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解职(2)
胡服骑射,天下闻名。它透露出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赵军着力发展骑兵。之所以如此,是其地形所决定的。赵国的大部分国土都处于华北平原,有骑兵纵横驰骋的广阔空间。如果以山地为主,骑兵再强又何以发挥。阏与之战前夕,赵奢之所以在邯郸三十里处停止前进,实际上也是想秦军发给一个错误信号:赵军不想放弃习惯而熟悉的地形,以及骑兵优势。联系到廉颇的接连小败,赵王相信他更擅长平原作战而不善于山地战,也很好理解。 不管怎么说,廉颇被剥夺了兵权。他离开大军时的荒凉心情,可以想见。当地有三个村,村名都很奇怪,不叫张家庄也不叫十里铺,分别叫三甲村、徘徊村和换马村,传说都与廉颇离职有关。 传说两人交接时,廉颇苦口婆心,建议赵括萧规曹随,依然采取守势,并以&ldo;守势图&rdo;相托。然而赵括新官上任,年轻气盛,丝毫不理会老将军的这番好意,冷眼相看。老将军大怒之下,扔下帅印跨上战马,一路狂奔,要回邯郸。路过一个村子时,无数百姓跪拜,他这才发觉自己仍然头戴帅盔,身披铠甲,足蹬战靴。既然已经卸职,还要这些干嘛呢?看着伤心。他于是脱下这三件装备,留在村里。于是,这个村子便得了这个名字:三甲村。 然而盔甲可以脱掉,为国事担忧的心事却无法释怀。廉颇越走越不放心。赵括血气方刚,轻敌大意,若贸然出击,必遭惨败,那时遭难的不仅是多年的袍泽,那些年轻的生命,还有整个国家。怎么办呢?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一走了之,还是就此回头,再劝几句?他犹豫不决,徘徊不前,直到赵王再度发来诏书,催他回朝,这才长叹一声,惆怅离去。于是,百姓们就把这个村叫作徘徊村。 虽然朝廷催促,去意已定,但沿途仍有很多百姓拦路乞留。已经脱下盔甲,百姓为啥还能认出自己?想来想去,是那匹雪白高大的战马暴露的目标。廉颇无奈,只好换掉宝马良驹,改骑一匹普通的小马,于是就有了&ldo;换马村&rdo;的村名。 民间传说不是信史,但同样能看出民心向背。 毫无疑问,廉颇的策略是正确的。这不仅仅是从结果倒推的结论,实际上也是军事常识:敌军远来,利在速战。然而人们对于赵括的评价,却完全有失公允。专门创造出&ldo;纸上谈兵&rdo;这个成语,来羞辱一个为国捐躯的将军,极不公平。熟读兵书并非坏事,与赵括的兵败,也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不是么?难道一个不识字的白丁前去指挥,就能保证打过白起? 速战速决是赵王制订的战略,是政治。军事应当服从政治。这不仅是常识,更是最根本的游戏规则。其实从赵括接过帅印的那一刻起,赵军的战略就已经注定必将发生根本的改变。否则他不必也不可能接管兵权。最后的失败,其实在那一刻已经产生自己独特的逻辑轨道,并且发出越来越强大的向心力,直到最终将赵军拖入失败的终点。 况且尽管敌军远来利在速战是军事常识,但如果从公元前262年秦军攻占韩国的野王(河南沁阳)开始,他们已经在那里耗了整整三年。疲惫其士气,迟滞其进攻,这个时间应长不长,够不够? 客观地说,赵括失败的根本原因,不是他有多少失误,而是对手实在过于强大。美国某着名跳水运动员曾经这样感叹:作为跳水运动员,和中国的高敏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是她最大的不幸。白起所有的对手,都有类似的苦恼。赵括尤甚。那时的白起,征战一生,从无败绩,正是得心应手的成熟时期黄金时期。摧城拔寨无数,斩将立功无数。而反观赵括,却是初出茅庐第一仗,临机决断,全靠自己年轻的脑袋。 正因为如此,秦王才下令,严格保密白起代将之事。 这场两老‐‐那一年,秦昭襄王已经整整执政四十六年,白起也是老将‐‐对两新‐‐那是赵孝成王执政的第七个年头,赵括更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当主将‐‐的战略决战,是秦统一六国的最关键一战。赵军确实惨败,但当最终的错误酿成,局势已经无法挽回时,赵括并没有苟且偷生,屈膝投降‐‐要知道,这种情况并不鲜见。他如果放下武器,功勋绝对不失封侯‐‐而选择了奋战到底,直至为国捐躯,将军的血性跃然纸上。这样的人,我们有什么资格,什么理由嘲笑于他? 成王败寇的思想,见鬼去吧。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人人都视为顺理成章。可平心而论,世界亚军的实力,冠军不会简单轻视,简单轻视的只有外行,那些摇唇鼓舌之辈。
保卫邯郸(1)
长平之战刚结束时,赵国国内一片肃杀。虽然尚未灭亡,但基本已无还手之力。道理很简单,主力被歼,无人扛枪。 如果秦军此时趁势进攻,邯郸定然指日可下。所以赵国赶紧效仿对手,也施行反间计,派名嘴苏秦的族弟、名嘴苏代前往游说范雎,最终让秦国接受赵国割让六城的条件,罢兵言和。 赵国趁这个难得的喘息之机,重新征调壮丁,编练部队,修筑城池,积蓄粮草,强内政而固外交。一切准备停当,赵国决心毁约,拒绝割让那六座城池。 道理很简单,以秦国的虎狼心性,就是再给城池五十座,也满足不了其胃口。他们的目标是吞并六国。和平脆弱而且短暂,所以不能再拿六座城池,白白资敌。 秦王大怒,决心重启攻势。然而此时白起&ldo;自尊受伤&rdo;,坚决不肯从命,秦王只好派五大夫王陵领兵。公元前259年元月,秦昭王派兵五十万,兵分三路,再度攻赵:左路由司马梗率军十万,进攻太原,肃清上党,牵制赵军北方主力;右路十万人马增兵南阳,监视魏楚,保障侧翼;王陵统帅中路军约三十万人,直取邯郸。 左路秦军很快就攻克太原,上党地区全部插上了秦军的黑旗。赵国精锐全失,无力组织野战,只好收缩战线,中路秦军因此得以顺利推进,很快就突破井陉关,进入河北地界。当年七月,邯郸保卫战正式打响。到八月,邯郸外围唯一可以依赖的两个战略屏障,武安(河北武安)和皮牢(山西翼城东北)相继失守,赵王的宫殿,彻底暴露在秦军的飞弩威胁之下。 此时邯郸城内,又是什么样的景象呢? 此时赵国举国上下,几乎家家户户都与秦兵有仇。所以尽管幸存者老的老,小的小,但全民皆兵,同仇敌忾。蔺相如病重,平原君赵胜总柄国政,老将廉颇披挂上马。 白起让赵国人明白了一个绝望的事实:战未必胜,降必定死。与其降死,不如战死,以求一生。 可以肯定,廉颇从长平归来,不是正常的工作调动,而相当于罢黜。因为他的门客见势不妙,纷纷弃他而去。我们不清楚当时的官制,尽管作为贵族,他们都有食邑,将军职位不会从根本上影响收入,但毫无疑问能左右其政治前途。 赵括的脆败,应该改善了廉颇的处境。 到底是老将,深明大义。强敌入寇时,他不计前嫌,共赴国难,积极组织防御。与此同时,平原君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能量,游走于诸侯之间,请他们多派部队,速发援兵。 平原君的积极可以想象。从大里说,赵国灭亡也就没了他的富贵;从小里说,尽管长平之战的责任不能归咎于他,但他建议赵王火中取栗接受上党,毕竟给了秦军以口实。所以,他必须尽心尽力,挽救祖国于危难之中。 平原君活动的重点,是魏国和楚国。主攻方向,则是与其并列的另外两位公子: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 去楚国求救、谋求签订合纵盟约之前,平原君已经打定主意:此行必须一举成功。文的不行,不惜动武,就像曹沫那样。于是他下令挑选二十名文武兼备的门客同行。可挑来选去,只找到十九个。这时一个叫毛遂的主动站出来,自我推荐。平原君不以为然地打量了他几眼,问道:&ldo;先生到我门下几年了?&rdo;毛遂说:&ldo;三年。&rdo;平原君说:&ldo;贤能之士活在世上,好比锥子处在囊中,尖梢立即就会显现出来。先生到我门下三年,一直默默无闻,可见没什么大才,怎么能去呢?请留下吧!&rdo;毛遂说:&ldo;我今天就是请求进到囊中啊。如果我早处在囊中的话,就会像禾穗的尖芒,整个锋芒都会挺露出来,可不是仅仅露出尖梢!&rdo; 不经意间,总有一个个熟悉的词语跃出干枯的书页,将我打动。比如这其中的&ldo;脱颖而出&rdo;。它不仅打动了我这个读者,也打动了平原君这个当事人。于是毛遂得以成行。然而他的那十九个同伴,都不停地互相用目光示意嘲笑。 毛遂一路上与同伴议论风生,那十九个人全部折服。等到了楚国,平原君与楚王谈判结盟,从清早谈到中午,还没个定论。毛遂于是手握剑柄,登阶而上,对平原君说:&ldo;合纵的利害关系,两句话就可以说清楚。今天太阳出来就开始谈,日到中天还不能决断,怎么回事?&rdo;楚王听说毛遂只不过是平原君的门客,立即怒斥一声,让他退下:&ldo;我同你的君侯说话,你算干什么的,插什么嘴?&rdo;毛遂紧紧握住剑柄,上前说道:&ldo;您敢斥责我,无非依仗楚国地广人多。可如今在十步之内,楚国再人多势众也不管用,您的性命都悬在我手里。汤以七十里的地方统一天下,文王以百里的土地使诸侯称臣,难道是依仗人多势众吗?都是由于他们能够凭据自身的条件而奋发威势。现在楚国土地五千里,土卒上百万,这是霸王的基业,天下谁能抵挡?可白起不过小小的竖子,率领几万人马,竟然一战拿下鄢、郢,二战烧掉夷陵,三战侮辱大王的祖先。这是百代的仇恨,赵国都感到羞辱,而大王您却不知道羞耻。合纵是为了楚国,并非赵国。我的君侯就在眼前,您凭什么斥责我?&rdo;楚王说:&ldo;是,是!先生您说的没错!那咱们就为了楚国的社稷,订立合纵盟约吧。&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