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方面颇为马虎。他们即使对罗马天主教徒和贵格会教徒也宽容为怀,只
要他们太太平平就行。虔诚的英国国教徒威廉&iddot;菲茨休欣然同天主教徒乔
治&iddot;布伦特毗邻而居,他甚至还提出一个方案,打算把天主教徒输入一个他
们自己的拓居地。他还想吸引法国的胡格诺派教徒。弗吉尼亚的其他许多国
教徒头面人物试图把他们的殖民地变成所有崇礼尚仪的基督教徒的庇护地。
他们不顾法律规定,把一位贵格会教徒约翰&iddot;普莱曾茨选入民众代表院,只
是由于他拒绝作就职宣誓,他的席位才空着。1687年英王詹姆斯二世颁布
敕令中止各项反对非国教教徒(即新教教徒和罗马天主教徒)的法律。消息
传来,弗吉尼亚击鼓鸣炮热烈欢迎!总督参事会草拟了感谢辞,民众代表院
予以认可,并让一位罗马天主教徒正式当选为代表斯塔福德县的议员。弗吉
尼亚人对贵格会教徒仍然准备使用暴力,因为后者通常表示不愿意为殖民地
的防务出力,而且他们的巡回布道方式使他们成了殖民地大敌法国人和印第
安人的情报来源。但是,即使对贵格会教徒,他们仍区别对待;托马斯&iddot;斯
托里在十八世纪初赢得了他们的信任,他们便允许他来去自便地宣传异教教
义。
凡希望公民‐‐包括英国非国教徒、苏格兰人、爱尔兰人、胡格诺派教
徒、德国人和荷兰人‐‐团绪一致,从而巩固殖民地的人们,不会琐细和无
益地探究神学问题。英国商业部在1750年明智地劝告弗吉尼亚总督参事会:
&ldo;关于长老会教徒戴维斯先生的问题,宗教信仰自由和不拘宗教仪式系真正
自由权的宝贵的一部分,为贸易国进步和致富所必不可少,应视为英王陛下
殖民地神圣不可侵犯之列。&rdo;当然,他们必须经常约束那些威胁殖民地和平
与安全的宗教肇事者。弗吉尼亚人在1640年禁止清教走入境,在1662年禁
止贵格会教徒集会,一百年以后(1770年)又囚禁了任性的浸礼会传教士。
不过,这些都是紧急措施,并非宗教迫害心理的反映。
十八世纪中期以前,异端教徒‐‐长老会、浸礼会乃至贵格会教徒‐‐
在弗吉尼亚殖民地生活中取得了被承认的地位。1728年,古奇在他就任副
总督的就职演说里宣布:&ldo;如果你们当中有谁真正经过深思熟虑而不信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