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守军更是愤愤不平。
杭州守军的主要将领是统制官苗傅和刘正彦。这两个人以前都是王渊的部下,一直受王渊压制,早对王渊心怀不满。现在,赵构任人不公,正好为他们找到了一个借口。
建炎三年(1129年)三月五日一早,苗傅和刘正彦突然发动兵变,带兵守在城北的大桥下,把下朝回家的王渊摔下马,刘正彦本人亲自操刀,割下王渊的脑袋,挑在竹竿上,然后纠合了御营的全部干将,气势汹汹,向行宫北门走来,找赵构讨说法。
赵构对苗、刘二人又是道歉又是解释,一会儿怪自己赏罚不公,一会儿又赞王渊杀得好,对苗、刘二人不断许诺封官,为了表决心,还命人将一直追随自己的心腹宦官康履推出来,交给苗、刘二人出气。
他只求快刀斩乱麻,尽快处理完这档子事,当场拍板,升苗傅为承宣使、御营都统制,刘正彦为观察使、御前副都统制,所有军士都不追究罪责。
但苗、刘二人不依不饶,要求赵构禅位给皇太子,另请哲宗赵煦的废后孟氏,即隆祐太后垂帘听政。&ldo;反正已经有道君皇帝的先例了(即赵佶禅位给赵恒的先例)。&rdo;
好汉不吃眼前亏,赵构只得忍气吞声同意了。他下诏书称:&ldo;朕自即位以来,强敌侵凌,远至淮甸,其意专以朕躬为言。朕恐其兴兵不已,枉害生灵,畏天顺人,退避大位。朕有元子,毓德东宫,可继皇帝位,恭请隆祐太后垂帘同听政事。庶几消弭天变,慰安人心,敌国闻之,息兵讲好。&rdo;
苗傅、刘正彦心满意足,仰天高呼道:&ldo;天下太平也!&rdo;
可是,赵构将皇位内禅给了三岁的儿子赵旉,天下并未随之太平。
虽然苗傅和刘正彦已达到了预期的初步目的,可是政变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活儿,他们哥儿俩都是武夫出身,对政治一窍不通,除了把年号由&ldo;建炎&rdo;改为&ldo;明受&rdo;之外,其他的各项政见和措施并未随之发生任何变化。
对待外侮,他们只能照抄赵构的和议政策;对待内政,他们也并无下一步应对措施,可以这样说,他们充其量不过一个小木工、泥水匠,却要冒冒失失地搞这种大工程,注定将是一场悲剧。
苗刘政变的消息传出,在江宁(今江苏南京)和平江(今苏州)主持军务的吕颐浩、张浚立即召集御军营的三大将韩世忠、张俊、刘光世火速率军赴杭州勤王救驾。
韩世忠,字良臣,陕西绥德人氏。长得&ldo;风骨伟岸,目瞬如电&rdo;。青少年时就&ldo;鸷勇绝人&rdo;,能骑未经过训练的野马。家境贫寒没什么产业,却好酒贪杯,尚侠任气,无法无天。有个算命的说,他日后会坐到三公的高位,惹得他大怒,认为此人在寻自己开心,捋起袖子,在大街上当场就把那人痛打了一顿。
十八岁投军,&ldo;挽强驰射,勇冠三军&rdo;,在与西夏的战斗中,屡次以一名普通小兵的身份,&ldo;斩关杀将&rdo;,建树奇功。特别是在蒿平岭一战,他以少敌众,单骑斩杀西夏监军驸马兀口移,惊散敌军。韩世忠在该次战役中的表现有目共睹,可是总揽边事的童贯&ldo;疑有所增饰&rdo;,只是象征性地给韩世忠提了一级职务,升了一级工资,很多人为之愤愤不平。
不过韩世忠最出色的表现还是宣和二年(1120年)征方腊的大战。
韩世忠在王渊手下任偏将,跟随王渊驻扎在杭州,&ldo;贼奄至,势张甚,大将惶怖无策&rdo;。关键时刻,韩世忠领兵两千杀来,&ldo;众蹂乱&rdo;,把贼人击得大败而遁。王渊情不自禁地赞叹:&ldo;真有万夫不当之勇啊。&rdo;重赏韩世忠。
为了早日平定方腊,赵佶老儿曾下诏激励将士,能得到方腊脑袋的,授予其两镇节度使之职!韩世忠将方腊穷追至睦州清溪峒,自己一个人孤身仗刀,潜行溪谷,渡险数里,格杀数十人,活捉方腊出洞。可惜点儿太背,有一个姓辛的大将领兵堵在洞口,夺了他的功劳,把方腊当成了自己的战利品,论功请赏,高高兴兴地做上了两镇节度使,然后打赏了一个&ldo;承节郎&rdo;的职位给真正的功臣韩世忠。
金人南侵,韩世忠依旧任劳任怨,丝毫不计较自己个人的功名得失,在滹沱河奋勇杀敌,&ldo;跃马薄敌,回旋如飞&rdo;,以五十骑击溃敌军两千余人;接着,又在真定府雪夜&ldo;以死士三百捣敌营&rdo;,将领军的&ldo;大酋&rdo;刺于马下。
此外,还多次率军剿灭河北盗贼,累功被升为左武大夫、果州团练使。赵构在应天府即位,将韩世忠任命为御营司左军统制。
张俊,字伯英,凤翔府成纪人(今甘肃天水)。&ldo;好骑射,负才气&rdo;,早年曾参加过平灭河朔、山东诸贼的战斗,靖康元年(1126年)跟随制置副使种师中驰援太原,在榆次立过一些战功。
赵构在大名府建兵马大元帅府,张俊是最早前来报到的将领之一。因为长得英俊伟岸,又特别会来事,很讨赵构的欢心,被擢为元帅府后军统制。
东京失陷,二帝北迁,人心惶惶,张俊劝进最勤,并跟随赵构一路扈行到应天府,忠心耿耿。御营司成立,被任命为御营前军统制。
刘光世,是个很有意思的人,此人是&ldo;官二代&rdo;中的杰出的代表,借父辈余荫,补三班奉职,后来累升鄜延路兵马都监、蕲州(今湖北蕲春县)防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