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均田制地首要前提就是将秦国老世族的自治封地收归国有,并且将其封地内的奴隶全部由国家赎身。使之成为自由民、庶民,这个政策在后世被形象的称之为&ldo;打土豪,分田地&rdo;。之后,便需要将秦国各地的庶民和老世族、戎狄部族进行异地迁徙、打散混编,进而由国府直排官吏,直辖市、县、乡、镇、村,五级行政单位进行垂直管理。使老世族再无可乘之机。
而其六《连坐策》。县下设里、村、甲三级小吏。民以十户为一甲,一人犯罪。十户连坐,使民众怯于私斗犯罪而勇于公战立功。对于这个策论,无敌是很&ldo;啼笑皆非&rdo;地,话说商鞅变法,秦孝公嬴渠梁挂掉之后,太子嬴驷即位,嬴虔便要拿商鞅开刀报昔日商鞅借故割他鼻子地仇,商鞅吓得逃跑,却是被堵在了秦国地国门之下。据《史记商君列传》:&ldo;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rdo;
这便是&ldo;作法自毙&rdo;地出处!
其七《度量衡策》,将秦国所行之长度、重量、容器一体统一,由国府制作标准校正,杜绝商贾与奸恶吏员对庶民的盘剥。这条策论深地无敌之心,但谋划虽好,却不够大胆,按照无敌想法,要统一度量衡,自然是要把全天下地度量衡都统一,不过万里长征足下起,先统一秦国,在统一天下,也是可以地。
(请注意:统一度量衡地首谏确实为卫鞅提出,并在秦国首先实施,秦始皇统一的是全天下的度量衡!)
其八《官制策》,限定各级官府官吏定员与治权,杜绝政出私门。这等同于政治体制改革,现阶段无敌把士子们放出踏勘,便是在为体制改革埋下伏笔,以备日后实施更为廉洁、高效的政府职能官吏体系做准备。
至于其九《齐俗策》,里面所提到的强制取缔山野之民的愚蛮风习,譬如寒食、举家同眠、妻妾人殉等等。这些不该是有政府来制定法令,而是该由教育部门来进行教化,提高全民的道德素养和素质教育,比如搞出一些&ldo;戴三个表&rdo;、&ldo;八耻八荣&rdo;之类的东西以儿歌童谣形式推广,当有所建树。
零零碎碎,无敌将一些针对卫鞅《强秦九策》的修改建议提了出来,鉴于商鞅变法的后期实行地是重农抑商政策,以此无敌还特别在书信末尾强调。希望他再多走走多看看,乡村要下,市集也不能错过,并特别提示到:&ldo;国以农为本,则国积粮粟。国以商为重,则国积金钱。然粮粟是为民生,而金钱可购百物。若国重农亦重商,则举国粮粟无忧,百物齐备。&rdo;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社会逐渐崩溃、封建制社会形态确立的大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铁制农具地使用和牛耕地逐步推广,导致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逐步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和政治势力越来越大。新兴地主阶级纷纷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
彼时,天下各国纷纷掀起变法,如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等。卫鞅(商鞅)的变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这种社会变革、变法运动体现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变化地规律。
在这种情况下。变法地核心之一便是富国强国。核心之二便是继续巩固王权地位,将世族阶层和贵族阶层和平地划入既得利益阶层,使之支持变法。商鞅变法虽然最后取得成功,为秦国日后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其人地败亡,以及&ldo;秦人不怜&rdo;其亡的现实,却昭示了商鞅在这场社会变革中并未能看透政治、经济循环更迭表象下的真实本质。
秦法严苛,颇重肉刑,秦赋重戾,至使天下百姓&ldo;苦秦久已&rdo;。这些都是商鞅变法引起的恶政。虽说无敌也知天下没有不杀之变,可作为一个后来之人,当倾全力不使重蹈覆辙才是。
写完给卫鞅的书信。无敌命人即刻转发之后,这才听到帐外敲其了四更鼓响,不知不觉中已是深夜。挥退书吏,无敌轻按额头小憩片刻之后,这才拿起那份由申不害从秦西发来的密件。
申不害此人,比卫鞅年长不少,论阅历自然要比卫鞅丰富不少。而其幼而失学。又无名师指点。全靠自学成才,就这点无敌对他也是很佩服的。
从齐国归来途中。无敌曾专门和卫鞅、申不害两人进行过深切恳谈,对于申不害其人的想法观点,也有所得。
申不害地学术思想,明显地受到道家地影响,但他的直接来源是老子还是眼下即将归秦的慎到还不得而知。他遵循老子的大统一哲学,认为&ldo;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rdo;。认为自然运行是有规律的,也是不可抗拒的。按照无敌的记忆,他要求对待一切事情应以&ldo;静&rdo;为原则,以&ldo;因&rdo;为方法,&ldo;因&rdo;指&ldo;因循&rdo;,&ldo;随顺&rdo;。&ldo;贵因&rdo;指&ldo;随事而定之&rdo;,&ldo;贵静&rdo;的表现就是&ldo;无为&rdo;,申不害把这些原则用于人事,构成其的社会哲学思想。
申不害的&ldo;无为&rdo;,要求地是君主去除个人作为的&ldo;无为&rdo;,以便听取臣下的意见。但是,申不害仅仅把这种&ldo;静因无为&rdo;地哲学思想用于&ldo;权术&rdo;之中。为了完善这种方法,他进一步发挥《老子》&ldo;柔弱胜刚强&rdo;的思想,要求君主&ldo;示弱&rdo;,决不是指君主无所作为,只是君主决策前的一种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