及鲁迅,但他的人道感,庶几可露之于笔端,使我们也看到了他精神世界中愤世的一面。毕竟因为是有了这一面,人们对他后来的失足,便抱有更大的惋惜,倘若在气节上一以贯之的话,或许,文学史中的周作人,会是另一种样子吧?
晚年的周作人,回忆此一段历史,认为鲁迅是对的,文字也好。言外之意,自己不如鲁迅深刻。但是20年代以后,周作人越来越远离鲁迅式的斗士之路,走向了绅士之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两人各树一旗,互不相让,甚至也有相互批评的时候。典型的例子,是关于小品文的问题。
性灵小品,是周作人最早倡导的。这一思路,来自于对晚明小品散文的发现。喜欢性灵之作,非遵命之作,并无何坏处,中国文人多有此种嗜好。但在乱世之中,谈所谓闲适与淡雅,对受难的奴隶,就未必是好事。周作人提倡非功利的艺术之作,后人看之,亦无过错,但这种&ldo;性灵&rdo;要&ldo;雅&rdo;起来,便要附带两个条件。一是有&ldo;闲&rdo;,二是有&ldo;钱&rdo;,倘无此,无论怎样也潇洒不起来的。鲁迅与周作人在此点上的冲突,或许是此种因素造成的。
1926年,周作人在《〈陶庵梦忆〉序》中,便表明过自己喜欢&ldo;明清有些名士派的文章&rdo;。1930年在《〈近代散文抄〉序》中,他强调&ldo;小品文则在个人的文学之尖端,是言志的散文,它集合叙事说理抒情的分子,都浸在自己的性情里,用了适宜的手法调理起来,所以是近代文学的一个潮头&rdo;。同一年所写的《〈草木虫鱼〉小引》则云:&ldo;我们凡人所可以文字表现者只是某一种情意,固然不很粗浅但也不很深切的部分,换句话来说,实在是可有可无不关紧急的东西,表现出来聊以自宽慰消遣罢了。&rdo;30年代后,谈&ldo;性灵&rdo;、&ldo;闲适&rdo;小品的文字更多,对&ldo;载道&rdo;以外的&ldo;言志&rdo;之作,大加赞赏。周作人提倡小品,一是出于读书之爱好,二是出于对现实的反动。就前者而言,有益神养趣的一面;对后者来说,乃扭转功利主义或虚伪文艺。这里有周作人的苦衷,或说大的人生无奈也未可知。他是在看到了社会实在太黑暗,便选择了这一条道路。所以左翼文人过度攻击周作人,而忽略其文化隐喻的一面,实在是偏颇之举。鲁迅不是没有看到这一点。但当他看到林语堂在《论语》、《人间世》发挥周作人的思想,大谈性灵小品时,便看到了其自身于社会的一种负面价值。1933年,鲁迅撰写了《小品文的危机》对林语堂、周作人的思路,给予了不客气的批评:
仿佛记得一两月之前,曾在一种日报上见到记载着一个人的死去的文章,说他是收集&ldo;小摆设&rdo;的名人,临末还有依稀的感喟,以为此人一死,&ldo;小摆设&rdo;的收集者在中国怕要绝迹了。
但可惜我那时不很留心,竟忘记了那日报和那收集家的名字。
现在的新的青年恐怕也大抵不知道什么是&ldo;小摆设&rdo;了。但如果他出身旧家,先前曾有玩弄翰墨的人,则只要不很破落,未将觉得没用的东西卖给旧货担,就也许还能在尘封的废物之中,寻出一个小小的镜屏,玲珑剔透的石块,竹根刻成的人像,古玉雕出的动物,锈得发绿的铜铸的三脚癞虾蟆:这就是所谓&ldo;小摆设&rdo;。先前,它们陈列在书房里的时候,是各有其雅号的,譬如那三脚癞虾蟆,应该称为&ldo;蟾蜍砚滴&rdo;之类,最末的收集家一定都知道,现在呢,可要和它的光荣一同消失了。
那些物品,自然决不是穷人的东西,但也不是达官富翁家的陈设,他们所要的,是珠玉扎成的盆景,五彩绘画的磁瓶。那只是所谓士大夫的&ldo;清玩&rdo;。在外,至少必须有几十亩膏腴的田地,在家,必须有几间幽雅的书斋;就是流寓上海,也一定得生活较为安闲,在客栈里有一间长包的房子,书桌一顶,烟榻一张,瘾足心闲,摩挲赏鉴。然而这境地,现在却已经被世界的险恶的潮流冲得七颠八倒,像狂涛中的小船似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