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大国的崛起意味着什么 > 第30章(第1页)

第30章(第1页)

罗马的政府和国家宗教有时会与犹太人发生纷争,因为对于犹太人来说,他们的神是不能容忍偶像崇拜的,所以他们决不会参加对凯撒的公祭,甚至会因为忌讳偶像崇拜而拒绝向罗马国旗致敬。

在释迦牟尼时代之前,东方就已有了男男女女的苦行僧,他们抛弃大部分的人生享乐,抛弃了婚姻和财产,靠禁欲、苦行、独处来寻求精神力量,企图超脱尘间的压迫和烦恼。尽管释迦牟尼本人反对极端的苦行,不过,他的大多数信徒都过着极其严格的僧人生活。希腊有些宗教也有类似的教义,教徒甚至不惜自残。公元前1世纪,犹太城和亚历山大的犹太人社会中曾出现过禁欲主义。这些人舍弃尘世社会,过着严肃而神秘的冥思生活。比如艾赛尼教派就是如此。公元一、二世纪间,这种排斥俗世快乐以求解现实苦难的风气几乎在全世界流行。古代严守秩序的思想,古时对祭司、庙宇、法律、习惯的信仰,终于宣告消失了。在奴隶制度、虐待、恐怖、不安、疲劳、大肆享乐风行之时,人们内心的自我厌恶和精神不安的现象随处可见。很多人为了寻求平静,不惜付出克己或苦行的代价。因此,赛累匹斯神庙中充满了哭诉忏悔声,也因此,好多人改变信仰,开始出入黑暗血腥的太阳神洞穴。

第23章 耶稣的教导

在罗马的第一位皇帝奥古斯都&iddot;凯撒统治罗马的时代,基督教的救世主耶稣在犹太出生了。那个以基督的名字命名的宗教成立,后来成为了罗马帝国的国教。

为了方便,我们从整体上把历史和神学分开来研究。大部分基督徒都相信,耶稣就是犹太人最初承认的那位&ldo;世界之神&rdo;的化身。对于史学家们来说,要想要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既不能全盘接受,也不能全盘否定这种观点。既然耶稣曾以人类的形体出现,史学家们也必须把他作为一个人来研究。

提比留统治时期,耶稣开始引人注意。他是一个先知,并遵循着以前犹太先知的方式传教。他大约30岁开始传教,在此之前他的生活状况完全不为人所知。

四部福音书是我们获取耶稣的生平与教导的最直接也是唯一的途径。这四部福音书给我们勾勒出了一个清晰的人物形象。读了这些书后,我们肯定会承认:&ldo;的确有这么一个人,他不是虚构的。&rdo;

就像后世佛教中的镀金佛像歪曲和模糊了释迦牟尼形象一样,现代的基督教艺术塑造的耶稣瘦削的形象和积极向上的性格,实际上也是将一种错误的崇敬附加在他的肖像上,使其失去了真实感。其实耶稣只是一个身无分文的教师,在沙尘满天、阳光四射的犹太国土上流浪,靠着别人偶尔的施舍过活。但是后世为他画的像上,耶稣永远是头发整齐、皮肤光滑、服饰考究、长身直立,犹如在空中飞行,周围的一切都静止不动。这一点让许多人不相信耶稣真实存在过,因为他们无法从后世的粉饰和美化的故事中辨别事情的真伪。

假如能清除那些牵强附会的粉饰和美化的话,我们就能发现一位有人情味、诚恳、热情,有时也会发怒的人,宣传着一种简单而又深奥的教义‐‐上帝是全世界的慈父,天国将要降临。用一句很普通的话,他是一位很有感化力的人。他吸引了很多信徒,向他们灌输仁爱和勇敢的精神。患病和苦闷的人从他那里获得了重新生活的勇气。然而,他自己可能也是个体质纤弱的人,因为被钉上十字架后,他很快就死了。据说,在他依照惯例背负十字架前往刑场的路上,他昏倒了。为了弘扬自己的教义,他在国内游历了三年。当他到耶路撒冷的时候,有人控诉他想在犹太建立一个异端王国。在受到审讯后,他和两个小偷同时被钉在十字架。那两个小偷咽气之前,他早已离开了痛苦的世界,奔赴天国。

耶稣所倡导的天国的教义,确实是一种最能促使人们思想觉醒和改革的最富革命性的教义。那时的世界还不能完全了解它的重要意义,甚至对教义反对人类固有的习俗和制度的内容也一知半解,感到恐惧退缩,这也并没有什么可以奇怪的。因为耶稣所宣扬的天国教义,不亚于一种勇敢的、毫不让步的、从里到外地彻底改革人类生活的运动。读者如果想了解这惊天动地的教义的内涵,必须去看福音书。在这里,我们只讨论耶稣的教义对以前固有思想的重大打击。

虽然犹太人相信全世界唯一的神就是正义之神,但他们同时也认为,正义之神也有世俗的一面,因为它曾和自己的祖先亚伯拉罕立下了对他们有利的契约,就是承诺犹太人最终将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耶稣否认了这一点,所以他们大为失望,并且感到愤怒。按照耶稣的说法,上帝不是生意人,并没有与人签订契约,在天国里,既没有被上帝挑选的人,也没有所谓的宠儿。上帝是一切生命的慈父,他会公正地对待一切人,就像普照万物的太阳一样。所有人都是兄弟,都是这位神圣之父的子民‐‐罪人是,爱子同样也是。在善良的撒马利亚人的寓言中,耶稣对那种只会赞扬自己的民族,而对有不同信念的其他教派或种族持有强烈的偏见的心态表示了深切的怜悯。在讲给劳动者听的寓言故事中(《马太福音》),耶稣否认了犹太人一直强调的与上帝的特别关系。他说上帝对于被召唤到天国的人,都一视同仁,毫无差别,因为他的仁慈是无限的。除此之外,他还借用埋藏银子的寓言(《马太福音》)、寡妇捐钱的寓言(《马太福音》)来呼吁人们尽力行善;他申明,在天国里既没有特权,也不打折扣,更没有任何借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