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若愉看他哥一眼,卫若怀微微颔首,想他在书房里也帮不上什么忙,便同杜小麦一起去厨房。
杜三钮正在搅拌加了绿豆粉、温糖水的鸡蛋黄,两人正想问她是不是摊煎饼,就见她把蛋黄液倒入热油锅里,然后迅速搅动。直到蛋液凝固,慢慢往锅里加热化的猪油,又是一番搅动,把蛋糊炒至金黄不再粘锅方停止。
杜小麦看了看锅里的鸡蛋,又看看来回揉手腕的杜三钮,有些不舍得说她,可两人关系近又玩不来虚头巴脑那一套:&ldo;这就是你说的三不粘?明明是加了很多油的鸡蛋羹啊。&rdo;
&ldo;钱娘子,给小麦做一碗鸡蛋羹。&rdo;杜三钮也不反驳,张嘴甩出这么一句,杜小麦瞬间蔫了。卫若愉不厚道的笑道:&ldo;叫你质疑你三姑,臭小子,欠收拾是不是?!&rdo;
杜小麦一撇嘴,还是觉得三钮做的是鸡蛋羹。然而等晚饭吃到他所谓的鸡蛋羹,立马改口,&ldo;我们明天晚上还吃这个?三姑姑。&rdo;
&ldo;你什么时候回去?&rdo;杜三钮不答反问。
杜小麦一愣,猛地想起,&ldo;明天…有时间吗?&rdo;这是问卫若怀。
卫若怀道:&ldo;邓乙天天都有时间。小麦,我建议你多待几天。一来秋闱结束后县里的书院才开课,二来这边的考生多,明天你和若愉两个去酒肆或茶馆里坐坐,听听人家都聊些什么。&rdo;
&ldo;我来的时候和我爹说好明天回去。&rdo;杜小麦犹犹豫豫道。
卫若怀说:&ldo;这个简单,叫邓乙明天回去一趟,也顺便拿几件厚衣服,我估计到月底天就该变凉了。&rdo;
八月初正值秋老虎,动一下就汗流浃背。等院试成绩出来,杜小麦三场的综合成绩排在本届童试第七名,喜报送到杜家村那日天已开始转凉。却挡住村民们的热情,纷纷到小麦家中,叫他父亲置酒庆贺。
村长晓得小麦这个成绩,回来后一定还会继续读书,便建议大家都拿出点钱来,别叫小麦一家出钱办酒。
村民自然愿意。
当初和和卫若怀一起参加童试的两人都考中秀才,但名次很靠后,两人的年龄又比卫若怀大,那时卫若怀是案首,卫家人都没大肆庆祝,两人的家人想庆贺一番也不好意思。
今年杜小麦堪堪十二岁,名次又这么靠前,冲著小麦和三钮家的关系,卫老绝对会时不时地给小麦开小灶,三年后的乡试未必就没有杜小麦的一席之地。
杜小麦若是真能中举,十五岁的举人老爷?村民一想想就激动,与有荣焉呢。必须得好好庆贺一番。
就在杜家村热火朝天的庆祝村里又多一位小秀才之际,杜小麦也在卫家呆了二十天,再过两天便是秋闱,小麦没再说要回去的话,二十四日上午和杜三钮一起送卫若怀。
秋闱总共三天,和童试时不一样的是秋闱得提前一天入场,所以卫若怀带的东西比三年前多了两成,箱笼里塞得满满当当。
在他顺利通过检查时,东宫太子也核实了大皇子告诉他的事情,真有人胆大包天的动考生的饭钱。不过他没把这事捅到皇帝面前,而是著手下人偷偷查找证据。
考卷收上来之后交由专人抄录,封上籍贯姓名再交予阅卷官员批改。即便监考和阅卷官员都认识卫若怀,因所有试卷的字迹都一样,他们长著火眼金睛也不知哪个是卫若怀的试卷。
也因卫老就在建康府,卫若怀是考生之一,纵有那胆大包天之人也不敢在考题上弄鬼。江南仕子们没听到舞弊的风声,后来成绩出来,不出众人所料卫若怀是江南地区解元,建康府又把卫若怀的试卷贴出来,江南仕子们无不心悦诚服。
不过,那时已是这一年的九月中旬。杜三钮十六岁的生日早已过去。喜报传来之后,卫老就去隔壁和杜发财夫妇商量两个孩子的婚期。
卫家不同于段家和赵家,杜发财便问卫老:&ldo;您希望他俩的婚事在这边办还是在京城办?&rdo;
&ldo;我当然希望在这儿。&rdo;卫老笑道:&ldo;可是若怀的父亲估计没法过来,以我的意思搁京城办,三钮早晚得去京城。也顺便见见人。&rdo;
&ldo;那您老?&rdo;丁春花脸色微变,&ldo;不过去?&rdo;
卫老无所谓地说:&ldo;没关系。我天天吃三钮做的菜,还在乎那一杯茶么。&rdo;顿了顿,&ldo;回头叫若怀买处院子,你们和三钮住那儿,可行?&rdo;
&ldo;这有什么行不行的。&rdo;丁春花只在乎闺女将来过得好不好,冲卫若怀能帮她家劈柴挑水,三钮的日子一定会很幸福,她也不在乎这些虚的。
卫老笑道,&ldo;那我就给若怀的父亲写信,叫他请人帮两个孩子算一下日子?&rdo;
&ldo;您做主就好,还能亏待了三钮不成。&rdo;杜发财说著一顿,&ldo;今天在我家吃饭吧,我去县里买些菜?&rdo;
卫老点点头,杜发财就牵著毛驴上广灵县。杜家村离广灵县也就五六里地,刚到午时杜发财就回来了。
卫若怀一见他老丈人拎著大包小包,皱眉道:&ldo;杜叔,你买这么多干么?天热不能久放。&rdo;
&ldo;刚进城就碰到你大姐夫,听我说卫叔在我们家吃饭给我的。&rdo;杜发财随手把东西递给卫若怀就往屋里去。杜三钮机灵的跑去厨房做饭,把堂屋留给几个长辈。
也许是和卫若怀太熟的缘故,听到两家长辈讨论他们的婚期也没觉得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