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端心下暗笑:&ldo;这样的话,你皇帝哥哥如果找你商量而不是找他的宠相章惇、蔡卞、章布等人,那才是怪事。只怕这个和你说话的,是当今娘娘千岁吧。这个老婆子最近好像总有些蠢蠢欲动,只怕又是一个汉之吕后,唐之武后,宋之刘后。只不过,这三位大名鼎鼎的皇后各自做的事情都不一样,吕后只称太后,武后最终称帝,刘后穿皇帝的衮冕,改太后的谥号为四个字,介于称帝和称后之间,就不知道这位向太后是以前面的哪一位为样板的呢?&rdo;
他想了想,说道:&ldo;其实,九郎说的这么多,无非就是要控制舆论。&rdo;
&ldo;控制舆论?&rdo;赵佶有些诧异,他知道舆论当然会受到影响,但要控制之,又谈何容易。
&ldo;嗯!&rdo;曹端点了点头,&ldo;其实要控制舆论并不是很难,只要控制住大家关心的事物就行了,而要达到这个目的,无非就是办报纸。&rdo;
有些惭愧,天天囔囔着要加速,但是时间好像并不答应。
第120章一语成谶
&ldo;办报纸?&rdo;赵佶大感兴趣,&ldo;你的意思是‐‐邸报?&rdo;
曹端正色说道:&ldo;这报纸和邸报虽有相通之处,但说到本质,却还是不同的。邸报乃是国计大事,而且是官方主办,虽说引人注目,但毕竟离芸芸众生的饮食起居相距过远,其能决定的,也不过是方寸之内的舆论而已。但报纸却‐‐&rdo;
赵佶猛一拍手,叫道:&ldo;妙啊!既然有关心国计的邸报,为什么就不能有关心民生的报纸呢?毕竟,百姓才是影响舆论的主力啊,影响了百姓可不就等于影响了舆论?&rdo;
曹端笑着鼓掌道:&ldo;回答正确!只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有难度。只看见其好处是不行的,还有其弊端也该一体考虑完备才是。&rdo;
赵佶脸色变得凝重了一点,自嘲地笑道:&ldo;你说的很是。我的毛病,就是得意的是很容易忘形,这实在不是一个好习惯,也亏得有你在旁边提点。所以,听你方才说道要当严子陵,我多少还是有些不乐意,严子陵虽好,但却只属于广阔的富春江,和长乐宫总是有些距离的。不过,就像汉光武无法勉强严子陵一样,我恐怕也无法勉强你,只是希望你哪天膝盖上的毛病有了好转,还是回来当当你的吕太公吧!&rdo;
曹端眼神有些闪烁,道:&ldo;九郎莫不是就巴望着我给你跪拜吧?&rdo;忽地马上转移话题,&ldo;人谁也无法预料往后之事,我想关于严子陵还是吕太公的争论咱们可以先暂停,我可不想没有当上严子陵,就先当上王继恩了。&rdo;
王继恩乃是大宋迄今为止最著名的宦官,他作为一名内官,却很得太祖皇帝的宠幸,累为征讨大将,立下赫赫战功,最著名的就是参加了灭南唐的最后一场大战‐‐采石矶之战,彻底摧毁了南唐大将朱令赟的十万大军,并将朱令赟本人也烧死在江上。很快,他就被授为内侍行首,宣政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ldo;内相&rdo;。(这里笔者顺便罗嗦一句:所谓&ldo;始也采石,终也采石&rdo;,这句话形容宋朝的命运,实在贴切,当年宋太祖攻破采石矶,消灭了南方大国南唐的时候,又怎么能想到后来他的子孙们也后来又在采石矶取得一场对北方异族的大胜,而这场大胜之后,大宋朝就再也没有取得什么值得一提的胜战了。)他又在&ldo;斧声烛影&rdo;政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摇身一变,又成了宋太祖的得力干将。只可惜,宋太宗死后,他又想故伎重施,再来一次废立,好再次尝尝左右国器的滋味,结果事败,被发配均州,很快就客死他乡。
谋立之事自古就是宫变之中最危险,最惨烈的一种,曹端以王继恩自况还算是委婉的,因为至少王继恩最终还没有掉脑袋。赵佶当然明白他的意思,但作为一名亲王,又是先皇的生子,他既然得到了这个机会,又岂能轻易放弃。于是,他笑道:&ldo;你说的也是,既然远的咱们说不上,那咱们就说说眼前的事情。你说办报纸有诸多阻滞,就列举一下看看,我看看有没有办法解决。&rdo;
曹端虽然口中吐出不吉之言,心中却很清楚单凭这是不可能说服赵佶放弃逐鹿的,事实上,他的目的也并不在此,他只是想提醒一下赵佶,行事要小心一些,低调一些而已。
而且,从本质上来说,曹端本人也并不是一个安分的人,他的内心之中,还是具备一些常人没有的冒险基因的。虽然他并没有吕不韦那样以&ldo;奇货&rdo;换取相位的野心,多少也有些以&ldo;奇货&rdo;换取财富的壮志的。他不知道历史会不会因为他的存在而改变,但他至少知道历史上的赵佶是成功地登上了皇位的‐‐就凭这,也值得自己押他这一宝。然后,至于登位后的赵佶是否还是会和历史上一样成为昏君,那就不是目前要考虑的问题。毕竟,即使赵佶不上,登位的也未必就是一个明君。
&ldo;首先,就是个资格问题。&rdo;曹端正色道:&ldo;舆论之事,不仅关系民生,显然还关系朝廷内外各色人等的切身利益,因此,这报纸不是说办就能办起来的,至少,得要有朝廷默认才行。当然,若是有了上谕或者‐‐其他的懿旨,得到朝廷的明确支持,当然就更好了。&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