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塚问职员,谁愿意带路,两名年轻职员自告奋勇。
今枝立刻和其他人讨论了搜索步骤。不一会儿,警官和职员走出了会议室,去找不知道到底是否存在的监测器。
&ldo;会有这种东西吗?&rdo;小寺小声地问。
&ldo;我也说不上来。&rdo;
&ldo;我认为没有,歹徒根本在唬人。&rdo;
&ldo;唬人?&rdo;
&ldo;对,是在虚张声势。一定觉得反应炉一旦停止运转,恐吓效果就会降低,所以才这么写,我看对方根本无从得知反应炉到底有没有在运转。&rdo;不知道是因为前一刻今枝部长说,不排除是发电厂内部人员犯案的关系,小寺变得有点情绪化。
中塚站在窗边看着外面,有一群警官正走向综合管理大楼,似乎打算调查变压器周围的情况。
中塚也认为可能并没有所谓的监测器,也不太可能监视变压器的风扇和海水排水口。这些都是别人也能够想到的方法,这次的歹徒不会使用这么简单的手法。
当然,他也不认为歹徒在虚张声势。中塚深信,既然歹徒在传真中那么写,一定掌握了某种监测的方法。
然而,即使相关技术人员聚集一堂,仍然无法想到,但歹徒能够确实掌握的方法。盲点到底在哪里?
如果真有监测的方法──
中塚忍不住咽着口水,如果真有监测方法,恐怕就无法阻止歹徒──
31
锦重工业航空事业本部──
高坂和两名下属正在技术本馆入口的管理室。
&ldo;我们再重新整理一次,&rdo;高坂说:&ldo;如果是公司以外的人,就会在这个窗口出示会客单。即使是同公司的人,如果不是航空事业本部的员工,就要出示识别证。无论是哪一种人都要在出入人员登记表上填写姓名、所属单位和联络电话等资料。柜台人员确认会客单和识别卡上的登记内容一致后,会在登记表上填写来访时间,交给来访者一张临时入场证。来访者将临时入场证插进入口的读卡机,门就会打开,得以进入馆内。离开时,必须将入场证交回。这样没错吧?&rdo;高坂看着自己的笔记本说道。
总务部的冈部课长和他们面对面坐在小型会议桌前。他也是这个管理室的室长。
&ldo;没错,就是这样。&rdo;冈部缩着单薄的肩膀点了点头,他看起来很神经质。
&ldo;还满严格的嘛。&rdo;
&ldo;那当然,&rdo;冈部一脸严肃的表情回答,&ldo;因为这里是航空事业本部的心脏,所以会二十四小时监控,避免任何外人进入。&rdo;
&ldo;是啊。&rdo;高坂嘴上这么附和,内心却有不同的想法。因为歹徒突破了严格的检查,冒用重机事业本部生产技术一课原口昌男的名字进入,而且连续进入了两次。
向原口确认后,他说这一年都不曾来过航空事业总部,也不知道谁会冒用他的名字,识别证也没有遗失或外借给他人。
唯一的可能,就是歹徒伪造了识别证。识别证是一张塑胶卡片,正面印了所属部门、姓名、员工号码和照片,背面是深咖啡色的磁条。进公司时,只要让专用机器读取这张卡片,电脑就会记录上班时间,也就是兼具打卡的功能。
如果是航空事业本部的员工,这张识别证也是进入技术本馆的入场证。只要插进入口的读卡机,门就会打开。虽说是门,其实是三根旋转钢管,如同剪票闸门般的简单机械,只要有人通过,钢管就会转动。想要跳过去并不困难,但管理室的值班人员可以看得很清楚。
即使伪造航空事业本部的识别证,背后的磁条部份也必须和真正的识别证相同,才能进入航空事业本部的大门。现在连银行提款卡都有办法伪造,所以在技术上并非无法克服,但也伴随着风险。
如果要伪造,伪造航空事业本部以外员工的识别证比较理想,因为只要瞒过柜台的人就好了,应该比骗过电脑更简单。
&ldo;能够查到当时是谁在柜台值班吗?&rdo;高坂向冈部出示了出入人员登记表影本问道,写有原口昌男姓名的日期分别是六月九日和七月十日。
&ldo;嗯,两次都是林田。&rdo;冈部立刻回答。&ldo;这里写着当时柜台人员的姓名。&rdo;冈部指着登记表左下方,栏外用小字写着林田的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