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衍觉得此法极好。
杨氏笑道:&ldo;那我可就好好歇歇了。&rdo;
李纨看了杨氏一眼,心中微酸,以前的母亲身子健朗,说话也是极其响亮。如今却变得如此病弱,连出门都不得轻易。
&ldo;母亲好好歇歇,兰儿很少见到外祖母,定是想着的。&rdo;
杨氏转向贾兰,贾兰被李衍逗得快活,道:&ldo;我也到了含饴弄孙的日子了。&rdo;
李衍手一顿,惹得贾兰疑惑的看着舅舅怎么不陪他玩耍了。
&ldo;母亲和大姐姐好好说话,我带着兰儿四处看看。&rdo;
杨氏摇摇头,对李纨表示她的无奈。
李纨笑了笑,心中觉得需要好好和弟弟谈谈。
母亲这个身子,只怕撑不住十年,早点看到李家孙子,也好过一些。
一家人用了一顿团圆饭,就连李廉也多喝了几杯。
今夜无月,李衍坐在自己的书房翻了一下父亲替他找来的朝中翰林的文章。李衍知道这是父亲让他熟悉他们的口味,进而做好准备做出相应的文章。
门被敲了敲。
李衍想着这会子功夫母亲和父亲也已经休息去了,伺候他的人也被他赶去玩,而且他们不会这么敲门。
&ldo;大姐姐快请进。&rdo;
门被推开,果然是李纨。
李纨手中端来一盅汤,她轻放在李衍桌旁,道:&ldo;你暂且喝着,晚上别熬得太久伤了眼睛。&rdo;
李衍笑道:&ldo;今日这情形就如五年前一般。&rdo;李纨还没出嫁,都是她每天晚上亲自给他送汤。
李纨道:&ldo;是啊,转眼间你也这么大了。&rdo;
李衍放下手中的文章,也放下了笔。
&ldo;大姐姐真的再也没想过改嫁?&rdo;
李纨身子一僵,脸上温柔的笑容也僵住了。
&ldo;弟弟莫要胡说,我已经和老祖宗说过了。&rdo;
李衍笑道:&ldo;大姐姐莫急,我这般问其实是想告诉您,您做什么我们一家都会支持你的。&rdo;
李纨一听,手有些颤动,她忘记自己过来的目的,慌不择路的向门口踏去:&ldo;你好好看书,我不打扰你了……&rdo;
李衍望着李纨的背影,看来大姐姐也不是对贾珠死心塌地。那么当日她在贾母面前说的话,都是以李家的利益为出发点。
童子试通过三场者都被称为&ldo;生员&rdo;,也就是&ldo;秀才&rdo;。
秀才算是有了&ldo;功名&rdo;,已经开始进入士大夫阶层;不仅有免除差徭的好处,还能见知县不跪、当官的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
此外,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ldo;禀生&rdo;,由官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ldo;增生&rdo;,不供给粮食;三是&ldo;附生&rdo;,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当然还有一种特殊的监生,所谓监生,就是国子监的学生,监生分两种,一种是靠祖辈萌荫的贵族子弟,一种是成绩特佳的秀才,被选为贡生,这种贡生与国子监其他&ldo;监生&rdo;不同,&ldo;贡生&rdo;是正途所出,属一种荣誉。国子监中,贡生比普通监生要少上三倍。
李衍的父亲就是国子监祭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