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吴侗生带着五个营的兵力,每个营前高举着&ldo;剿灭草寇刘高飞&rdo;横幅,公开的浩浩荡荡开进了风荷塘镇北大山系,不过,队伍不敢纵深,往山里推进了三四公里后,因为都是荆丛树藤的纠缠,加上山峦奇迷,毒气云生,许多士兵不知什么原因或腿或脸发生肿胀现象,就不敢纵深了,就地安塞扎营。五个营分扎五处,互为犄角,并占据有利地形,形成可攻可防可以相互掩护相互支援的营塞。然后,派出尖兵排四下打探,寻找刘高飞部的踪迹。
同时,命令士兵攀上附近高峰,高高立起&ldo;挑战书&rdo;似的横幅:&ldo;刘高飞,你不想当孬种,就出来,我们兵对兵将对将干上一场!&rdo;&ldo;刘高飞,我的兵力有五个营,你只有三个营,快快识时务,不要拿鸡蛋碰石头,向我部投降吧!&rdo;&ldo;刘高飞,不要像土拨鼠一样躲在洞里不敢露面!有本事就是一头狼!我们愿意跟狼打交道!看不起土拨鼠!&rdo;
吴侗生所以同意接受攻打刘高飞,因为刘高飞原是旧军阀留守团的团长,现在他带的兵也是留守团的残兵败将,严格来说是他当时没有投入战斗有意保存下来的力量,以另立山头支配。吴侗生认为他还是军阀一类的部队,决不是共产党的队伍,完全可以打。而且,吴侗生认为,选遣团如果不打打仗,经战火砺练砺练,到时候会没有战斗力。故应该拉出来让战火洗礼洗礼。更何况,刘高飞是支劲敌,高手跟高手过招,更能磨出军事过硬的好队伍来。
吴侗生也听军长刘森一说,刘高飞在红军风荷塘支队发动的暴动战役中,暗中支持了红军支队,刘高飞说不定就是共产党已经收容了的队伍,即使没有被共产党收容,冲着他暗中支援红军风荷塘支队,就是赤色队伍。你吴侗生想打,就领命前去,不想打,我刘森一也不会勉强,就另派队伍去收拾这帮草寇。
吴侗生说:&ldo;打,坚决打,能把他们消灭光,就一个不留!&rdo;
现在,五个营已经到了刘高飞的地盘,挑衅书也公开宣示了,一晃三四天过去,却不见刘高飞官兵的半根毫毛。
吴侗生找来副团长和五个营长商量,怎么办。副团长童新泉,副团长兼一营营长张舒意,二营营长陈栋梁,三营营长胡树伟,四营营长李继仁,五营营长高剑锋先后来到临时指挥部。除童新泉外,都属于北伐军旧部,本来属于国民党反动派清剿与血洗对象,是刘森一的竭力争取,才没被国民党反动派给血洗。刘森一一直认为那些跟着共产党闹革命的人才是真正能为了理想和真理而奋不顾身的人,这样的人只要争取过来为我所用,个个就是栋梁之才,个个就能骁勇能战,且有勇有谋,比国民党那些&ldo;双枪兵&rdo;要强百倍。刘森一就是这样的军事理念,带兵就要带强兵,打仗就要打硬仗,不管是什么立场,是军队就要打出军威。所以,刘森一挑选将官,首先就要有真本事的人。刘森一知道一时不能改变他们北伐倡导的革命精神、共产党倡导的信念理想,就说服了司令部让他们单独编为一个团,成为二十八军选遣团,直接属军部的监控,慢慢引导他们改变立场,效忠党国。
临时指挥部设在一山崖下面,吴侗生说:&ldo;刘高飞也是一名不怕威胁不怕死不服输的军事将官,我们这样公开挑衅他,他不会不理睬。但是,他以什么方式来应对我们的挑衅,我们无法预料。现在是冬末春初,依然天寒地冻,我们不能长期跟他耗着,要速战速决。大家想想办法,怎么才能找到刘高飞这帮草寇?&rdo;
张舒意说:&ldo;我想,刘高飞肯定有他进出北大山系的记号,我们只要找到记号,就能追到刘高飞!&rdo;
其他几个营长基本同意张舒意的看法。建议,是不是再多分派些士兵在山里寻找记号。一个营派出一个连,负责一个方向,呈扇形分开寻找。
吴侗生心里也有本帐。刘高飞肯定有一个固定的营地,有进出北大山系的用记号锁定的路径。但是路径肯定不止一条,不然,一条路踩踏多了就会形成鲜明的路,就容易暴露部队所在的位置。并且,这个固定的营地离风荷塘镇不会太远,因为他需要部队的给养,太远了部队的给养不好运输。再则,刘高飞真不是靠穷山恶水来藏身的人,他是要&ldo;干革命&rdo;的,致于是持什么立场,革谁的命,从他支援风荷塘镇红军支队发动的暴动来看,似乎表明了他持有的立场。如果是这个立场,他绝不会躲着不出来跟他吴侗生会一战。吴侗生认为,他把五个营带着进入北大山系三四公里处安营扎塞,应该就在刘高飞的地盘上,就算是有所偏,也不会偏得太远。但是,刘高飞究竟是用什么方式做记号呢?吴侗生出生于侦查连,他常用的手法,深入侦查腹地遇到比较复杂的路段后,常用的手法就是沿途标注箭头,示明进退方向,避免迷路。不然,刘高飞也会用这种方法。只是,这些箭头会标记在哪里?树身上?石头上?山坡上?还是地面上?箭头肯定不太醒目,不易被人察觉,只有他们自己的人才能读得出来,看得明白。
吴侗生本来已经派出部分尖兵四周寻找刘高飞的踪迹。也告诉他们尽量发现可疑的记号。但是,派出的尖兵已经有三四天了,还没有传回什么消息。哪怕是他们有的人被刘高飞抓走或是消灭的消息,那都是好消息,说明刘高飞出现了。现在,怕的就是刘高飞长时间不出现,以避开正面作战为战术,拖垮吴侗生的部队,等他们疲疲不堪作战力差劣时,再来个倾剿出动,以强击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