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朝鲜又出大事了!朝鲜的三大势力之一的东学党起义了。
东学党实际上是一种激进的民间组织,它的立意是对抗西方,所以自号东学,其情形极似后来在中国发生的义和团运动。
这一时期的朝鲜,国王昏聩,闵妃弄权,官吏贪污,盗匪猖獗,民穷财尽,路无行人,灭亡的命运已至不可避免的境地。在这种情形下,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应属正常。
不过东学党这种手无寸铁的乌合之众,很快就被中日两国联手出兵给平定了。
第19节
东学党起义虽然勉强可以称作一个大事件,但是与它引起的后续事件相比,那就有些小巫见大巫了。这主要是因为东学党起义给日本提供了一个夺取朝鲜的绝佳机会。平乱之后,日军仍驻扎重兵在战略要地,而且不断增兵,而清军却已经依据协议撤兵了。
袁世凯是个明白人,他一眼就看出来了,经过长达数年的积累,日本已经准备好打仗了。袁世凯立刻把日本拒绝退兵的消息还有自己的判断告诉了李鸿章,李鸿章又汇报给了朝廷。朝廷就&ldo;是打还是和&rdo;展开了激烈地讨论。
95、
这个时候的大清帝国集团公司,法人代表是光绪,可是集团董事长却是慈禧。
光绪作为一名热血青年,见不得小日本如此猖獗,他是非常想教训教训对方的,毕竟光绪觉得大清中法之战都没有输,何况与法国比起来貌似差很远的小日本呢。
可是慈禧老人家今年就要过六十大寿,她可不想让战争耽误她大办生日庆典。
严格说起来,慈禧近几十年的&ldo;大寿&rdo;都过得不太爽。
1874年,她四十大寿那年,刚好赶上亲儿子同治病得奄奄一息,做娘的当然难过,哪里有心情过寿。
1884年,她五十大寿那年,中国和法国开战,又把好心情给搅了。
现在是1894年,六十大寿了,总该好好过过了吧,可惜中日很快就要爆发一场决定国运的战争!
其实,慈禧想过一个超级生日party的迫切心情也是可以想象的。自从她垂帘听政以来,平定了太平天国、捻军,收回了新疆,中法战争也算不上输,这一切成绩不都表明她就是大清王朝的&ldo;中兴之主&rdo;吗!于是乎,随着1894年的临近,慈禧老佛爷就开始琢磨着要给自己办一个体面的六十大寿了。
因此,慈禧只想和议,不想打仗。她以为退一步海阔天空,日本人就不会生事了,她也就可以好好筹办生日party了,可她不知道,日本已经铁了心要开打。
13、
战国时期的军事天才吴起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他改革了这冷血的兵役制度,他的新改革有两个特色:
其一,走精兵路线。
用严格的标准来招募士兵,只有身体和心理素质合格的人才能入选他的部队。招募对象多为灾荒饥民或囚犯里的精壮男子,这个倒是一举两得,既增加了兵员,又降低了这些潜在危险分子揭竿而起的风险。
其二,发工资,有福利。
士兵一旦入伍就有军饷(工资),成为职业军人,而不是临时征入伍,打完仗就回家。不过这对财力要求比较高。所以那个时候一般都是以战养战,靠抢到的战利品来养活自己的军队。
吴起的改革让这些人不仅找到一张长期饭票,还能享受&ldo;一人入伍,全家光荣&rdo;的福利──全家免去徭役赋税,还赐给土地房屋。
用这种模式招徕的士兵,战斗力强悍,基本上战无不胜。这就是募兵制的雏形。
96、
(2)袁世凯班师回朝
令人奇怪的是,这一次北洋水师之父李鸿章竟然也站在慈禧这边。他说:日本此时战争实力已超过我国。咱们应该主动从朝鲜撤军。通过国际调停,争取时间,如果咱们躲过此战,我国便可获得一个战略机遇期,在实力充足后再与日本交锋不迟。
李鸿章居然支持通过国际调停解决朝鲜危机,他是对自己创建的部队没有信心,还是愚忠到唯慈禧之命是从?
后来知道了,他不支持开战的理由居然是他没有信心赢取胜利,与以光绪为首的主战派认为大清帝国会轻易地秒杀小日本的想法完全南辕北辙。
李鸿章认为,大清这间破屋,已经风雨飘摇,难以继续维持了。他说:在清朝前三十年的军事变革中,老佛爷给他出的题目都是命题作文,给予他自由发挥的空间极其有限,他从来没有实实在在地、放开手脚地办过事,总是受到各种各样的掣肘,所以事情也办得不大靠谱,像海军就是纸老虎,根本不足以战胜日本。(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所以,李鸿章不愿意在这种没有把握的决战中消耗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实力,他觉得应该再等一等,尽力争取和平的发展空间把经济搞起来再说。
97、
其实光绪和李鸿章怎么想,那都不重要,只要大清的董事长慈禧不想打仗,那就不能打仗,大清自然也不会派兵前来。
一心等待朝廷援兵的袁世凯终于失望了。
而且袁世凯这时的处境很艰难。一方面,东学党人想暗杀奴役他们的袁世凯;另一方面,朝鲜的亲日派当然也想杀袁世凯;再一方面,日本人也想趁机搬掉袁世凯这块拦路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