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java游戏乱世英杰传 > 第101章(第1页)

第101章(第1页)

竺瑶不语‐‐自从两个版本的《魏晋春秋》同时刊印以来,明眼人一看就能发现公印版本在评议桓温时多有掩饰且行文笔法不如私印版,由此,有关桓温凭借权势威逼名流,篡改史实的消息便传便传遍江东,加之北伐失利,开春以来这两个多月,桓温的声誉一落千丈。&ldo;孙潜曲笔媚权贵&rdo;的段子在建康大街小巷广为流传,江东清流不仅对桓温&ldo;以权压文&rdo;极为不满,还对孙氏群起而加以排斥,视为&ldo;文之败类&rdo;。羞愤之余的孙盛一气之下撒手归天,无地自容的孙潜也隐迹山中,遁入空门。

清流评议在当时非常流行,有才之士即使不做官,也得时刻注意言行,处处都要符合清流们评价的标准,一旦为清流认可,不论身在何处,地位都会超人一等;反之,无论名气多大、权位多重,只要被清流认定&ldo;不入流&rdo;,都会为人所不齿。桓温兵败以来千方百计掩盖弥补,收起锋芒,避开建康高门,不想还是莫名其妙的陷入了难堪境地。

袁瑾对竺瑶的反应很满意,道:&ldo;桓温无道,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早欲取晋室而代之,不讨,不足以平民愤、振天纲;督护大人以忠义见于江表,可愿随我共举大事,顺万民之心,彰天道凛然?&rdo;

竺瑶深深吸了一口气,来回打量了袁瑾和张凝风一番,哑然失笑。

&ldo;督护大人何故发笑啊?&rdo;张凝风微笑着问。

竺瑶伸手往寿春方向一指,怒斥道:&ldo;声讨桓温,用得着挂燕国大旗吗!当年毋丘俭作乱淮南,也没有投奔东吴啊!袁督深明大义,却生出你这么个糊涂儿子!&rdo;

竺瑶冷笑道:&ldo;桓温上表归罪于你袁家,那是他姓桓的与你姓袁的私怨,你要报仇,大可以找刺客去杀了他啊!淮南是大晋之土,叛国投敌,你袁氏就成了千千万万汉人唾弃的狗贼!以国家存亡报一己私仇,你袁瑾公私不分,大义不明,生是汉人之贼,就是死了,也会遗臭万年!&rdo;

袁瑾牙关紧锁,张凝风面色阴沉。

竺瑶道:&ldo;我今天不为难你们,那是看在袁督面子上;你说袁督死不瞑目,我看真正让他难以安息的,不是桓公,而是你这心胸狭隘、不明事理的混蛋儿子!‐‐请!&rdo;

竺瑶背转身,一旁的胡彬揭开帐幕,道:&ldo;我数到十,二位不走,刀斧手伺候。&rdo;

&ldo;战阵之上,督护大人不必留情‐‐告辞!&rdo;袁瑾硬邦邦说完,大步离去。张凝风冷冷的瞪了竺瑶、胡彬一眼,跟在他身后,闪出帐外。

第四章风生水起(下)

大梁,任风隐、步留仙、小魔女齐聚在诸葛海塌前。诸葛海已无性命之忧,只因失血过多,脸色苍白。任风隐道:&ldo;军师,有什么事,只管吩咐。&rdo;

诸葛海道:&ldo;步堂主。&rdo;&ldo;在。&rdo;平日话不多的步留仙凑上前。

诸葛海道:&ldo;你要去把李王龙找回来,请他主持山庄大局。&rdo;

&ldo;好。&rdo;步留仙很明白,在诸葛海重伤情况下,能镇得住山庄各堂,文武兼备的,只有已经寄情于山水玄学的护法李王龙。

&ldo;风隐。&rdo;&ldo;在。&rdo;任风隐心怀内疚,一直在怪自己没有救下诸葛海。

诸葛海挤出一丝笑容,道:&ldo;留守山庄总堂,就交给你了。&rdo;

&ldo;军师放心,&rdo;任风隐正色道,&ldo;神斧战士一定保住山庄基业。&rdo;

&ldo;丫头,&rdo;诸葛海望向小魔女,道,&ldo;有一件事得你去办。&rdo;

&ldo;只管说了。&rdo;小魔女还是一脸的任性。&ldo;去辽西,找到写意;再去燕山,让写意请孤烟出山。&rdo;任风隐与步留仙相视一眼,诸葛海把山庄在各地的好手召集起来,事态显然已经相当严重了。

&ldo;我已让神嚎赶来,我们会在中山等你们。&rdo;诸葛海道,&ldo;我有预感,这次大燕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庄主一走就是十年,山庄也已不比从前,只有同心协力、要集中山庄一切力量,才能帮助大燕度过难关。&rdo;

&ldo;戮力同心,共赴国难!&rdo;任风隐和步留仙喊出了已被国人忘却多时的口号。立国之初,慕容氏定都龙城,东有辽东高句丽段氏、宇文氏虎视眈眈;西有鲜卑拓拔氏代国分庭抗礼;西南幽州河北有后赵石勒石虎强兵压境。鲜卑慕容氏是在燕山内外马背上壮大的民族,流得是骠悍刚烈的血,经过二十年艰苦斗争,终于在群强环抱的危局中逐渐壮大,一步步消灭敌人,扩张土地,与秦、晋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生于绝险,亡于安乐,当危险真正来临时,只需有人振臂一呼,便会激起千千万万鲜卑男儿奋起抗争,慷慨以国的豪情与血性。

广陵,淅淅沥沥的小雨涤去了连日来的车马尘土,水畔杨柳舒身,江上烟水迷蒙。

雨水顺着屋檐珍珠串似的垂落窗前,每一粒落地,都分外的清晰。

&ldo;滴答滴答&rdo;时间在雨粒中逝去,书房里一片静默。

桓温站在窗前,双手负背,他在看雨,没有人打扰他。在他身后默默侍立着散骑侍郎、中军司马云开,南顿太守、桓氏第一勇将桓石虔(荆州刺史桓豁长子,苍梧太守桓石秀之兄),建威将军檀玄,广陵太守王恭等心腹重臣。他们已经习惯了桓温这两个月来的沉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