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养帝王蟹视频 > 第243章(第1页)

第243章(第1页)

萧昇此时也是满心懊恼,今日在朝堂上,他在混战中被人打到了眼窝子,半边脸都是紫,只一边覆冰袋一边道:&ldo;儿子原以为将圣上迎回洛城,那崇正郡王必定反对,他因为迎圣驾太倨傲,原本在臣子里的口碑甚差,只要他有拦截万岁之意,必定要被群臣谏言,到时候我们迎回圣驾,就是免了霍随风这等子外臣的狼子野心……可谁想……&rdo;

萧衍知道儿子没说的话,谁想到那霍随风竟然跟他老丈人一般,无欲无求,对于这种能改变国运的事情毫无阻拦之意。

甚至有人亲自赶往郡王府,游说着小郡王留下皇室时,他都能四两拨千斤,领着来人去参观他老丈人在郡王府里新砌的猪圈,许诺过年时分猪肉给诸位同僚品尝。

原本是该是与萧家抗衡对峙的王爷,走起了田园风,可不是显得萧家有些急火火了?

说到底,这其实也不是儿子和孙子目光短浅,实在是霍随风大大出人意料,竟然皇权在手,却不知把握,叫人摸不清路数。

如今已经是骑虎难下,萧家既然起了头儿,就要硬着头皮走下去。不然的话,依附与萧家的臣子们便会觉得萧家软弱,不值得追随。

在朝堂连闹了几场以后。萧衍拄着先帝也赐下的雀头长寿手杖,亲自上朝请示太后,痛哭流涕陈述萧家历代为国建功的子弟们,表示萧家的忠心无二,同时也是陈述了皇室久不在中原,会造成百姓人心浮动的种种弊端。

到底是姜还是老的辣,萧老太爷的一番陈词,让闻者落泪。

最后一直没有表态的崇正郡王终于被感动得开了口,命人拿来了地图,呈给太后与诸位臣子看,只说萧老太爷所言极是,万岁一定要回中原稳固军心。

然而,洛城周遭平坦,若是战事有变,一旦被攻击,只怕难以回旋把守,倒不如凤城来得稳妥些。

这凤城乃是笑娘的老家,地处偏北。但好歹是入关了,跟漠北也隔着几道山。

说实在的,霍随风要是在萧家提出迁徙皇室之初,提出这等子建议,必定会被人倒打一耙,扣上不肯放皇室远离,狼子野心,居心叵测的大帽子。

可是现如今,朝堂上的臣子们吵也吵了,打了也打了,一个个都没了后劲儿。

这位王爷的清心寡欲,看淡权势也被群臣们看在眼中。好不容易这位郡王不聊养猪杀猪,总算是说了些正经的,诸位臣子们倒是认真考量了一番他的建议,纷纷点头。

可是萧月河却是看着地图微微皱眉。

别人不知,可他却知霍随风这几年里在漠北做了什么。打着给他师姐开通河道的命运,将不靠海的漠北硬是挖出了一道通往海线的内河。

虽然凤城不在漠北,可是霍随风的大军只需要借着漠北开凿引入的内河,便可以绕着海路一日到达。

这皇室……他妈的岂不是还攥在他霍随风的手心里?

小子装得不食人间烟火一般,竟是在这时耍弄起了心眼!

可是这话又不能在朝堂上明说,毕竟这些日子来,人家崇正郡王可没有说过一句扣留皇室的话来。

他此时开口,就是栽赃忠臣,暴露萧家才妄想掌控皇子的狼子野心。

最后太后开口,应承下了霍随风的谏言,皇室迁都关内,暂时落脚在凤城,待得中原平定,再返回故都。

小郡王在关键时刻,平定了朝廷的争端,为老臣们赞赏:&ldo;不愧是先帝爷赏识的外疆王爷,为人淡泊名利,而又忠心皇室,堪为大秦的脊梁!&rdo;

为了表彰夫君能干,笑娘特意命厨下酱了一大锅脊骨,以形补形。

第135章

漠北临近西域,各种来往商队甚多,各种香料齐全,骨头酱的也甚是入味,红彤彤的油亮表面,咸淡正好。

寒烟给主子们递呈来两根银管吸食骨髓。为了解腻,厨下还用时鲜的蔬菜切丝,淋了芝麻咸酱,另外还有两蒸笼热腾腾的栗子面小馒头,里面是笑娘爱吃的红枣馅,配着红虾吊的冬瓜芙蓉汤吃。

服侍着大秦的脊梁啃吃脊骨后,笑娘也一口一口吃得香甜。

许是腹内的孩儿月份渐大的缘故,笑娘越发能吃。可是吃完半笼的馒头,就被随风撤了盘子。

&ldo;不能再吃了,前些日子郎中有交代,若是后几个月吃得太多,胎儿大了,生产时便难了。&rdo;随风看着笑娘还想再啃骨头,温言劝道。

古代社会没有剖腹产这一说,更没有无痛分娩,所以生产就是道鬼门关。

果然随风这么一说,笑娘意犹未尽地止住了,任着他用皂角温水给自己洗了手后,便跟着随风在府后的花园子里散步,好消一消食。

跟其他忙得鸡飞狗跳的臣子相比,崇正郡王简直清闲得无所事事。

这几日,虽然皇室和一干臣子忙着迁都凤城,可是却跟霍随风没有多大的关系。

毕竟有萧家一家子能干的臣子,他这个外疆之臣就不必掺和,免得抢了萧家的功劳。

但是迁都是需要银子的,虽然萧月河不欲霍随风出风头,却希望他能掏银子尽一尽忠心。

所以今天上午萧世子领着四五个老臣,破天荒地来到郡王府上,一坐就是半天。

笑娘没有露面,但是听在前厅伺候的仆役言,萧世子带来的那位姓盛的幕僚很厉害,引经据典头头是道,一副郡王不拿钱就是不敬君上的败类的意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