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太妃认下了林黛玉做义女一事,不知怎的就传到了贾府,贾府还特意让人给黛玉送了贺礼,不过一对簪环。
这话也传到了水溶的耳朵里,他先是替黛玉找到靠山而欢喜,直到在上朝的听说要和亲一事,又让南安郡王去办,水溶才隐隐的觉察到此事有些不对劲。南安太妃的突然认女绝对不那么简单。
从朝中回来以后水溶一直闷闷的,他径直来到了栖霞院。含烟与飞雨正在廊下说笑呢,顶头见水溶来了,忙忙让小丫头去通报,两人又赶着上来行礼。
水溶只立于庭院之中,便问了句:&ldo;林姑娘不在家么?&rdo;
含烟回说:&ldo;林姑娘上怡园去了,请王爷稍等。&rdo;
水溶点点头,他顺着脚步走进了屋里。南墙下挂着一幅仇英的(梅石抚琴图)下面摆放着一张大理石的书案,中间有一玉石插屏原是自己让人送来的东西。
案上有几部新书,盛放着笔墨纸砚。地下两溜圈椅,设着半旧的大红缎子的褥子。
含烟捧了茶来,水溶站在屋中并没有坐下。他看了一回,又见西墙上有一幅绿地洒金的小对,写的是&ldo;闲吟步竹石长醉歌芳菲。&rdo;水溶一看便知道是李白的两句诗,又见上面的字写得好,依旧透露出一丝清新隽永。
水溶正欲赞叹时,背后却听得一阵女声:&ldo;不知王爷降临,失礼之处还请见谅。&rdo;
水溶回头去看时,只见黛玉站在斜阳里。穿着玉色的绣花长袄,罩着件杨妃色的云缎穿花比甲。领口出露出一带白色狐狸毛。亭亭玉立的站在那里,微微的垂着头,两手交叠在身前。脸上的表情却是淡淡的。
水溶微微一笑,接着又回头去看那副对子,一面说道:&ldo;这两句太白的诗对得倒工整。&rdo;
黛玉答道:&ldo;写来玩的,倒让王爷见笑了。&rdo;
&ldo;我见姑娘这字写得好,改天也烦请姑娘替我写个小对正好挂在书房里。&rdo;
黛玉静静的听着,未置可否。
水溶又说:&ldo;天下的对联何其多也,说来也到过许多地方,说来还是黄鹤楼的那一联写得气势汹涌。&rdo;随即又念道:&ldo;慡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林姑娘意下觉得如何呢?&rdo;
黛玉答道:&ldo;这是当年东坡题于黄鹤楼之句,王爷说了气势汹涌,当真如此。&rdo;
水溶微微一笑,心里又想起了南安郡王的打算,偏偏此时来认了黛玉。他们家只两个女儿,长些的已经出嫁了,此女和敦慧差不多大。自然是不肯拿去和亲的,如今倒打起了黛玉的主意。又见黛玉如此清澈聪慧,真要送她去和亲,自己心里又何其甘愿。
黛玉注意到水溶投射过来的目光,脸颊微微的发烫了,微微的垂首说:&ldo;不知王爷降临有何事呢?&rdo;
&ldo;是有事要和你说,还是件大事。&rdo;
黛玉走了进来,又轻斥着丫鬟不肯倒茶来。接着又让座。
水溶在下面的一张圈椅里落座了,黛玉就坐在对面,手中捧着茶碗,亦不敢抬头去看。
水溶喝了两口茶,缓缓说来:&ldo;我听人说南安太妃认下了林姑娘做义女,可有此事?&rdo;
黛玉仰面回答说:&ldo;此事满府尽知,别说两边王府,就是荣国府也知晓了。&rdo;
水溶微微一怔,接着又道:&ldo;说来我还没贺喜姑娘呢?&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