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荣锦路 漫漫行 > 第217章(第1页)

第217章(第1页)

&ldo;那些灾民你没动?&rdo;一旁的暗彦见沈皎似乎在思索什么,便问道。

&ldo;都是受灾,老子还不屑干这样的事。&rdo;李三听到暗彦的话,颇为愤怒的答道。他李三就算当过一次劫匪又如何,他也不至于打劫那些和他一样活不下去的普通老百姓。

&ldo;你是说,那些灾民从这条路走,他们都走向哪里?&rdo;沈皎问道。

&ldo;还能往哪里去?&rdo;李三答道:&ldo;从这往南是任城郡,任城郡里有免费施粥的,能让人活下去。&rdo;

&ldo;既然有施粥的,那你们怎么不去?&rdo;沈皎挑眉问道。

&ldo;那都是半个月前的事情了,现在任城郡已经不再施粥了,去了也是没用,也是要饿死的。&rdo;李三叹了一口气说道。要是现在任城郡还在施粥,他何苦拉着村正带着同村的青壮,做这既掉脑袋又祸及家人的事情呢。

&ldo;那你为什么不告诉他们,去任城郡也是没有可能活下去的事实呢?&rdo;

&ldo;不告诉他们,他们还会有个盼头,提着一口气,不至于现在就死,若是告诉他们,没了盼头,恐怕他们活不过三天的。&rdo;人,总是要有个盼头,不然,若是连活下去的希望都没有,还有谁愿意活下去呢?

&ldo;这句话倒说得没错。&rdo;沈皎难得的回应了李三一次,然后又问道:&ldo;任城郡从什么时候开始施粥的?为什么从半个月前便不开始施粥了?&rdo;

&ldo;我听人说,任城郡从水灾开始三天左右,知府便组织人手开始施粥了,旁边县城,村庄的人,知道后,都跑到那里去了,我们以前也是在那里领过半个月的粥的,但半个月前,突然从任城郡门外来了一大批军队和衙役,将任城郡监管起来,把我们这些灾民也赶出任城郡,所以我们才又带着妻儿老小又回到家里。&rdo;

&ldo;现在还在往任城郡跑的,都是离这远的县城的灾民,根本不知道任城郡的情况。&rdo;他们章县离任城郡近,有什么消息灵通一些。

&ldo;章县在水灾过后,没有设立施粥的地方吗?&rdo;沈皎问道。官府在灾后施粥救助灾民这事其本该做得事情。

&ldo;章县可是这次水灾受灾最为严重的地方。&rdo;沈皎又接着问道:&ldo;章县的县令难道没有做出什么救灾的举措吗?&rdo;

&ldo;能做出什么举措?&rdo;李三不屑道:&ldo;除了呆在县衙力不管我们死活,说我们谎报灾情,派衙役来镇压我们,还能做什么?&rdo;

&ldo;当初不给我们河工银两,现在不管我们死活再正常不过了。&rdo;

第144章漕运

章县,位置特殊,大运河便从此经过。

自隋朝开凿大运河以来,前唐,陈,到现在的齐都一直使用,并且各朝各代都在不断地修建和延长。

虽说大运河的更多的是为了保证京城物资的运输,但却也对各朝的经济和民族满融和融合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齐对大运河一直都在进行疏浚和整修。对这些河道进行疏浚的工人被称为河工,而在一些险滩恶水中容易搁浅的地方,必须要好多人合力拉船才能让船顺利通过,而这些拉船的人被成为纤夫。无论是纤夫还是河工,都是生活在运河两岸的百姓,平日里除了种点粮食外,其余的时间全部被官府征调为河工和纤户,以保证河运的正常进行,因这些人都是为漕运出工,所以又被成为漕户。

这些河工和纤户并无多少田地可种,多是靠官府发的护河款为生,可以说若无这些护河款,河工和纤夫根本就无法正常的生存下去。

&ldo;你们是河工还是纤户?&rdo;沈皎问道。

&ldo;我们是河工。&rdo;李三答道:&ldo;我们旁边的临水村里的人是纤户。&rdo;

&ldo;章县的县令也欠了纤夫的工钱?&rdo;

&ldo;这还用问?&rdo;李三气愤道:&ldo;不只是我们,凡是章县的河工和纤户,哪个不是一样的。&rdo;

&ldo;章县的县令欠了你们多少工钱?&rdo;

&ldo;欠了多少?&rdo;李三说道这,气得蜡黄的脸上都浮起了红晕,&ldo;自打他来了之后便说漕运衙门给的护河款没有到位,所以先欠着,让我们回去等着,我们有什么办法,只好等着。&rdo;

&ldo;可我们也要活不是?等到实在等不下去的时候,每个村就由村正领着,带着些老少爷们去问衙门讨要,十次有一次给我们一点钱,有时候多要两次,便会被县太爷身边的衙役们带走,要不然说我们聚众闹事,将为首的几人痛打一番,还有时候被关进大牢里几天。&rdo;

&ldo;长此以往,谁还赶去问县太爷要工钱,那时候,河口还没有决堤,风调雨顺的,靠近自家种的一些粮食,和那不到一半左右的工钱还勉强能够糊口,但今年,这河口决堤,县太爷干脆就不发给我们银两了,家中又因为水灾没有粮食,哪里还能活得下去?&rdo;

&ldo;为何今年不发给你们银钱了?&rdo;

&ldo;听说这些年朝廷屡次派出巡河官员,前来查看河道情况,听说去年上任的什么张大人对河道的情况很不满意,听说县太爷被那位张大人训斥了,回来后便说是我们河工和纤户不出力,不发给我们工钱了。&rdo;

&ldo;哪个张大人?&rdo;沈皎对李三问道。

&ldo;那些大官的名字我们这些老百姓怎么知道?&rdo;李三道:&ldo;不过,这这个张大人好像还真的挺关心河道的,和那些被朝廷派来查河道的人不太一样。那些人只跟着那些漕运衙门的高官们吃吃喝喝,从不见他们下来,这位张大人还真的来问过我们这些河工和纤户的情况,还在河道和河口边呆过很长一段时间,我偶尔听人说过一两次,说这位张大人实在勘察河道。&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