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根据越方提出的要求,经中共中央同意,人民军新建的第三○八师和二○九、一七四两个团开到中国境内,由中国给予更新装备和帮助训练。云南、广西两省军区奉命在云南砚山和广西靖西分别设立训练基地,并于5月中旬开始实施装备和训练任务。为解决在中国境内越军部队的后勤保障和加强援越物资的运送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于1950年8月6日在南宁设立办事处。
1950年7月7日,陈赓离昆明赴越,途经砚山训练基地,在了解对人民军装备、训练情况和听取人民军师、团干部介绍敌情后,认为把战役的主要方向放在东北边界的高平地区是适当的。陈赓在入越途中,继续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对法军的兵力部署、作战特点、工事构筑及人民军的战斗力和干部思想进行了分析研究,初步形成了边界战役的作战方案。
7月27日,陈赓抵达越北太原市附近印支共所在地,会见越南领导人。胡志明一见陈赓,立即迎上前去,同他热烈拥抱。早在中国大革命时期,胡志明就在广州结识了陈赓,如今,这两位老战友又在越北战场上重逢了,当然是分外高兴。陈赓在太原住了5天。每天,胡志明都和陈赓在一起,大家促膝谈心,商量组织边界战役的有关问题。
当时,对于如何进行边界战役,众说不一。有人极力主张乘法军不备,先攻占四号公路最北端的重要据点高平。胡志明就此征求陈赓的意见,陈赓当即陈述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越南人民军在越北战场作战的指导方针,主要应着眼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以便改变敌强我弱的态势,争取自己的主动权。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人民军还缺乏攻坚作战的经验。而高平法军兵力集中,工事坚固,一开始就打高平,不容易取胜。最好是先打位于高平、谅山之间、敌人兵力较少的据点东溪,将四号公路拦腰切断,痛打敌人。然后南下围攻七溪,迫使高平、谅山法军出援,人民军可在中途包围他们,消灭他们。这样最后拿下高平就比较有把握了。
胡志明觉得陈赓意见很有道理,立即主持召开中央常委会进行讨论,并作出决定,采纳陈赓的作战方案。在作战方案确定之后,陈赓离开太原奔赴边界前线之前,胡志明邀请陈赓到自己的住处共进午餐。两位老朋友边吃边谈,他们共同回忆起大革命时期在广州、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的一些往事。交谈中,胡志明对陈赓在制定边界战役作战方案时表现出来的谋略十分赞赏,他顺口吟咏出这样两句诗:&ldo;乱石山中高士卧,茂密林中英雄来。&rdo;以此来比喻他和陈赓的会见,把陈赓称作运筹帷幄的英雄。
战役方针确定后,7月31日陈赓离开太原市,前往高平附近的广渊,同越军总部和韦国清率领的中国军事顾问团会合,一起制定战役的具体作战计划。当时,越南东北边界地区,敌军共有13个营约11000余人,部署在第四号公路北至高平南至谅山的一条线上。越军集中兵力2万多,其中包括中央根据他的大部分战略机动部队和边界各省的地方游击队。8月16日,胡志明在高平前线召开高级干部军事会议。陈赓应邀在会上作了关于边界战役作战计划的说明和报告。
&ldo;边界战役的作战计划,是根据越北战场总的态势和高平、东溪、七溪、谅山、亭立一线的具体敌情以及人民军的实际情况,并考虑了敌方可能的反应和变化而制定的。&rdo;陈赓说,&ldo;高平地势险要,三面环江,背靠大山,工事坚固,守敌较多(1000余人),易守难攻,是块硬骨头。进攻高平要渡水作战,而且只能从一面进攻,既要打纵深,还要打增援的伞乓。这对缺乏攻坚作战经验的人民军,困难尤多,容易打成得不偿失的消耗战。&rdo;
&ldo;诚然,乘敌不备,突然进攻,在开始的时候可能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能解决战术和技术上的全部困难。&rdo;陈赓进一步指出,&ldo;首战不胜,对整个战役将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最好先不攻打高平,而打高平与七溪之间的东溪据点。东溪守敌只有一个营,设防不甚坚固,而且孤立突出,有利于从南北两面相向合击,取胜把握较大。打下东溪,便把四号公路拦腰斩断,使高平孤立起来。这样就迫使七溪、谅山的敌人可能出援,将为运动中歼灭更多敌人创造有利机会。&rdo;
&ldo;如果七溪之敌不出援,就在解决东溪后乘胜攻取七溪,最后集中全部主力进攻高平,并力争在运动中将敌聚歼。&rdo;陈赓强调说,&ldo;进攻东溪,胜利比较有把握,而首战胜利,对整个战役影响很大。便于一口口把敌人吃掉。&rdo;
为了保证战役的胜利完成,陈赓提出如下的战役指导原则:即打歼灭战,不打击溃战;集中优势兵力,先打弱的,后打强的;围点打援,争取运动中歼灭敌人;不打无把握无准备之仗,争取首战必胜。
具体作战部署是:用两个主力团首先进攻第四号公路上的东溪据点(东溪北离高平40公里,南距七溪20公里),从中间突破;3个主力团准备打援;派两个营到七溪以南阻击谅山方面的援兵,留少量地方部队围困和监视高平的敌人。如果七溪之敌出援,就在有利地形歼灭之,然后进占七溪;如果七溪守敌不出援,就在东溪战斗解决后,乘胜全力聚歼之。最后以全部主力进攻高平,也力求诱敌出援,在野战中歼灭之。整个战役预计30到40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