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半烟不该怠慢,连忙问好:&ldo;张教授,您好。刚刚打扰你了。&rdo;
张教授:&ldo;你这孩子,怎么也客套上呢。我就是想起来个事,你之前问曾先生的日记。我让小与查过,的确佚失了1940年11月18日到1950年3月9之间的部分。&rdo;
宋半烟微微一想:&ldo;那时候,曾先生应该在西南吧?&rdo;
&ldo;是,抗日战争,文物从北京迁到南京。后来南方又失守,文物都迁到四川。曾先生身为中央博物院筹备总干事,当然也一同去了。&rdo;
宋半烟听着张教授侃侃而谈,心道:这老爷子到是有几分像我。
&ldo;我突然想起来这事,还是刚刚我家小与说,今天有个奇怪的人去借阅曾先生的日记。我这才&rdo;
&ldo;什么!&rdo;
宋半烟顿时觉得寒气透骨,有人借阅曾先生日记不奇怪,可&ldo;奇怪的人&rdo;就奇怪了。本来曾院长自杀之事,她以为可能是自己想多了,现在看来这其中必有猫腻!
她连声问道:&ldo;您说什么?谁去借阅了日记?&rdo;
张教授吓了一跳,连忙招呼来女儿:&ldo;来,你跟小宋说。&rdo;
张弓与作为南博保管员的一天,从打卡开始。
然后换上工作服,领取文物库房钥匙,开始查库。现在实行温湿度监控数字化,保证库房恒温恒湿。工作任务轻松很多,但物防技防,不如人防。
张弓与和同事很认真的检查了一圈,确定没有任何问题之后。两人准备对即将入藏的文物进行清洗消毒。这批文物是市建施工时发现的,破碎严重,需要修复。
刚走没几步,张弓与被领导叫住,说有人要来,安排张弓与陪同接待。
张弓与见到来人的一刻,有点吃惊。博物馆日常接待的客人,除了政要外宾,就是考古所的研究员或者某大学教授之类。
今天来访的客人,皮靴大衣带礼帽。一身打扮倒像是十九世纪的英国人。张弓与越看越可疑,打电话跟保卫处的同事和上级领导又核实了一遍,确定无误之后才将文物取出来。
lancate将礼帽取下,放在桌边。
这是一摞日记,就价值来说并不昂贵。以至于张弓与的同事无所事事的摸起手机。而张弓与则推了一下厚厚的眼镜,瞪着高度近视的眼睛,&ldo;虎视眈眈&rdo;的看着客人。心底打定主意,只有稍有不妥,立刻扑上去拯救文物。
lancate小心的将日记本摊开,试图从上面找到蛛丝马迹。
曾先生会将秘密埋在这里吗?
1933年1月31日,山海关失陷。为了保护故宫文物,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南迁文物。并且在南京筹备中央博物院,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