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城到玉门一千五百多里地,秦琼用了七天时间就已经赶到了。可是在玉门关等候了启民可汗整整三天,都没有见到启民可汗的身影。
原来启民可汗知道杨广是让自己做向导,征伐伊吾王国的时候,心中也是有些不愿意。随着启民可汗实力的慢慢恢复,启民可汗心中的野心也慢慢的表现出来了。并不太愿意让大隋早西域的影响太大。
所以启民可汗故意拖延时间,没有按时到达玉门关与秦琼会和,想使秦琼的军队迷失在河西的沙漠之中,让大隋熄了经营西域的心思。
秦琼在玉门关等候了三天时间,没有等到启民可汗的到来。秦琼认为兵贵神速,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一旦让伊吾王国发觉了,自己可就危险了。
而且裴矩也在自己军中,加上自己手中的《西域图记》秦琼并不认为自己会迷路,便让大军起行,不再等候启民可汗。
第二卷扬威边塞第一五一章突厥牙帐
玉门关外就是一片茫茫的沙漠,若是秦琼手中没有地图,或者裴矩没有跟随在秦琼的身边的话,面对这一片茫茫的沙漠,秦琼恐怕真的就没有什么办法了。
但是现在秦琼手中既有详细的地图,又有裴矩这个清楚西域地形的人,这一片沙漠对秦琼也就造不成什么威胁了。由于这一片沙漠并不是很大,所以秦琼带兵轻松的绕过了沙漠,向着伊吾王国进军。
三天时间,秦琼就渡过了柳谷水,来到了柔远镇。由于伊吾王国地广人稀,一路上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人,秦琼也刻意躲避着可能遇上的行人、放牧的部落。若是是在避不开的,也收拢在军队之中,准备等这一战结束之后再将他们放开。
虽然说杀掉这些人是最保险的,但是秦琼此次征伐伊吾王国,目的是让伊吾王国成为大隋的领土,所以不能肆意杀戮,免得日后管理起来不易。
本来若是按照直线进军的话,根本就不会来到柔远镇。但是柳谷水乃是伊吾王国境内唯一的一条大河,也可以说是秦琼的军队唯一能够休息的地方。使得秦琼不得不带人来到这里。补充淡水等必须的物资。
柔远镇与其说是镇,还不如说是一个集市,是周围的部落、以及从中原而来的客商相互交换货物的地方。
时间一久,就有人在这里定居,慢慢的有了一定的规模。但是这个有一定地规模仅仅是相较而言。与中原内地的集镇相比,根本就不成规模。
当秦琼的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柔远镇包围的时候,柔远镇内的商人、牧民都是惊慌失措四处逃窜,以为遇上了马贼。可是很快他们就发现,他们那里都去不了,只能呆在原地,所有人都惴惴不安的等待着自己的命运。
草原上的马贼是相当的残忍地,虽然说一般情况下不会杀人。但是当他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他们并不介意杀几个人。让其他人感觉到害怕,以便他们能够轻松的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马贼也是知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的,知道不能抢得太狠,也不能多杀人。不论是抢的太狠还是杀的人太多,都会让中原来的商人感觉到恐惧,很可能以后就不会再来这里了,自己地生路可就断了。
所以马贼并不是每次都会出门抢劫的,而是中间会间隔一定的时间。
不过,当秦琼的军队开进柔远镇的时候,前来做生意的中原人都是高兴起来了。因为他们很清楚的看到前来的是大隋的军队。
不论从相貌、铠甲、还是旌旗上都能看出这是一只大隋的精锐之师。只见最前面地帅旗上写着几个小子。左边是安西大都护,右边是柱国齐州侯。正中间一个斗大的秦字。虽然他们对于旌旗上所写的安西大都护是什么玩意并不是很清楚。
但是只要知道是自己的军队,这些人便安下心来了。这时候大隋的军队军纪还是相当不错的,最起码不会随意杀伤自己地百姓。
而且由于军队这些年来四处征伐,让西域各国对于大隋怀着一丝地敬畏之心。他们这些商人在面对西域诸国商人的时候,底气都会相当的足。
可以说,这些常年行走于突厥以及西域的商人,是大隋最支持军队的人。只有他们才知道自己强大的军队对自己的好处。
看到是自己的军队,原本惴惴不安地中原商人都放下心来了。不再畏畏缩缩地躲在一边,而是围在军队的两边欢呼雀跃。
秦琼看到这些中原来地商人如此的欢迎自己的军队。心中也是相当的高兴。
柔远镇毕竟不是很大,秦琼带来的三万大军不可能全部驻扎进来,只有秦琼带着自己的亲兵来到了镇内,而大多数的军队则是在镇外驻扎。
看着秦琼等将领远去,一众中原客商上前拉住落后的几名士卒问道:&ldo;军爷,你们这是那位将军的军队啊?&rdo;
这几人傲然的抬头说道:&ldo;你们没看到帅旗上所写的东西么?&rdo;
一般前来西域做生意的中原客商都是成群结队而来。每次前来也都会有一个暂时的领头人。此次的领头人也在这群人之中。微微躬了一下腰,说道:&ldo;军爷,小的们也算是走南闯北见识不少,可是这安西大都护小的们确实没有听说过。&rdo;
士卒微微一笑,说道:&ldo;也难怪,这安西大都护乃是当今陛下为我们大将军特意设立的官职,圣旨也才刚刚下来,你们不知道也是正常。&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