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二人便姑且放下各自心中烦心的大事小惑,各自手捧半张毕罗,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天子议事完毕,又召十四郎入宫给他读书。
支着脸颊听着听着,看似将入睡了,却忽然问道,&ldo;今日是坐你二哥的马车回宅的?&rdo;
十四郎忙道,&ldo;是。&rdo;
天子问,&ldo;你二哥问了你些什么?&rdo;
十四郎如实答道,&ldo;二哥问,阿爹是不是真想罢兵?&rdo;
天子挑眉瞟了十四郎一眼,问道,&ldo;你是怎么告诉他的?&rdo;
十四郎便又据实以告。
天子点了点头,复又闭上眼睛,不再多说什么了。
淮西战事敲定,因天子开宗名义&ldo;平定淮西是既定之国策,不容更改&rdo;,朝中动摇了一整个冬天的物议终于平息。
蒲州柳家老宅内,郑氏那颗悬而不安的心,终于轻轻放下。
随即更令她欢喜的消息传来天子派自己从兄薛王前来蒲州,过问柳宅遇刺一案。
本朝宗室繁盛,历代天子留下的子孙不知凡几。皇孙们聚居处称&ldo;百孙院&rdo;,实则远不止此数。袭王爵的也多,随便说出一个来,不扒拉着手指数半天可能都不知道是哪一个。可这个薛王,却少有人不知道他。不是因他格外显赫,而是因他格外善卜。
据说他年幼时曾见过仙人邢和璞,邢和璞说他是故友转世,便赠了他一本天书。他据书卜算人的福寿,无不应验。
当然,薛王自己并不觉着自己善卜。他觉着卜筮乃无稽之谈。他给人卜算,纯粹是照本宣科,是为了向世人证明相书有多么荒谬可笑。
奈何他算得太准了,那些看似荒谬的结论日后无不一一应验。他的名声越传越远。
为了让他帮自己算一卦,人人争相给他机会去证明卜算之可笑。反而将卜术给发扬光大了。
薛王不胜其烦,已封山断签多年。
天子不令旁人来,偏偏令薛王来,可见已听说了发生在云岚身上的异事。
果然,薛王在蒲州府翻完卷宗,斥罚了怠政的蒲州有司官员,便亲自登门拜访来了。
第54章东风无力(一)
薛王觉得自己很冤枉。
想他一个根正苗红的宗室子弟、堂堂诸侯王,家谱往上数四代就是大唐天子,何其尊贵?怎么就被人当成一个看相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