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常安在一边给他磨着墨,就见到嘉钰帝的眉毛沉了下去。
苏常安小心地把动作都放轻了一些,给嘉钰帝重新又填了新茶。
嘉钰帝啜了一口杯子里的茶水,仍然是皱着眉头,把那一张折子扔到了一边,伸手批阅底下的其他折子。
近来没有什么大事,也不过是春时常见的一些事情而已,最令人头疼的还是宋瑾那边的事情。
嘉钰帝拿起一边的密信。
宋瑾的回复比较详细,上报了他现在已经调查的几处。据宋瑾所说,靖江中游往下,大大小小都有些问题。目前来看,应当是与官员贪污有关,当初加固堤坝的材料被削减,导致这些堤坝都是空有其表,而实际上根本不堪一击。至于当年去查收成果的人,究竟是刻意隐瞒,还是一时惫懒,不曾仔细检查,却是要回京都以后,才能仔细审问了。同时,中下游堤坝的加固,也已经开始了。
宋瑾的动作其实已经很快了。
从京都到靖江中下游的几个州府本身就是一段不近的路程,路上耗费的几天,加上调查需要废的功夫,现在就能传回消息来,实在已经很不错了。
对于消息的真实性……嘉钰帝已经信了八分。
他其实并不信任宋瑾。宋瑾父亲留给他的印象,实在是不好。即便后来宋瑾在宫中的确是熬出了头,很是出彩,可是一条狗又怎么能进到人的眼睛里?也不是不知道宋瑾是老三手下的人,不过年轻人要怎么折腾,只要还不算太出格,他也只是看着就足够了。
让他在意的是,年前姬昀才来不久的时候说的一番话。
当时,自己询问姬昀,大楚的国运。
姬昀怎么回答的来着?
“坎坷乃太平之始,大楚无恙。这一年民生有些灾难,但是自有人为自己排忧解难。”
那么,这个人,莫非是宋瑾吗?
直到月上中天,嘉钰帝总算是批阅完了所有的折子,正打算起身活动活动筋骨,去好好休息一番,却突然看到了自己刚刚撇到了一边的折子。
顾知秋的那一张。
嘉钰帝皱了皱眉,还是把那一张折子拿了起来。
在大楚,御史台是特别的地方。
御史台的官员,向来是科考中的人尖子,又是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非常耿直的人。要是说,朝廷里哪一个部门愣头青最多,御史台绝对是首屈一指。
原因无他。御史台是专门的上谏部门。御史台的官员,既要文采好,又要敢说话。恩科里有一门考试,要考生评论时事,几乎就是为了选拔御史台的人而设置的。对于一个能够不断发展的国家而言,敢于直接指出来国政缺点的人,敢于说话的人也绝对不能缺少。所以当初把这样的人提拔上来的时候,就心知肚明自己招揽的这是个什么不会看人眼色的东西,此时即便生气也没有办法。
可是,或许是嘉钰帝年纪大了,耐心也没有从前那样好,近些年,来对于喋喋不休的御史台,越来越感到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