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玉为这个突如其来的想法兴奋不已,踱来踱去想象细节,半晌,他却颓然的坐在了椅子上。虽然气球能造的出来,但又怎么能飞的上去呢,用绢来造,现在的技术条件下作出来的绢比渔网都要差,一定会漏气,就算不露的话,也很容易破裂,要等为了造气球专门生产出专业的绢布来,恐怕自己都要抱孙子了吧?用牛皮虽然强度很大,但是重量上又有点不好控制要是想飞起来的话,加上燃料,天啊,气球恐怕要有一栋楼那么大,到时候吓唬人倒是不错,要是有人不小心射上一箭吗?扑,就飞到火星去了。
越想越觉得头痛,其实这个问题也不怪程玉,孔明过不了多久就发明了孔明灯,要是当时能造出气球来的话还能没有人尝试吗?大家不愿意想是一个方面,可能技术财力的限制也是一个很巨大的问题,不过以他的条件来说,要是能全力发展几年,并舍弃几百个人做先驱者‐‐就是送死,也并非不可能,只是旷日持久一点。
他这边正在痛苦万分,恰巧徐庶有军情要禀报‐‐郭嘉又在&ldo;养病&rdo;,对于一个人的理念还是不要强求的好。见到程玉头痛的样子,以为他的身体不舒服,连忙关切的问安。
程玉哪里有病,正好遇到这个可以商量的人,就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徐庶听过,脸上露出震惊的表情,他从来没有想过人可以飞这个问题,凝思半晌,觉得程玉的想法大有可为,对他说:&ldo;主公的想法果然神妙,定是上天佑护,才给您这种启示的。您想的&lso;气球&rso;,果然大有可为,不过需要时日,并非一朝一夕可成‐‐不过主公,要说飞应该还有一个办法,当年淮阴侯曾经以飞弋刺探霸王军情,如果用它的话,虽然飞的不是很高,但大概可以到达城头,只要数人成功,就可以将大队人马送上城头,两处关隘指日可破。&rdo;
飞弋?程玉回想了一番,终于想起他说的是风筝,果然这个东西的成本低制作也简单,如果侥幸成功的话,却是良策。当下奋笔疾书,将风筝的制法转告两处军马。
张郃正在抓狂报仇无望,如今程玉竟然送来这么一个好东西,如何不用,当下在军中拆除帐篷,用以建造风筝,一天下来,竟也造了数百,虽然可以造的更多,但是因为没有用武之地,要是几千风筝一起放的话,哪里找那么多人来拉缆绳。当天夜里,在壶关外的旷野上,冀州军就开始放风筝的历程。
要说这些努力争取飞上蓝天的冀州军,还都是志愿者,要知道,就算以现在的技术,滑翔机出点事情还不算什么,何况在那么落后的古代,用那么原始的技术和材料制造了一些没有经过验证的东西,这些士兵基本上就是抱着必死的信念站出来的,支撑他们的只有那分热血和荣耀,当然也有徐州多年来对士兵家属的优厚福利,谁又能说礼教就一点好处也没有呢?至少让眼下这些人知道廉耻,知道家庭吧?
但这些风筝的失败率也委实高了一点,就算这里是山谷口风大但说带起一个人来还是很有难度,更何况这些风筝因为是用竹木支撑,一个个形状惨不忍睹,被风一吹当场断裂者或者被拉断绳索的占到了绝大多数,只有寥寥数十的风筝算是勉强飞了起来,也遥遥欲坠,终于又有在半空散架或者断裂的出现,这些风筝上的士兵就更不如同伴们的运气好,从空中跌落,虽然他们做的就是从天而降的准备,却也难免骨断筋折。
虽然程玉的计划非常好,但却还说不上这是一条良策,因为敌人的戒备毕竟还是十分森严,此时的壶关关头,一片灯火通明关内的守军从来没有一刻放松过警惕,毕竟眼下的地方太重要了。敌人要想进攻并州,这里是唯一的途径,曹彰已经听说程玉是三路进兵,恐怕这次的战斗不会像以前那样一触即走,而会是一场硬仗。
前段时间敌人偷袭太行山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幸亏当初父帅千叮万嘱一定要小心防范,特意还提到了壶关两侧对山的问题,说敌人如果进犯并州的话,壶关是唯一的通道,不怕敌人硬攻只怕他们会耍花招,一定要小心两侧的高地不要被敌人占领,果然自己的准备没有白做,在山上那条隐蔽山道上射杀的竟然是敌军的副将高览,如果没有做过准备的话,恐怕……
经过这一役,曹军已经基本上算堵住敌人的其他进攻途径,也只有硬攻一途。前面几日的进攻,颇有些狗急跳墙的感觉,恐怕这几天还会有更大的动作。因此曹军一直都严加防范,徐晃甚至就住在关下的帐篷里,随时应付任何突发状况。
关墙上的士兵同样随时警惕的看着下面,只要发现一点点异动就会马上发出讯号,关下面休息的军队会在盏茶的功夫赶上来。
但是他们却略微忽略了一点,所有人都只注意到下面,从没有人想过有一天敌人会由天上来,那些只有在神仙的故事里才会出现。今天他们遇到的敌人虽然不是神仙,倒却是天上来的。
风筝上的人个个都在紧张的望着城头,手上捏着的弓箭都已经撰出汗来,近些再近些,没有人敢浪费这些宝贵的武器,毕竟现在他们身上什么多余的东西都没有,每个人只有绑在身上的一张弓和寥寥数支箭而已,他们就要凭借这些东西在关头上扫出一片空地来,如果被自己浪费的话,那么最后就只有凭一把短刀去硬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