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阿里和卓的大女儿没有跟着陈家洛走?&rdo;
&ldo;是。听说此女枯坐了一夜,第二日就管起族内之事,对陈家洛只字不提。&rdo;
阿里和卓的两个女儿怎么都是未订婚便有私情?不过,这大女儿倒是不错,知道轻重也能顾全大局。如果当初阿里和卓送来和亲的是大女儿,只怕又是另一种局面了。乾隆边想着,边挥手打发了探子。
待粘杆处的探子退下,小太监进门通禀,说太后请皇上叙话。乾隆赶往慈宁宫,方坐下片刻,太后便直入正题道:&ldo;皇上,你看两月前兰馨已经顶着还珠格格的名头嫁去漠北了,上个月连和嘉也出宫了,是不是瑞珍的婚事也该操办了?&rdo;
&ldo;这……&rdo;乾隆很是为难,与对座的太后他是很原意好好相处的,对方提出的要求,只要不过分,他也很乐意替对方办到。可是,此事事关天佑,他还真做不了主,又怕推托让太后对自己生出恼意,只得做哀兵之态,一脸为难的瞅着太后。
没用的东西,还是皇上呢,如何能这般的不作为?太后狠狠冲乾隆翻了个白眼,没好气道:&ldo;你是皇上,富有天下,谁的事是你不能管的?哀家也不急,你就下道旨意,让他们在下个月成婚也就是了。&rdo;
你不愿在天佑面前做恶人,朕也不想啊!乾隆心中嘀咕却不敢明言,讪笑道:&ldo;皇额娘,朕已经为瑞珍公主赐婚了。这定婚期的事,还是由您下道懿旨吧?&rdo;
&ldo;哼!为哀家办件小事还推推脱脱的,像话吗?&rdo;
乾隆苦着脸道:&ldo;皇额娘,不是朕推拒,实是瑞珍公主对朕有恩,这婚期之事总要问过御妹,待她首肯才下旨吧?不过皇妹孝顺皇额娘,如果额娘发下懿旨,朕想皇妹是不会推托的。&rdo;
混帐!竟敢把事又推回来让她作主,果然是个狡猾的,否则小姐也不会让他坐上那位子!太后心底积攒着怒意,没好气道:&ldo;你这般小心做什么?难道,哀家还能害了自己女儿?&rdo;
&ldo;朕如何敢这般想?&rdo;
&ldo;不敢便好。&rdo;太后瞥眼睨视着乾隆道:&ldo;哀家知道,瑞珍只是哀家认下的义女,你不放在心上也是常事。&rdo;
乾隆慌忙道:&ldo;皇额娘说哪里话?朕岂是那等不知感恩之辈?&rdo;
&ldo;既然如此,你的养女嫁了、义女出阁了、亲女更是找了好人家,为何迟迟不办瑞珍的婚事?&rdo;太后责问。
他这不是不敢吗?乾隆赔笑道:&ldo;皇额娘,您看这样如何?我们把皇妹请来,一同商定婚期?&rdo;
看来不拉上她作伴,皇帝是绝不会应承了。太后颇为无奈的点头道:&ldo;那就这么办吧。&rdo;说罢,命人请天佑详谈。然,话虽这么说,太后不由的暗恨真乾隆闹出夏雨荷之事,又让夏雨荷苦等那么多年没个着落,以至最后惨死。有了这前车之鉴,自是叫从小为此事吃尽苦头的小姐望婚却步了。
片刻后,宫人回禀道:&ldo;瑞珍公主说,若是商议婚嫁事宜她就不来了,但凭太后、皇上作主。&rdo;
&ldo;瑞珍真是这么说的?&rdo;太后险些喜极而泣,探身问道。
&ldo;是。&rdo;
&ldo;赏!&rdo;太后大手一挥,跪于下首禀报的小太监顿时笑眯了眼,急忙叩首谢恩。随即,太后令心腹嬷嬷请了皇后,招来新上任的内务府总管,清点公主的嫁妆单子,并想着再如何添加些才好。
赏云鹤那小子,不知道前世烧了哪炷香,今生得了这般的福气!在太后一叠声的吩咐中,乾隆是越听越不是滋味,心底泛起各种羡慕嫉妒。虽说皇帝有三宫六院,但在他眼里所有的女人也及不上一个天佑啊!不过……乾隆想到天佑平日冷然的模样,咽了口唾沫,心道就是自己能娶天佑,恐怕也不敢消受。这般的人物,便如书上写的只可远观不可亵玩!他眼下所有的一切都是对方给的,他感恩之下生出亲近之心。然,这份心思他却从未敢表露,就怕看到天佑厌恶的神情。而今她要成亲了,自己也该放下了。
不过赏云鹤还真是蔫坏蔫坏的,怕也只有天佑这样的女子能压制的住。就说含香那事吧,确实麻烦。明知她是个不贞的女子,却不能在阿里和卓说破前拒绝。一来,是要给降部一个脸面。再者,女家未提婚嫁,男子冒然上前推拒,竟还是一国之君,大清朝的表率!别人会怎么看,乾隆不知道。可回部族人会怎么看,乾隆却清楚的很。他们会觉得他这个皇帝不知好歹,或是故意羞辱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