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里芬,德国历史上伟大的战略家,略逊于曼斯坦因,但他属于19世纪,所以未列入排名之中。施里芬看完二人的过招,极为欣赏赞叹。
施里芬来到沙盘前,迅速部署了一把「镰刀」,与洪清的战略体系耽耽相对。
洪清的眼光何等犀利敏锐,他一眼就看出,此阵形乃「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他知道,施里芬手挥「镰刀」,并非为了对付自己,而是针对法国施威,他真正要对付的正是法兰西。
施里芬在借此机会检验自己的「施里芬计划」是否还有不完善的地方。
此时,施里芬即德国,洪清即法国;施里芬已在洪清脖子上架设了一把巨大而锋利的「镰刀」。德国重兵集结在右翼,约占总兵力的7/8,而在左翼仅以1/8的兵力牵制法军右翼。
施里芬的「镰刀」计划端的厉害无比。
巴黎,靠近德、法边境;柏林,远离德、法边境;德军重兵加强右翼,可在数周内攻陷巴黎‐‐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法军,即便自右翼突破德军防线,它们离德国首都极为遥远,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到达柏林,更不用说攻陷柏林了,这样,法国就无法给德国以有效还击。
那时,法军正行进在地形复杂的巴伐利亚高原或中德山地,凯旋的德军自法军背后包抄,将之全部合围于德国境内,使其片甲难回。
另外,德军的战斗力极强,左翼兵力虽然处于劣势,但法军要想从己方右翼突破德军左翼,必须大力加强己方的右翼,这样,法军的左翼将更加薄弱,由是,正中德军下怀,形势将更加有利于他们,因为他们突破法军左翼将更加容易。
当然,施里芬已料到法国绝不会将重兵集结于左翼而对阵德军的右翼重兵,原因有三:
一、色当会战依然令法军心有余悸,他们知道,与德军硬碰硬很难取胜,甚至要被击败,所以,他们要避敌锋芒;
二、法国一直想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而这两省正位于法军右翼方向,所以,法军绝不会加强右翼,在此方向上对德军进行突破;
三、法军对自己打防御战的能力颇为自负,他们认为,只要少量兵力即可将德军重兵拖住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到时,右翼法军就可绕到德军后方,利用与德军设想的同样方法,对德军进行包抄围歼。
洪清具有超人的洞察力,他沉思片刻即理清了主次矛盾。他知道,法军在战略上已经失败了,只要德军加强右翼的方针得以毫不动摇的贯彻执行,法军最后必败无疑;但是,一旦德军加强右翼的方针发生了动摇,到时,英、俄、法协同对徳作战,而德军不能在短时间内击败法国,对反德同盟进行各个击破,那么,最终失败的将是德国人。
的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与洪清所预料得完全一样。后来,小毛奇继任德军总指挥,没有将「施里芬计划」的精髓贯彻下去,反而不断抽调右翼兵力去加强左翼,结果战事一开,德军未能在短时间内击败法国,双方转入了长达数年的阵地消耗战,最终,德国战败了。
其实,德军在1914年未能攻克巴黎,已然预示了德国的战败,其后三年的消耗战只不过是对这一结果的推延而已。
当然,施里芬和洪清对德军在一战中的败北也负有一定责任。小毛奇正是看了施、洪二人今日的切磋才改变了「施里芬计划」的精髓。因为:
洪清虽然已「镰刀」在颈,施里芬也为动摇不断加强右翼的方针,但洪清指挥下的法军却不同于法国人指挥下的法军。如果法国人指挥法军,那法国必败;但,洪清若指挥法军,法国却可以战胜德国。
本来,左翼40万法军不足以拖延150德军的行动,但洪清却可用这40万法军构成一个巨大的「天地三才阵」。此阵可以拖延200万军队达两个月之久,当然,拖延150万德军两个月也没问题。
到时,右翼法军在他的指挥下,已然突破德军左翼,绕到德军后方,那时,德军前后受敌,必败无疑。
小毛奇正是看了此次切磋的结果,对德军战败感到害怕,害怕法军自左翼突破,然后绕到自己后方,对己形成包围之势,这才在以后不断抽调右翼兵力去加强左翼,致使「施里芬计划」的精华丧失殆尽。
小毛奇不知道,当世之间,只有洪清能破解「施里芬计划」,其他人对此杰出的作战行动根本无能为力,他根本不需要为自己的左翼担心;然而,小毛奇比他的叔叔老毛奇逊色太多;另外,小毛奇又是一个悲观沮丧、优柔寡断的人,他根本就不足以领导指挥一场战争。
如果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施里芬没有死,德军由施里芬指挥,那德国必能战胜法国。只可惜,施里芬在第二年,也就是1913年就辞世了。
洪清从李勐提来的书箱中取出了几本书。这乃是《孙子兵法》的德文版,洪清翻译完后,委托兴登堡印刷出版的。洪清将《孙子兵法》给了在场的德国人每人一本。
兴登堡对艾尔博莎说道:「乖孙女,你已经认识洪清了,你觉得这个人怎么样?」
艾尔博莎听兴登堡言语,心有不悦,说道:「此人锋芒含蓄,但比锋芒外显给人的压力还要大,和他在一起,令人觉得很不舒服。」
兴登堡说道:「此人绝对是一个百世罕见的奇才。在军事学院中,有东西方各国的诸多留学生,但唯有此人能得到我的认可。其他学生中,有些人比较杰出,但若与他相比,只能称为庸才。全体学员中,我只欣赏两人,一个是你的叔叔曼斯坦因,一个就是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