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瑞知道这个人,这两年在院里和学校的活动上都会有他的身影,甚至还有许多小学妹称他男神,人气颇高。
&ldo;呵呵,现在我只是过来提前适应。你是莫斯对吧?我记得你,a大风云人物。&rdo;
余真不想继续在这里听这个人说话,打断地干脆:&ldo;以前我喊了你那么久学长,今天我最后喊你一声学长,顺便给你一句忠告:抄一时不算本事,有本事抄一辈子。人在做天在看,生活不是历史,永远没有不被知晓的真相,哪怕只有一个人!江湖不见!后会无期!&rdo;
说完,拉着莫斯气冲冲地走了。
莫斯第一次见到余真跟别人这样讲话。
在他的印象中,这个孩子善良却聪明,说话从来很会拿捏分寸,即使是在开玩笑的时候也不会说出让人感觉不舒服的过火的话。
‐‐但是这不代表他没脾气,不会发火。
余真自然有脾气,不然之前也不会一直在欧洲把自己闷起来不跟国内的小伙伴联系。
但是莫斯没见过余真发火,尚处在变声期的孩子声音有点尖锐有点哑,表情带着明显的愤怒,甚至脸上白皙的皮肤也被怒气冲得些微发红。
‐‐这个样子一点也不像他,而且他也一定不会喜欢自己这个样子。
&ldo;不值得。&rdo;主动牵起余真的手,紧紧握着。
聪明如余真,自然知道作品十八指的是什么‐‐
生气不值得。
记恨不值得。
为了一个不值得的人让自己变成自己都不喜欢的样子不值得。
&ldo;嗯,&rdo;余真点点头,声音被围巾阻挡,又被寒风吹散,显得很弱,&ldo;这次没控制住,以后不会了。&rdo;
莫斯听得不太真切,但是猜得出那些话的意思,于是点点头,带着某青少年走进一家咖啡馆,点了两杯咖啡和一碟黑森林蛋糕。
‐‐如果不是冬天的话,或许还会点一份冰淇淋。
寒假结束,采风归来的两个人开始了信息整合与创作。在小半个月的共同努力下,设计作品的初稿很快就被亲手送到了邹怀瑾和王亦德面前。
‐‐余真对电邮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甚至有些偏执。
不过好在结果并没有让人失望,甚至出乎所有人意料‐‐两位老教授在研究了一整天后,硬是半点问题都没找出来。如果说非要鸡蛋里面挑骨头,那么也只能说是在听过两个得意门生对设计的详细解释后,感觉作品体现的主题有些,嗯,前卫?
但是对艺术来说,前卫本来就是一种方向。
所以这次莫斯和余真的初稿在两位导师的一致同意下竟然直接被通过成为了终稿,并被尽快投递到&ldo;筑梦空间&rdo;建筑设计大赛的组委会。
‐‐在截止日期前提前提交作品会有相应加分。
没有作品用意的解释,那么这个设计进入比赛终选是板上钉钉的事。
余小真有这个自信,早早拖着作品十八开始搭模型。
余真这次是第一次正式参赛,先前画过手稿,用cad编辑过图纸,却从来没有搭过实物模型。
所以第一次进莫斯的宿舍看到客厅里有许多建筑模型时不可自抑地眼神发亮,而且后来不论是看作品十八搭建模型还是跟在诸位学长的身后看模型的每一个部分被一点一点打磨出来,都会无可避免地为这个流程的特殊美感而吸引。
了解余真的情况,所以不仅莫斯承担了主要工作,甚至邹怀瑾和王亦德也会偶尔过来指点指点,顺便化身监工督促一下进度。
受益匪浅的余小真一脸求知若渴,偶尔伸个爪子帮忙递过去第一两件工具或材料。
不声不响的莫冰山埋头苦干,在某青少年热情地折断一个支架、两棵小树以及三根细管后干脆选择完全自力更生。
于是余小真彻底成为了围观党。
如早就发现自己有预言能力的小孩儿所料,他和作品十八的设计进入终选。
名单下来时模型制作已经进入最后的扫尾阶段,时间很充裕,不过余小真还是被蓝盆友打发去准备决赛答辩需要的其他文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