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勒与卡尔登布龙纳的专线电话猛地响起来。
&ldo;是的。&rdo;缪勒答道,&ldo;请讲吧,大队长……是……是……好的……我马上去……&rdo;缪勒站起来,摇摇头:&ldo;有点几急事,您在会客室等等,舒尔茨会给您送茶的。我二十分钟后回来。&rdo;
施季里茨坐在面前,喝着茶,心不在焉地听着舒尔茨答复那些风风火火的电话。他头脑中暗暗希望在林茨有一个高个子青年来找他,这个人说出了必须说的五个词,听到回答后他会说:&ldo;伊萨耶夫同志,我来护送您回祖国。&rdo;
&ldo;也许我碍您的事?&rdo;施季里茨问舒尔茨,&ldo;我可以到自己的办公室去等。&rdo;
&ldo;分队长吩咐您要在这里等。&rdo;舒尔茨毫无表情地说。
第二十四章参阅资料‐‐(六)
现在他每天都在回忆着缪勒不久前的拜访。缪勒的面孔不时杯眼前浮现,慢慢地他看到了缪勒修剪得很糟的左鬓的灰发。
盖伦是&ldo;注重细节&rdo;的人。他喜欢重复这些话:&ldo;在电影艺术中,细小的东西是标志才能的水准,同样,在我们的工作中,实实在在的小事可以成为大规模战役中的转机。假如卡纳里斯将军没有注意马特哈利的刀子,没有把他请到&lso;马克西姆&rso;餐厅,然后把他引到自己在城外的住宅的话.谁知道军事舞台上的行动将如何发展,在潮湿肮脏的战壕里又有多少德国人要成为英国和法国混蛋的牺牲品……问想一下布尔什维克导演爱森所坦导演的那部描写奥德萨水兵起义的电影吧、我不知道,四轮马车沿着滨河街上奔驰是有意安排的还是偶然的。但是如果这是构思,那么就意味着爱森斯坦不是俄国人,而是德国人。如果这是偶然的,是他的助手不经意拍上的而他又决定采用,那么他就应当得到荣誉和赞扬,就是说他善于在细微之处发现重要的东西。&rdo;
无论达有多么奇怪,正是缪勒那张没刮胡须的脸使盖伦时时陷入对未来的暇想之中,他的感觉模模糊糊,不十分清晰。
在树林中散步归来,他一切都明白了。今后的决定象画面一样出现在他的眼前,这画面是完整的。
&ldo;缪勒是很精细的,如果他现在都顾不上修面,&rdo;盖伦心中说,&ldo;那么在我们全部得到解脱,在崩谈到来之前,他也不会注意到他的生活规律之外的一切。现在他无法进行全面监视,只保留了最重要的方向,而其余的方向,尤其是他背后的一切已无力顾及。我的行动愈猛烈、愈突然,成功的机会就愈多,我逃往西方的机会就愈多。&rdo;
盖伦长时间地准备行动。在他考虑好行动的全部细节时,他的行动就有了清楚的目的性。
他没有想立即成为正规军人,尽管他的家庭属于&ldo;普鲁士之家&rdo;,但他自己不认为自己是普鲁士人。他母亲出生在荷兰。
但是他入伍的时候,凡尔赛条约已经签定,德国事实上失去了拥有军队的权力。于是盖伦履行了真正的爱国者的义务。帝国不能没有军队,每一个德国人必须做出一切努力.为国家提供一支强大的军队。他认为,决定未来的不是机床和犁歼,而是刺刀和大炮。
一九二三年在特等骑兵学校毕业后,年轻的盖伦成了上尉。他成了副总参谋长的副官。他的父亲是个大日尔曼民族主义的理想主义者,出版了一些历史教科书,书中号召年轻人去复仇:&ldo;我们是没有生存空间的民族!&rdo;他首先为总参谋部印制地图,这样儿子的仕途就有了保证。
希特勒当政之后,盖伦父亲的出版社因为有功被宣布为&ldo;国家社会主义模范企业&rdo;。
进攻波兰时,盖伦是帝国的一名年轻少校。在波兰他成了曼施坦因与古德里安之间的联络军官。
就在华沙,他结识了漫不经心、不修边幅的津采尔上校。此人领导总参谋部的特别部门&ldo;东方外军处&rdo;。盖伦当时是总参谋长凯特尔的私人副官。在这段时间他真正感到了为实力人物效力的那种甜蜜感。
津采尔细致地翻田着卷宗,里边的情报来自派驻俄国的间谍,他们由驻莫斯科武官克莱勃斯将军的副手领导。
津采尔认真地擤了半天鼻涕。他讲起话好象感冒了一样,不时地咳嗽:&ldo;我给布尔什维克两个月的时间向乌拉尔山逃窜。泥足巨人注定要作德国开垦者田里的肥料。斯大林的末日屈指可数。&rdo;
盖伦的看法与他不同。盖伦喜欢读书,读父亲出版的历史书籍。历史上奇怪的事多着呢。但是,他知道津采尔同海德里希的机构关系密切,于是迅速成长起来的盖论一声不响,唯命是从。
直到帝国军队从莫斯科溃退之后,他才明白,采取行动的时候到了。
……盖伦的父亲求见布列斯劳省长。次日他受到接见,时间是在傍晚下班后,这是对他特别尊敬的表示。
&ldo;我不得不请求您,&rdo;他对国社党的省委负责人说,&ldo;对我们的谈话严加保密。我不希望灾难落在我儿子头上,我要说的正是他的事情。&rdo;
&ldo;您知道,&rdo;布列斯劳说,&ldo;国让党官员的话比岩石还硬,比钢还坚。您尽管说吧,不用提这样的请求。&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