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娇一直知道外祖母是很宠爱小舅舅的。只是这两年来,她口中也再听不见立小舅舅为储的言语了。
&ldo;儿女三人,长子无须偏疼,天下尽有。幺子不在身边,鞭长莫及。也就只有女儿是心尖尖上的一块肉,年纪大了,自然有些言听计从。立梁王为储,对谁都说不过去,女儿再一劝说,也觉得自己过分,渐渐就不提起了。&rdo;那声音又悠悠地说。&ldo;君王心里不会不明白是谁的功劳,王夫人说你为刘彻妻的那一天起,已经注定了自己的皇后位份。子以母贵,东宫易主,也是早晚的事。&rdo;
陈娇从此无法直视刘荣,她明知有朝一日他将败落,便不想待到分离那一天时,再来伤心。
其实连这一份安心,亦不过自欺欺人。
那声音似乎觉察到了她的心病,它在她心湖中翻腾起来,兴奋得几乎有些卷曲,&ldo;真是聪明!毕竟聪明!我知道你究竟聪明!&rdo;
陈娇闭上眼,她轻轻地出了一口气。
这一次分离不是生离,乃是死别。
刘彻今年不过七岁,太子还太小,临江王又太大了些。舅舅的身子每况愈下,不能不为将来计。
不论是谁,看着一个必死无疑的年轻人,心情总不会太好。尤其这个年轻人对陈娇也一向很和气。
她几乎是疲倦地央求那声音,&ldo;让我睡吧,别再说了,让我安静一些。&rdo;
那声音就一下静下来,让陈娇得以重新沉浸在茫然而昏沉的睡意之中。
待得她的思绪重归混沌,它又轻轻说,&ldo;现在安静了,将来就更安静。你没有想过,你会是下一个刘荣?&rdo;
所有睡意,一扫而空,陈娇烦躁地翻了个身,只好又坐起来。
她又想到了那声音气急败坏的央求、的要求、的强求。
勿入金屋,勿嫁刘彻,别嫁,不要嫁他!
然后就想到了她的第二个表哥。
七岁的太子,已经有了雍容,有了气度,有了野心,却毕竟年纪还小,始终对王娘娘言听计从。
也不奇怪,当朝外戚,素来翻云覆雨。即使吕氏一门已经烟消云散,但窦氏的热闹,还是眼看得见的。
陈娇忽然觉得,做大汉的皇后,并不如做大汉的皇太后来得舒服。
最后一点朦胧已经不情不愿地一扫而空,在这时,陈娇想到了薄娘娘。
母亲总觉得她太过沉潜,太过忧郁,甚至一点都不像个孩子,在未婚夫婿受封太子,自己身份水涨船高的那一天,也都不见欢容。
她半开玩笑地埋怨自己,&lso;是不是嫌母亲为你选错了郎君?&rso;
若是当年许了刘荣表兄,今日的陈家,又岂有这样的热闹。母亲毕竟是有几分自豪的。
陈娇只好望着她,敷衍地扯开唇瓣,给了她一抹笑。
脑海中,那声音盘旋不定,它又说&lso;笑得开心点,你的夫君要做太子了,你为什么不开心?&rso;
她只好扬起唇角,加大幅度,笑出了一脸的灿烂,用这笑,迎向了迎面走来的锦衣男童。
这男童手中拿了一枝花,送到她跟前,他笑着说,&ldo;我就知道,这么多名花你不爱,唯独就欢喜它。&rdo;
在这季节,迎春花早已经难得一见,也不知道刘彻是从哪里寻来,讨她的欢心。
陈娇的笑有了几分真心,她望向太子,刚要说话,那声音已在她脑中说,&ldo;你多想想薄娘娘,三皇五帝至今,第一个废后。&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