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自开战以来,我们的宣传工作采取了一条错误的发展路线。战争的第一年:
我们打赢了。第二年:我们会打赢;第三年:我们必须打赢;第四年:我们
是打不败的。&rdo;这样发展下去,他说,便是灾难。&ldo;相反,我们必须让德国公
众明白,我们是有能力打赢的。因为,一旦全国的工作和努力都转到全部为
战争服务上来,打赢的先决条件是存在的。&rdo;这是一幅阴郁的图景,是元首
两星期后发表告示,命令全国实行战争总动员的先声。
(8)
新年前夕,希特勒派其私人飞机驾驶员波尔前往斯大林格勒,将第十
四装甲兵团司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掉一条胳膊的汉斯&iddot;休伯将军带回
德国。休伯摸不着头脑。他回到元首司令部后,希特勒便叫他将第六军的处
境准确、详细地告诉他。休伯直言不讳,毫无顾忌地将他的同志们所处的绝
境告诉了希特勒。元首默默地听着,大受感动。&ldo;许多情况对我都是新的&rdo;,
他说。接着,他便保证派党卫军装甲兵团‐‐此时在法国‐‐前去为斯大林
格勒解围。与此同时,空运物资将不惜一切代价地增加。元首深情地说,他
誓将斯大林格勒的挫折变成胜利,就像去年冬季危机后他之所为一样。
休伯带着要给同志们灌输新的希望的命令,飞返战地。他于8日抵达。
就在当天,苏联飞机空投了传单,其中包括一份最后通牒:不投降便灭亡。
在受到休伯带来的新闻的鼓舞后,保罗斯告诉其各兵团司令,投降是绝不可
能的。
两天后,苏军开始进攻。第六军的西部战线慢慢受到压缩,食品和弹
药的供应迅速减少;大部分大炮每天只有一发炮弹可发,每个士兵只有一块
面包和少许马肉。能运抵战场的给养比戈林保证运到的要少得多。希特勒已
丢掉了幻想,说话差不多到了尖酸刻薄的地步,他骂戈林&ldo;这家伙是个脑满
肠肥的肥猪!&rdo;最大的污辱也许是选择了他的一名下级去重新组织空运,解
救第六军。元首曾两次夸奖米尔契元帅,称他是不知道&ldo;不可能&rdo;一词为何
物的人物。1月中旬,他来到&ldo;狼穴&rdo;。希特勒令他每天运送300吨给养
至斯大林格勒。为此,他被授予特殊权力,包括有权向任何一个指挥官下令。
米尔契大力进行改革,把日运量从60吨增至80吨,使被困官兵有了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