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住她的脸
房子‐‐认识‐‐门‐‐楼梯,等等。波洛和少女在看《马尔菲公爵夫人》‐‐她的故事
盖住她的脸
……火车上‐‐然后来到房子里‐‐感觉认识‐‐房间里的墙纸‐‐(壁橱内)‐‐但真正让她感到震惊的是门
六十三号笔记本中一段简短的引文最能体现这部小说复杂的创作历程:
海伦‐‐以房子开场,姑娘和杜本丝(?)或者朋友‐‐雷蒙德&iddot;韦斯特夫妇‐‐事情一件接一件地发生‐‐接着是剧院‐‐马尔菲‐‐汤和杜的故事?马小姐的故事?赫&iddot;波的故事?
海伦&iddot;伦德尔‐‐自杀‐‐上吊‐‐她丈夫卖了房子,去了国外。
那么谁杀了她呢?‐‐她哥哥‐‐著名的外科医生‐‐大夫?‐‐丈夫?患有弹震症‐‐姑娘的丈夫?海是p的第二任妻子‐‐年轻而放荡‐‐有个情人‐‐佛格斯‐‐司机或情人
所有这些情节规划中唯一确定的部分是,一个少女买下了一座房子,使她回忆起早年的生活,从上面的摘录中我们可以看出克里斯蒂并不确定这是谁的案子‐‐马普尔小姐,波洛,甚至汤米&iddot;杜本丝!除此之外,这里也没有清晰的进程;大概是因为假如她选择不同的侦探,就会是‐‐一本不同的作品,也可能导致不同的情节发展。对于选择侦探的犹豫不决也使我们对一种说法产生疑问:本书是作为马普尔小姐的最后一案特意创作的;如果这种说法属实,那么马普尔小姐应该在一开始就确定下来了。
十七号笔记本清楚地概括了小说的情节,一共包括前四章。女主角的名字后来改成了格温达,而在这里则叫作吉尔达,不过她丈夫的名字没变:
吉尔达‐‐年轻的已婚女子,来到普利茅斯或者南安普顿‐‐感觉不舒服‐‐待了一晚,然后租了辆车‐‐慢慢驶过南英格兰。感觉到家了‐‐晚上一下到山谷里‐‐看到‐‐块木牌‐‐拜访房子的经纪人‐‐(以前的房主?)。她买下了房子‐‐写信给丈夫(是配备家具呢?还是没有配备呢?)
插曲‐‐通道‐‐房门‐‐墙纸‐‐给伦敦发电报‐‐给贾尔斯的姑妈马小姐?或者给贾尔斯的表姐,马小姐是【她的】姑妈‐‐或者给克里斯特夫妇‐‐剧院‐‐一些年轻人‐‐之类的‐‐盖住她的脸‐‐她冲出剧院回到家里。琼问她‐‐马小姐准备好热水瓶、热咖啡和糖。次日早晨‐‐吉尔达把一切告诉她‐‐海伦等事
六十六号笔记本开始与十七号笔记本一样,但接下来短暂地转向一个不同的构思,然后才回到《马尔菲公爵夫人》的话题上。这段略记中还提到一位父亲进了精神病院,原因是一桩不知道是不是他犯下的谋杀案,这个构思在《沉睡的谋杀案》里出现:
盖住她的脸
开场,姑娘和朋友(女[性])找到西德茅斯的房子‐‐一些古怪的事情
丈夫来了(或者要来)‐‐a害怕‐‐咨询当地医生‐‐其实是罪犯?他建议她离开这个地区‐‐之后窗台上的花箱掉下来砸到她‐‐&ldo;这座房子不喜欢我&rdo;‐‐戏剧‐‐(马尔菲公爵夫人)之类‐‐其他的事‐‐海伦。她父亲在疯人院里吗?因为他认为自己杀害了年轻的妻子。
四十四号笔记本提到了士兵和波洛,把问题搞得更加混乱了:
戏剧晚会
《马尔菲公爵夫人》‐‐盖住她的脸‐‐姑娘大声叫喊‐‐被带出去‐‐不要跟未婚夫回家‐‐年轻的士兵‐‐和波洛一起走。一名男子看到有人死了‐‐拥有那只手的男子‐‐不仅如此‐‐熟悉的房子‐‐以前见过
三十三号笔记本表明了与小丑的潜在联系:
继续小丑和海伦?
少女(安妮)下楼看见死掉的女子,有人(男女)俯身看她‐‐(挥手)海伦
最后,在对情节胸有成竹、马普尔小姐也正式确定为侦探的情况下,克里斯蒂终于能够使用她的字母序列进行规划了:
a书桌里写给姆斯格拉夫的情书?[厄斯金在第17章提到]
b报纸广告被前任仆人看到[第12章]
c仆人1?2?听说海害怕某人[第14章]
d三名仆人‐‐1轻浮的保姆‐‐那天出去了……(她是c[上一条])
2厨师‐‐f太太的仆人‐‐当时很年轻
3莉莉‐‐当时很年轻‐‐大概是打扫房屋的女仆吧‐‐衣服穿错了‐‐看见窗外的东西?[第14章]
e费恩在办公室里‐‐温和、压抑‐‐从未结婚‐‐占有欲极强的母亲[第13章]
f马小姐和母亲‐‐了解到杰克逊的儿子‐‐还了解到此人要摆脱困境‐‐姆[斯格拉夫]少校[第16章]
g杰克逊[阿弗莱克]‐‐因不受信任而辞职‐‐(在费恩的办公室?)得到补偿‐‐会计事务所的一员‐‐第二桩谋杀‐‐莉莉?保姆?[第21和22章]
h姆斯格拉夫少校和夫人[厄斯金]‐‐格温达跟他说‐‐可爱的姑娘‐‐是的,我爱上了她‐‐我妻子‐‐年幼的孩子‐‐要是我做对了‐‐前往迪尔茅斯,因为我要看看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第17章]
i马小姐说‐‐尸体总是会放在你想放的地方‐‐花园里‐‐跟在j后面[第23章]
j肯尼迪大夫和格&iddot;贾尔斯和马小姐‐‐三个男人‐‐哪一个?后来活着的人‐‐马小姐问一名男子会感觉怎么样‐‐寂寞‐‐想说话[第23章与此最为接近]
在这部多少有些沉闷的作品中,莉莉&iddot;金布尔命案的不在现场证明是一大闪光点,是克里斯蒂才华的最好明证。书中出现的内容跟十七号笔记本概括的基本一致。作为克里斯蒂的最佳手法,这段文字本身一如既往地简洁:
莉莉命案的背景
写信给肯[尼迪]大夫(不顾丈夫的建议)‐‐他来见贾尔斯和格温达的时候找到马普尔小姐‐‐带着她的信‐‐说他让她乘坐星期二四点半的火车来迪尔茅斯站。贾和格四点半到达那里。其实他让她乘坐两点半的火车来‐‐两封信‐‐完全相同‐‐除了时间
总体而言,《沉睡的谋杀案》不如其他写于一九四〇年代早期的作品,例如《牙医谋杀案》、《阳光下的罪恶》和《藏书室女尸之谜》。多亏有了笔记本,我们现在知道其中可能的原因了。