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微臣谢主隆恩。&rdo;
双手捧着圣旨,缓缓起身。
&ldo;恭喜了,李大人。&rdo;
李衍微微点头,安伯很有眼色的递了几个红包过去。
宣旨太监掂量红包的重量,笑得越发开心。
打发人离去后,李衍带着圣旨进了书房。
打开玉匣子,看着里面躺着的圣旨,李衍不知为何竟然开心不起来。
他早就知道他要成亲了,也早知道自己未来的妻子是什么样的,更知道自己未来的妻子对自己一心一意,他已经比起无数人要来得幸运。
将盒子盖紧,他也是有家有室的人了,他要担负起自身的责任来,不管他对妻子是什么样的感情。
李衍哑然一笑,说到底,他是得了婚前恐惧症了。
第二日,李衍第一次以吏部郎中的身份入朝。
吏部郎中在金殿中是没有他的位置,他和众多的官员在殿外站列,这倒是最靠前的地方。
朝事一如常,辰时散了,各大官员回了各部。
以李衍的官职本应该去吏部熟悉事物的,可是却被太子的人叫走。
留下吏部等人思虑着如何对待这个新来的同僚。
东宫。
刘璘已经坐在书案前等候。
这番态度,令为师者大生好感。太子上学,师更尊弟子,太子迟来无人敢非议,称等君天经地义。太子能早早等候,便会多好学之名。
一般而言,除了少傅就是德高望重的老学士,太子需要给些面子。
其余诸如李衍的讲师,是不需要这么客气的。
今日太子提前进学,以后李衍在太子众多的讲师中地位会有所提升。
李衍给他请安,刘璘指了指位置,道:&ldo;坐吧!&rdo;
李衍轻轻点头。
座上很软,让李衍在朝堂外站了一个时辰只觉得舒服无比。
&ldo;孤已经和皇祖父、父皇说好,每日下朝后第一个时辰由你讲学。&rdo;
李衍看着自己书案上重叠的书。四书五经、政治军事,还有各种史书。
&ldo;臣听闻,由向少傅为殿下讲授为君之道,诸学士讲政,钟学士讲儒家……赵学士讲法?&rdo;
刘璘点点头。
李衍想着太子各方面都有老师,到也为难。
李衍现在是讲师,不是以前刘璘拖着他指着章节让他讲授,所以李衍必须要拿出个讲学章程。
想了些许时候,道:&ldo;殿下,臣为你讲史如何?&rdo;虽有讲史的学士,不过史书何其多,那学士哪里都能讲完。而且,李衍打听过,讲史的张学士告假,大夫说需要为他母亲准备后事,想来张学士也需要丁忧三年。
这张学士叫张初晖与李衍也是有旧的,正是李衍考中举人时的座师,也是与贾家断了姻亲关系的贾琏母家。
刘璘点点头,对于他来说,什么东西都学得差不多,剩下的自己学习慢慢参悟而已。
现在,他已经不常招讲学学士给他上课了。
他想李衍每日报到,其实也是想每日多见几回,多一些独自相处的美好日子。
于是,刘璘指了指旁边的《资治通鉴》。
问道:&ldo;李学士如何看待此书?&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