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青海看着郑老师的脸变的有点严肃,心里七上八下,不敢继续说下去了。
一会儿沉默过后,郑应才开口了:
&ldo;唉!让我再想想吧。&rdo;
&ldo;看来有门!&rdo;肖青海提到喉咙的心一下子放下了!但他觉得这个时候不能再说下去了,便起身告辞:
&ldo;您老想想再说,这也是件大事。我就不打扰了,您早些休息。&rdo;肖青海说罢就起身准备出门。
&ldo;你回吧。&rdo;郑应才坐着没动,只说了三个字。
肖青海走后,郑应才躺在了床上。老人此刻的心情也很复杂,膝下无儿是他多年的纠结,后来捡了一个孩子自己养着。为了孩子将来能够幸福,他给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永福。这些年,他含辛茹苦把孩子抚养长大,并尽心地将自己酿酒的技术传授给他。永福忠厚老实,但就是学东西慢一点。经过多年的培养,永福虽说不是很出色,但进步还是不小。因为酒师很缺,荣和烧坊就来向郑师傅要走了永福,永福就在荣和烧坊当了掌火师(酒坊里的技术负责人)。因为没有亲生的儿子,这些年也没有遇到过一个好苗苗,他也就没有往这方面去想。自从看到张支云这个孩子之后,他就萌生了把他培养成一个优秀传人的念头。但郑应才做人非常严谨,他是不会轻易做出决定的。于是,他就利用一切机会对这个孩子进行考验:考验他的智商,考验他的能力,考验他的吃苦精神,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他的人品。经过一年多的考察了解,老人心里已经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只是苦于不知如何来成全这件事。今天肖青海来了,给他铺了一个台阶,老人的心里其实是很高兴。但为人持重的郑应才不可能表现的那么轻率,才给肖青海留下了再来说合的伏笔。
那肖青海离开郑应才的房间后,心里也是非常高兴的。郑师傅不多的两句话,已经表明了他的心思,看来自己的观察是没有错的。于是,他决定明天晚上再去一趟,尽力将这件好事促成。
第二天一天,他什么也没有说,按部就班地做他该做的事儿。
张支云看到肖师傅一天都没有对他说什么,心里七上八下。是不是郑师傅没有同意?是肖师傅还没有和郑师傅说?他的心里虽说很担忧,但却不敢去问肖师傅。
因为此事没有敲定,肖青海当然不会给张支云说什么。
下午收工之后,肖青海随便吃了点饭,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他在考虑今晚该不该去见郑师傅,考虑如何和郑师傅说起此事。想了一会儿,他觉得还是趁热打铁,今天晚上就去见郑师傅。
吃罢晚饭,肖青海便去了郑师傅的宿舍。
进门之后,肖青海看到是郑应才的脸上是一种平时很难看到的笑容,他松了一口气,便坐下来和郑师傅商量。
两个人在一起商量了一会儿,郑应才答应了认张支云这个干儿子。肖青海长长地吐了一口气,这件事总算是定下来了。
隔了几天,在肖青海的主持下,郑应才和张支云举行了一个简单的认亲仪式。
张支云认了一个宝爷,有了一个爹,这在他人生的道路上可以说是一个新的里程碑。他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干起活来更觉得浑身是劲。
☆、拜师
拜 师
三年牛马不如的长工生活,让张支云这个小失去爹娘的苦孩子历尽了人间的艰辛。逃兵途中,在茅台遇到了好心的肖青海,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在肖师傅的关照下进了酒坊做工,有了一口饭吃。由于两位酒师的看好,刚一进厂,便有幸开始了正式学艺的学徒生涯。后来又认了郑大师傅这样一个宝爷,总算是在他黑暗人生中看到了一片亮光。这些天,他的心里真说不出有多么高兴,干活更有劲了,更勤快了。闲暇之时,他经常帮助宝爷做一些杂事,上班的时候总是浑身有劲地忘我干活,活脱脱换了一个人。
转眼端午节快到了,肖青海把张支云叫到跟前,一脸不悦地说道:&ldo;你这孩子,怎么就这么没有心眼!眼看着你宝爷一天天年龄大了,你就不想把他的真传抓紧学到手?&rdo;
&ldo;想啊!&rdo;张支云赶紧回答道。
&ldo;既然想,为什么不拜师?你以为宝爷就是师傅?&rdo;
&ldo;我不懂得。该怎么弄呀?我真的不知道。还望肖师傅给以指点。&rdo;
&ldo;支云,宝爷和师父不是一回事。认宝爷是亲缘,学艺却是要拜师的!拜师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是有规矩、有仪式的。&rdo;
&ldo;肖师傅,你说怎么弄我就怎么弄。支云不懂得,还得靠您多指点。&rdo;张支云说道。
&ldo;每年的酿酒,都是从端午节开始的。端午节前必须举行拜师仪式。拜师以后,师父就会从头教你,你就能系统地掌握酿酒技术。这样吧,你到街上找一个有文化的人,求他帮你写个拜师的文书契约,我来给你操办拜师议程。&rdo;肖青海指点道。
按照肖师傅的指点,张支云到茅台镇上去找文人帮他写拜师文约。
写文约是要花钱的。张支云没有钱,就拿了一瓶酒(当时的学徒不发给工钱,每月的工钱就是给你一瓶酒),找到了镇上有名的文人朱先生,讨回了一张拜师文约。
酿造馨香的美酒,靠的是酒师过硬的技术。一道一道复杂的工艺技术,是酒师们智慧的结晶。所有的酿酒工艺技术全凭酿酒师用眼睛看、鼻子闻、嘴巴品以及手脚的感觉来把握。那些古老而科学的工艺精髓从来没有文字记载,书本上根本是找不到的。这些民族文化的精髓虽然没有写在书本上,却全都是刻在了酿酒大师的脑海里面,由酒师们一代一代传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