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又问:&ldo;那么就用赵鼎?&rdo;
张浚并未因为赵鼎是自己的政敌而说他的坏话,但实在和赵鼎的政见差距太大,故而沉默不答。&ldo;那就是赵鼎了!&rdo;命张浚拟诏书召赵鼎入朝。同时,赵构又亲自写了一道手诏:&ldo;观文殿大学士、两浙东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绍兴府赵鼎充万寿观使兼侍读,疾速赴行在。&rdo;
张浚从朝堂退出,秦桧在都堂一直等着,秦桧新任枢密使不久,垂涎相位,而且按照宋朝官制,从一品的枢密使低于正一品的宰相,但要高于正二品的参知政事,张浚这一退位,应该是从一品的枢密使秦桧升任宰相。所以&ldo;桧谓必荐己&rdo;,拉着张浚的手,非常亲昵地聊了不少不着边际的话。
等到他终于知道了赵构召见赵鼎的诏书,不由得&ldo;错愕而出&rdo;。
不日,赵鼎从绍兴府回来,秦桧恚怒张浚,就在赵鼎跟前大讲张浚的坏话,说:&ldo;圣上本来是召你回来接替相位的,张浚却推三阻四,刻意延缓。&rdo;极力离间两人。可惜赵鼎不鸟他。
南渡之初,张浚和赵鼎相处甚睦,秦桧一回国,两人就曾暗地里谈论此人,张浚并不真正了解秦桧,大夸秦桧是个好人,赵鼎却断言道:&ldo;这个人一旦得志,你我将无立足之地!&rdo;
张浚不以为然,坚信自己的眼光,大力援引秦桧做上副相,经过一段时间的共事,&ldo;方知其暗&rdo;,主动断绝了与秦桧的一切往来。
赵鼎这次重居相位离他上次罢相前后不过两个月,他表现得很有风度,对事不对人,尽管反对激进主张,可是对张浚本人却百般维护。赵构恨张浚在富平和淮西搞得自己血本无归,对赵鼎说:&ldo;张浚多次耽误国事,理应贬斥到偏远地区去。&rdo;打算将他流放岭南。
赵鼎劝道:&ldo;张浚的母亲年事已高,他本人又有勤王大功,希望皇上能从轻发落。&rdo;赵构不依不饶地说:&ldo;就因他有勤王大功,所以才擢任为相,可是他担任相位期间,功难掩过。&rdo;
赵鼎跪拜不起,说:&ldo;张浚的罪过全在用人失当。皇上,谁没犯错的时候?每个人要实施计谋之前,肯定会把成功和失败的因素都考虑进去的,但谁又能保证万无一失呢?如果因为一次失策,就如此严厉,以后还有谁敢向你进献策略呢?这件事关系到朝廷以后的发展,可不能因张浚一个人而影响全局啊。&rdo;听了赵鼎一番话,赵构的气总算消了一半,同意把张浚改置到永州(今湖南零陵),宽大处理。
秦桧见自己的离间计不起作用,于是就夹起尾巴做人,一切唯赵鼎马首是瞻,表现得非常低调。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如果说秦桧是个演员,一定能拿奥斯卡金奖。他的演技骗过了所有的观众,包括赵鼎。短短一段时间下来,&ldo;鼎素恶桧,由是反深信之,卒为所倾&rdo;,赵鼎对他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从反感转化成了欣赏。
在赵鼎高居相位期间,赵构曾对他说:&ldo;你既然高居相位,那么朝中大臣,用谁弃谁,一切由你做主。&rdo;赵鼎的回答竟是:&ldo;现在朝廷内的大臣,只有一个人是必不可少的,他就是秦桧。&rdo;
其后,赵构又起用了沈与求等人做枢密院的负责人,并任命王庶为兵部侍郎,派到江淮重新布防。
关于江淮的布防,岳飞提出:&ldo;陛下移驾建康,就要展开恢复中原大计,近来忽传淮西军溃叛,郦琼等人胁迫军民而去。事发突然,其实不是士众本心,听说半道逃归人数不少,造成的损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大,皇上不必太过忧虑。按近日形势来说,刘豫贼子还不敢轻举妄动,襄阳上流目前没有贼兵入侵。唯有淮甸迫近行在,臣愿率全军进屯。万一敌兵来犯,臣自当竭力抵挡,并求一举灭敌。希望皇上能另外安排人马驻扎在襄阳一带,以防万一。&rdo;
赵构&ldo;降诏奖谕而不之许&rdo;。
岳飞又提出率领部分兵众到防区的边界去巡视。
赵构给他写了一道《御札》说:&ldo;你在外驻兵辛苦了,有事可密奏于我。淮西叛变之后,我也在忧虑淮西之事。长江一带,全仰赖爱卿了。你要整顿军马,时刻戒备,不可松懈,蕲阳、江州两处的水军可以派去驻守襄阳。像爱卿这样为国着想的真难得,我就不多说了,一切尽在不言中。&rdo;(&ldo;卿盛秋之际,提兵按边,风霜已寒,征驭良苦。如是别有事宜,可密奏来。朝廷以淮西军叛之后,每加过虑。长江上流一带,缓急之际,全赖卿军照管。可更戒饬所留军马,训练整齐,常若寇至。蕲阳、江州两处水军,亦宜遣发,以防意外。如卿体国,岂待多言。&rdo;)
岳飞接到了这道《御札》,只好遵命&ldo;以舟师驻于江州,为淮浙声援&rdo;。
王庶在江淮调兵遣将,将知庐州的刘锜调往镇江,以为江左根本;任张宗颜为知庐州兼主管淮南西路安抚司公事,率所部七千人去驻守庐州,派巨师古领三千人屯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又从韩世忠部队中分出两支人马去屯戍天长和泗州,总算把防线断点重新建设了起来。
和皇帝私生活有关的政治
赵鼎重回相位不久,在他的大力倡议下,赵构以&ldo;兵叛之后,事既异前,迁都之举,宜俟机会&rdo;为由,准备把行都迁回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