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阿瑟心急如焚地找来肯尼,让肯尼指挥的第5航空队尽快进驻莱特岛。肯尼告诉他,陆基航空兵何时在莱特湾发挥重要作用,完全取决于岛上的简易机场什么时候能修好。
他接连两天与肯尼一起到岛上视察塔克洛班机场和杜拉格机场。结果让他们十分失望:两个机场都很小,改建机场的推土机刚挖下几铲土,地表下就冒出水来,雨季一来,这里还不成一片泥沼?肯尼命令工兵们在机场跑道上铺下珊瑚沙砾,又在上面铺上带孔的钢板。但即使这样,也只能停放半个p-38战斗机群,而几十架飞机对急需掌握莱特湾制空权的美军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几天后,麦克阿瑟搬进了位于塔克洛班的美国农场主沃尔特?普赖斯的庄园。他很喜欢这座用水泥和砖石建成的奶油色建筑,却不喜欢门前草坪上专用的防空洞。巴丹战役之后,有人曾嘲笑他是&ldo;防空洞里的道格&rdo;,言外之意他是一个不敢亲临前线的胆小鬼。自从那以后,他就一直以&ldo;防空洞会传播肺炎病毒&rdo;为由,拒绝钻入拥有电灯、家具、地毯和排气扇的舒适洞穴。现在他又有了新的理由,说防空洞&ldo;破坏了草坪的氛围&rdo;,命令手下人把它填平了。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日本飞机对塔克洛班的袭击愈加频繁激烈,有时一天轰炸十几次。普赖斯庄园作为当地少有的几座现代化建筑之一,自然是日机重点光顾的目标。有趣的是,日机对庄园的10余次轰炸中,只有一颗炸弹命中目标,落在麦克阿瑟隔壁的卧室里,却没有发生爆炸。另一颗落在麦克阿瑟卧室长沙发上的哑弹则是美军高射炮兵发射的。当天晚上,高射炮部队指挥官威廉?马克特少将回到普赖特庄园吃饭时,麦克阿瑟将这颗炮弹&ldo;叭嗒&rdo;一声丢在他面前的桌子上,说:&ldo;比尔,告诉你的炮手们,射击时瞄得再高一点!&rdo;
让麦克阿瑟手下虚惊一场的倒是一次日本战斗机的扫射。11月的一个傍晚,一架日本轻型战斗机朝普赖斯庄园射击,两颗30毫米口径机关炮炮弹穿过办公室的窗户,打在麦克阿瑟头顶正上方的横梁木上。当部下冲进办公室的时候,发现他若无其事地坐在桌子前,就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但麦克阿瑟心里却在庆幸上帝给了他&ldo;与生俱来的避弹功能&rdo;。他让传令兵将横梁中的两颗弹头挖出来送给自己的儿子,并且附上一封信。信中说:&ldo;亲爱的亚瑟,爸爸送给你两颗大子弹,它们是冲着爸爸打来的,但没有打中。爸爸很想念你和妈妈。爱你们,爸爸。&rdo;
第19节:菲律宾浴血(19)
在麦克阿瑟饱受日军空袭之苦的同时,莱特岛东边的美军主力登陆部队按照既定计划,正朝着横亘在莱特岛中间地带的&ldo;中央山脉&rdo;缓慢而艰难地前进。这时的战场形势,已由美军登陆初期的急剧扩张变成两军的胶着状态。
1944年10月6日,也就是麦克阿瑟开赴菲律宾的10天之前,日本第14方面军新任司令官山下奉文陆军上将抵达马尼拉。但这位野心勃勃想大干一场的家伙却发现参谋总部交给他的是一个&ldo;烫手山竽&rdo;。
从编制上看,第14方面军下辖9个师和3个旅,约23万人,人数并不算太少,但部队大都分散在星罗棋布的菲律宾各个岛上,将有限的兵力分散到各处分兵把口,到处撒胡椒面。况且,在大敌当前的关键时刻,整个菲律宾的防御竟然出现事实上的两套指挥班子,兵力也被一分为二。
如今集结于准备进行地面决战的主战场‐‐吕宋岛上的部队只有第8师(驻守八打雁)、第103师(驻守阿帕里)、第105师(驻守比卡尔)及第58旅(驻守林加延),还有作为预备队的第26师和第2坦克师。另外的4个师和1个旅则由驻在宿务岛上的第35集团军司令官铃木宗作中将指挥,单独负责包括棉兰老岛、莱特岛等菲律宾中、南部地区的防御,与南方军司令官寺内保持密切联系,山下奉文根本就插不上手。
他不知道麦克阿瑟大举进攻时,自己有多大把握守住吕宋,而对铃木能否抗得住美军对棉兰老和莱特岛的进攻,心里也没有底儿。
眼下,他最盼望的就是从本土和中国东北大连港驶出的运送援军的船只能够躲过美国潜艇的伏击,把增援兵力送到菲律宾来,同时在已往战斗中筋疲力尽的航空兵部队能够及时得到整编和重建,以在菲律宾反登陆作战中大显身手。此刻他还不清楚,在台湾海域航空战中制造虚假捷报的海军航空兵已经损失惨重。到莱特湾登陆作战开始前,能够参加菲律宾作战的飞机,陆军只剩下第4基地航空队的200架飞机,海军只有265架飞机,而且它们的地面支援设施,有的受到严重破坏,有的根本就不完善。
深感兵力不足的还有第35集团军司令官铃木宗作中将。战前,他判断美军最可能在菲律宾的第二大岛‐‐棉兰老岛上登陆,因此把第100师和独立混成第54旅都部署在那里,并以岛上的达沃为主要海空军基地。准备战斗打响后,以第100师坚守达沃,并调用第30师主力和第102师一部配合歼灭登陆之敌。除了上述被称作&ldo;铃-1&rdo;号的作战方案外,他还设想美军在莱特湾方面登陆时,使用第30师和第102师一部增援莱特岛,以此作为&ldo;铃-2&rdo;号方案。不过,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他的战备工作并没有太大的改观。棉兰老岛上的陆路交通依然十分不便,贯穿南北的道路靠着不断修补才能免强能够通汽车,而海岸和内地的军事工事大部分都没有建好。即使是战备最充实的莱特岛守军第16师,也不过是把海岸第一线的主要阵地加固一下,在工事上面加上被覆,免得雨季来临时工事内一片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