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威斯计划实施后,占领军于1925年8月撤出。
的180亿马克巨额债务。然而,城乡民众的银行储畜日益贬值,依靠房租、养老金和保险金等固定收入生活的人,其生活水平急剧下降,部分小资产阶级分子沦为无产者,工人的实际工资减少,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通货膨胀造成社会动荡,民心不稳,社会风气不正,魏玛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威信和地位进一步下降。
鲁尔危机
1922年底,德国在赔偿委员会允许的延期偿付范围内尚拖欠16%的现金,12%的煤炭,50%的木材,即10万根电线杆。在赔偿委员会中起支配作用的法国以此为借口,不顾英国的强烈反对,于1923年1月11日和比利时分别照会德国,决定派遣一个技术专家委员会进入鲁尔区,监督德国履行赔偿义务。同日,法比8700名官兵开进鲁尔地区。一年之内,占领军增至10万多人。
1923年1月13日,德国总理古诺在国会发表演说,表示:对于法国破坏凡尔赛条约的行为,德国不可能进行积极的反抗,但是,&ldo;德国政府没有能力制止人民的消极抵抗??&rdo;。国会以283票比28票通过了这项政策性声明,于是,鲁尔区民众自发兴起的&ldo;消极抵抗&rdo;成了官方政策。&ldo;消极抵抗&rdo;包括以下措施:召回驻法、比两国的使节;停止偿付赔款和实物;指令鲁尔区的官员、工人和全体居民不得执行占领当局的命令,不得为占领者服役并提供物资供应,指令被法国占用的矿井、工厂和铁路停工停产,损失部分由政府给予资助,规定凡遭法国占领当局解雇和驱逐者,政府都给以较高的经济补助。
法比占领当局采取措施加强军事管制。它封锁鲁尔区,颁布戒严令,解
雇18万名消极怠工的德籍雇员,接管了行政职权。同时成立&ldo;铁路管理局&rdo;,使用本国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铁路员工,并以优惠措施吸引数万名波兰工人到鲁尔区工作,逐渐恢复了矿井铁路业务。还发行了名为&ldo;管理局法郎&rdo;的新货币。
鲁尔危机给德法两国都造成很大的损失。由于法比占领当局禁止鲁尔区
的煤、钢、铁以及其他重要原料和燃料运往德国其他地区,致使德国工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1922年已恢复到战前水平80%的工业产量再次下降到40
%。资助消极抵抗的费用主要通过增发货币来解决,以致本来已经相当严重
的通货膨胀恶性发展。马克币值暴跌,1923年6月中旬,10万马克兑换1美元,到8月8日已跌到500万马克兑换1美元。在内外交困中古诺政府下台。人民党领袖斯特雷泽曼组成大联合政府,并从国会获得制定非常法令的全权。
期特雷泽曼政府首先于1923年9月26日公开宣布放弃鲁尔区的消极抵抗政策,为和平解决赔偿问题创造前提条件。随后又着手改革财政、稳定货币。10月15日,根据政府法令建立了&ldo;地产抵押银行&rdo;,11月15日起发行&ldo;地产抵押马克&rdo;,该货币以全部农业可耕地和工业资产作基础,与战前马克或金马克等值,即1美元等于42地产抵押马克,或1万亿纸马克兑换1地产抵押马克。为了避免发生新的通货膨胀,政府规定地产抵押马克的最高发行量为32亿马克,其中政府贷款额限制在12亿之内。但是,在地产抵押
马克发行初期,币值仍不稳定,直到1924年4月道威斯计划提出后,才稳定下来。
斯特雷泽曼政府几次要求同法国政府直接谈判,均遭法国拒绝,于是支持煤业辛迪加同法比等谈判。11月23日,双方签订协定,煤业辛迪加重新开始向协约国交付煤炭。鲁尔危机暂告缓和。
《道威斯计划》
为了防止德国经济的彻底崩溃,寻求解决德国赔偿问题的新途径,1923
年11月30日赔偿委员会决定成立两个专家委员会,由美、英、法、意、比五国代表组成。第一委员会负责研究稳定德国货币和平衡德国预算问题,由美国芝加哥摩根银行经理道威斯任主席,故也称道威斯委员会。第二委员会负责研究德国外流资本数目及追回的途径,由英国金融家麦克纳任主席。
1924年1月,两个专家委员会开始工作。德国国家银行总裁沙赫特作为德方代表参加有关会议。同年4月9日,道威斯委员会拟定一项解决赔款问题的计划,即《道威斯计划》。4月16日,德国政府通知赔偿委员会,认为专家们提出的计划是一个可以接受的谈判基础。同时,斯特雷泽曼接连发表文章和演说,表示德国必须首先重新恢复国际信誉,大量吸收美英资本,用以复兴经济,同时以局部让步来创造条件,以便能够重新采取政治行动。从
1924年7月16日到8月5日,英、法、意、比、日等债权国召开伦敦会议,
讨论批准道威斯计划的事宜。尽管德国政府多次强烈要求与会,还是遭到与会各国的拒绝。直到会议基本达成协议后,德国代表团才被准于8月5日前往伦敦,参加后续会议。伦敦会议批准了道威斯计划,还通过了有关决议案。
道威斯计划及伦敦会议决议案规定:
1在德国国家银行之外,另设资本为4亿金马克的&ldo;兑换银行&rdo;,负责发行新币和收回业已丧失信用的旧币。新币与&ldo;地产抵押马克&rdo;等值,40%以黄金或外汇为担保,余数以贸易期票为后盾。同时规定把德国国家银行体系和全部货币流通业务置于协约国特设机构的管理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