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衍明白这个礼,文官体系本就如此,考官是谁,过了的便是其座下弟子,必须以师礼相待。李衍得了第一,不管最后一场面试名次如何,这县试也过了。
&ldo;此外面试后,你需要和你同科的学子好好聚聚。&rdo;
&ldo;父亲,儿子明白。&rdo;
李廉点点头,道:&ldo;你进屋里和你师父说去吧!&rdo;
李衍这才转身去了设有莫化舟的灵牌房间。
在这房间呆了两柱香,李衍换了身衣物去了锦绣楼。
锦绣楼的生意向来好,李衍走上楼梯,就瞧见赵廷初和韩奕两人在栏杆外的桌子旁说话。
&ldo;李兄弟总算来了,快过来坐。&rdo;
李衍精神极好,上午短短几句交集,李衍也了解这几位玉山学院的学生并非寻常书生。他们不仅多才,而且极其潇洒。
这是一圆桌,周围的栏杆映出绿水荷叶。
李衍掀开珠帘,一阵沁人心碑的花香传入鼻中,让他感觉心旷神怡。
&ldo;李兄弟来的正是时候,我俩正在填诗词,你也一块。&rdo;
李衍心中一突,说来做文章他不怕,但是做诗词就比较麻烦了,不是他不会做,而是他做的没什么水准。
桌子上已经铺陈了不少纸笔墨砚,其中有一张已经有了妙句。
&ldo;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rdo;李衍多吟了几句,当真好诗,虽没写□,但是透露出来春喜,已经盖住无数写春景的诗词。
&ldo;两位兄弟,该你们了?&rdo;
李衍一叹,只得提起了笔,若是实在写不出来,明朝以后的诗词不能用,但是之后的总是可以用的。
韩奕似乎想到什么,神情有着一丝迷幻。
李衍瞧他写到:&ldo;每日青楼醉梦中,不知城外又春浓。杏花初落疏疏雨,杨柳轻摇淡淡风。浮画舫,跃青骢,小桥门外绿荫浓。行人不入神仙地,人在珠帘第几重?&rdo;
看不出来,这人还是一个风流人物。瞧着诗词中的梦幻迷情,当真羡煞旁人。
韩奕放下笔,似乎还没从那意境中脱离出来。
赵廷初道:&ldo;还在想绿柳?&rdo;
韩奕摇了摇头:&ldo;一时触感而已。&rdo;
李衍自然听明白了,这绿柳只怕便是韩奕的红颜知己了。他想了想,然后提笔写道:&ldo;先自春光似洒浓,时听燕语透帘栊。小桥杨柳飘香絮,山寺绯桃散落红。莺渐老,蝶西东,春归难觅恨无穷。侵阶糙色迷朝雨,满地梨花逐晓风。&rdo;
此词与韩奕的词相互对应,赵廷初将两首连续读了好几遍,然后大拍手掌。
&ldo;好词,自宋以来,竟然还能得其绝妙好词,两位足以名传天下。&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