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一世的霍随风并没有前世里的那种到处留情的种马做派,他这辈子的红颜知己,费心算一算的话,也只有师姐洪萍一个人了。
她看过霍随风跟洪萍在武场上的操练,同门师姐弟毫无情谊可言,竟然是真刀真枪的切磋,要不是各自有些本领,热血都要喷洒得到处都是了。
总之,在男女相处之道上,霍随风清白正直得很,毫无瑕疵可以让笑娘有借口可以解除婚约。
所以就此提过后,她就再不好拿了公孙琴没头没脑的话去指责随风了。
而胡氏在被丈夫细心劝慰了几日后,情绪也终于稳定下来。总算可是暂时忘记那一日飞来的横祸,一心准备笑娘的成礼。
如今漠北的大半疆土皆是霍随风的领地。他虽然依旧是郡王的封号,却是漠北名副其实的王。
霍家本家在霍岩雷家变之后,也是审时度势,经过宗族长老的商议,在家谱里又重新上了霍随风的大名,霍家大房本来掐灭的香火,算是重新延续上了。
在成礼的前一天,霍随风先带了笑娘入了宗祠。在家谱上,他将她的名字端端正正地写在了自己的名字旁,在他俩并列的名字下,还有几多的空白处,是余出来填补将来他俩儿孙姓名的。
吴笑笑明白,这要搁在现代,算是婚礼前到民政局领证了。
所以从宗庙里出来时,在看向立在自己身旁的高大英俊的青年时,笑娘的心终于隐约有种落地之感。
往后余生,便要向他请多指教,一起共度了……想到家谱的空白处,笑娘心里是有些蠢蠢欲动的,虽然霍随风先前所说的&ldo;两年三抱&rdo;有些丧心病狂,毫无科学精神可言。但是有个流淌着自己血脉的小软娃娃,实在是太叫人期待了。
前世被迫丁克的吴笑笑表示,恨不得跨过婚礼,立刻生个娃娃来亲亲抱抱。
笑娘虽然恐婚,可是领了证后,似乎尘埃落定,那种恐惧未来的情绪似乎大大缓解,倒是对新婚的生活平生出期待。
洪萍作为亲亲师姐,不必拍马溜须,送些金银俗物。所以赠礼选得质朴实用,乃是一坛子酒,也是凸显了对师弟的关心。
坛子里的酒,是他们的那位酒鬼师傅亲自酿造的。美酒里浸泡了药力十足的牛鞭一根。
洪萍略显夸张的笑娘推荐了此酒,据说喝了后太监都能生养出孩子。她嘱咐笑娘没事就给霍随风喝喝,男人嘛,多补些总是没有坏处的
于是笑娘就把酒坛子摆在了新房的檀木小酒架子上,还特意用块红布蒙上。
第121章
漠北的婚礼总的来说比中原更加人性化,新娘子不用早早起来梳头打扮的折腾。
可郡王府如今是有长辈的,胡氏就见不得女儿成婚的大清早还在呼呼大睡,到底将笑娘早早地拉起来。
从京城跟来的妆娘为她净面开脸,待得鬓角修剪了一番后,便可以涂抹油膏打底儿上妆了。
也许是那骆驼奶的功效,笑娘在漠北呆了一段时日,肌肤不见粗糙,反而嫩滑了许多。开脸后,当真是剥皮的鸡蛋,莹白不见瑕疵。
笑娘生怕妆娘只图喜庆,将自己的脸涂成白墙,所以最后的施粉上妆都是自己完成的。
说起来,笑娘活了两辈子,可是参加自己的婚礼却是头一遭。
曾凡当初隐婚,两个人去领证都是遮遮掩掩请关系托人代为隐瞒,彷如做贼一般。
其实现在想来挺没意思的,两个人结婚的架势竟然没有离婚时来得轰烈。
经过一遭,才明白大半的隐婚,不过是给渣男出轨行了方便罢了。
当笑娘盛装完毕,由新郎请入婚车,准备前往城外的婚帐时,看着眼前满街熙攘的人群,心内一时感慨万千。
崇正郡王大婚,这是漠北一等一的大喜事,郡城百姓早早便出了门,拥堵在街道两旁,等着看接送亲的队伍。
漠北的新娘子不流行遮盖头,当惠敏县主穿着红底绣满金线的礼服走出来时,挨得近的都能看清新娘子的模样,那婚车乃是大轮轴的礼车,等新娘子在郡王的搀扶下上了马车后,扶着车轼举高而站时,四周的惊叹声再次响起。
笑娘虽然先前也在民众面前出现,但都是赈灾之时,须得低调些,自然不会精心打扮。
而如今,只见那落落大方立在车上的女子香腮云鬓,红唇俏目,只让人看得移不开眼。加之珠翠为饰,系在一把蛮腰上的香缨随风飘动,当真是堕入尘间的仙子,出尘的花灵一般。
百姓们看得直了眼,漠北民风淳朴直爽,顿时高呼&ldo;新娘子真漂亮,恭喜郡王,贺喜郡王!&rdo;
那喊声此起彼伏,当真如浪潮一般。
霍随风上了车后,立在笑娘的身边,却不看周遭祝贺的百姓,也低头目不转睛地看笑娘。
笑娘一边微笑向四周人群打着招呼,一边低声道:&ldo;又不是媒人拉纤,新婚时头一遭见你娘子,直盯着我作甚?&rdo;
霍随风却不为所动,一边盯看着她一边也低声道:&ldo;以前你是别人家的姑娘,今日后便是我的了,怎么看都看不够……&rdo;
笑娘立在高处,接受众星捧月的环簇,自然不好说出&ldo;不要脸&rdo;三个字来。
毕竟口型太简单的话,很容易被人看出新娘子还没有过门,就在骂新郎官。只能一路面带微笑,两颊都有些发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